- 相關推薦
社區民族團結典型事跡材料
加強民族團結 構建穩定和諧社區
——自治州"巾幗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吉縣文明路社區典型材料
文明路社區地處縣城中心地段,占地面積0.8平方公里?倯魯2327戶,5336人,其中漢族1484戶、4406人,少數民族289戶、930人(維吾爾族188戶595人,回族33戶103人,哈族44戶149人,其他民族24戶103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17.4%,流動人口登記416人。有住宅樓74棟,平房63棟,大小巷道5條,有27個駐區單位,商業網點435個,樓棟長、巷道長共75人,F有直管黨員73名,社區工作人員17名,社區志愿者近225人,社區辦公活動場地面積達441平方米。
多年來,文明路社區民族團結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本著以人為本,為民解憂為民辦事的宗旨,狠抓民族團結工作,形成了領導重視,群眾積極參與,各民族團結友愛,互助互學,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以結對子、思穩定、促發展為主題,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進一步鞏固。
一、強核心,狠抓民族團結工作不放松
多年來,社區緊緊圍繞發展穩定的大局,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的民族團結教育,著重堅持了"三抓":一是抓經常性的教育。社區把民族政策學習納入干部政治理論學習和居民培訓計劃,根據當前形勢的發展,堅持不懈地在廣大社區干部和居民中開展民族政策的學習,采取集中培訓、專題輔導、座談討論、印發宣傳材料等方式,對廣大干部和居民進行馬克思主義"五觀"教育、鄧小平民族理論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引導干部和居民進一步認清分裂主義的本質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敵我界限,使廣大干部和居民進一步統一思想,全面正確地理解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強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維護社會穩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二是抓每年五月的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堅持把經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結合起來,以活動為載體,力爭做到年年有新的內容,年年有新的辦法,年年有新的成效。在每年的教育月活動中,都組織居民開展民族團結聯誼活動、民族團結知識競賽和走訪慰問清真寺阿訇等活動,并結合"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組成宣傳隊深入各小區、樓院、巷道進行民族團結政策宣傳,為少數民族提供服務。通過開展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各族群眾在寓教于樂中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民族團結教育。三是抓輿論宣傳。利用橫幅、宣傳標語、黑板報等宣傳工具,廣泛地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宣傳民族團結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跡,發放宣傳材料1000余份,張貼標語20條。同時在小區舉辦"互敬互助、共創平安"居民聯誼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使廣大干部群眾在自覺與不自覺中受到了民族團結教育,為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二、抓機制,落實民族宗教政策
一是全面落實"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構建了全覆蓋的防控網絡。分四個層次建立了信息員隊伍,執行包巷包戶包人制度,在少數民族較多的片區,(www.annahuzar.com)積極發展少數民族信息員,配合社區對各民族群眾進行政策宣傳和服務,開展各項活動。
二是強化干部群眾的民族團結意識。社區把民族政策學習納入干部政治理論學習和居民培訓計劃,根據當前形勢的發展,堅持不懈的在廣大社區干部和居民中開展民族政策的學習,如在單位內部每天組織社區干部學習雙語,采取集中培訓、專題輔導、座談討論、印發宣傳材料等方式,對廣大干部和居民進行馬克思主義"五觀"、鄧小平民族理論,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六史、新疆精神、四個認同、吉木薩爾精神等主題教育活動。
并且邀請清真寺阿訇為社區居民宣傳穆斯林文化及伊斯蘭教的民俗民風,通過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使社區居民增長了關于民族宗教工作的法律知識,加深了對伊斯蘭教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的了解,提高了尊重穆斯林習俗,維護民族和諧的自覺性。引導干部和居民進一步認清分裂主義的本質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敵我界限,開設穆斯林文化課堂,使廣大干部和居民進一步統一思想,全面正確的理解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強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維護社會穩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三是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堅持把經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結合起來以各項專題教育活動為載體,力爭做到年年有新的內容,年年有新的辦法,年年有新的成效。在每年的教育月活動都組織居民開展民族團結聯誼活動、民族團結知識競賽和走訪慰問清真寺阿訇等活動,并結合"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組成宣傳隊深入各小區、樓院、巷道進行民族團結政策宣傳為少數民族提供服務,通過開展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使各族群眾在寓教于樂中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名族團結教育。
四是是加大對宗教事務和宗教場所的管理。由書記作為聯系宗教場所的第一責任人,將宗教場所的阿訇、理事確定為社區信息聯絡員,并定期不定期走訪了解各項活動,召開座談會,加大打擊非法宗教活動的宣傳力度。
三、抓服務,促進社會和諧
以社區服務為起點,著力解決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增進民族團結。
一是耐心細致做工作,化解矛盾。有一天社區居民阿不里米提醉酒持刀來到社區,大喊大叫要社區同志給他找工作,并威脅社區干部,使社區干部無法正常開展工作。社區干部耐心細致地給他做工作與他談心,并給他送去面粉、清油、蔬菜等生活用品,使這位無理取鬧的居民深受感動,他對社區干部說:"謝謝你們,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說過的話,以后我會好好找事做,再也不給你們添麻煩了。"
二是積極協調,解決貧困戶實際困難。(w w w . f w s i r . c o m)當社區了解到社區貧困戶斯地克想購置移動打馕箱依靠打馕手藝改變生活,但無資金,社區及時協調轄區單位審計局,為其捐款600元購買移動烤馕箱,逐步改善了他家的生活狀況。
三是關心幫助重點人員。社區有一位維吾爾族重點人員思想波動非常大,情緒非常激烈,我們就經常做他的思想工作,當了解到他9歲的女兒無戶口未就學,社區與警務室積極協調為其辦理了戶口,聯系教育局、縣三中解決了就學問題,發放冬碳解決了取暖,而且隨時與他進行思想交流,現在他說:"社區就是他的家。"
四是心系群眾,切切實實為居民辦實事。維吾爾族居民司里木, 2015年4月患嚴重胃腸病,失去勞動能力,到奇臺醫院就診,需手術治療,手術費7000多元。這7000元的手術費那里去找,司里木愁得死不欲生。社區得知后立即協調解困辦和幫扶單位,縣解困辦給了3000元,幫扶單位計劃生育指導站解決了1000元,資金缺口還很大,社區又找司里木親朋好友幫助,但資金還是難以提供。無奈社區又去縣醫院找到院長辛克福說明情況,辛院長當即拍板,免去部分手術費,并無償提供2000多元藥品,給司里木治病。司里木手術后,多年的頑疾徹底治愈,身體體力恢復很快,現在挖管道等一些重活、累活他都能干,并且發揮自己的特長,開了一個打馕店,生活得到了改善,司里木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他對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贊不絕口,從內心感謝共產黨救了他的命,使他獲得了健康的新生。
五是采用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黨的民族政策,進一步營造民族團結進步的良好氛圍,在小區開展民族大團結聯誼活動,在少數民族傳統節日"肉孜節"、"古爾邦節"之際組織各族群眾共同開展慶;顒,拉近了各民族間的團結友誼,使"三個離不開"的思想深入人心。
六是把創新社區民族工作方法做為社區民族工作的關鍵。
四、抓創建,深入開展民族共建活動
以民族團結創建活動為契機,強化社區服務功能是我們今后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各族群眾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層面、多領域的,我們社區提供的服務也相應的在項目內同深度廣度上都達到更高層次。
一是開展"肩并肩、愛國情"團結共建活動,深入扎實推進民族團結教育"五進"活動。廣泛開展民族團結和諧樓道、和諧單位建設,社區在重大節慶期間積極開展有特色的聯誼、聯歡活動,切實豐富少數民族群眾的文化生活,依托社區建立少數民族就業服務站,使服務工作經;。
二是開展"手拉手、兄弟情"結對幫扶活動,與轄區21個單位簽訂了共建協議,簽約率達100%,同時將21個進社區單位黨支部劃分到5個網格中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為社區居民解決各種生活問題,幫扶困難黨員,把黨組織的溫暖送到家,截止目前為12戶貧困家庭送去面粉11袋大米100公斤,現金7980元,毛毯4條。通過開展一系列民族團結共建聯誼活動拉近了各族居民之間的感情激發了居民熱愛社區情感,為構建和諧,溫馨社區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開展"根連根、骨肉情"溫暖入戶活動。以勞動保障為依托采取扶智與扶貧相結合的辦法解決少數民族群眾就業難問題。目前,社區為12名少數民族協調解決就業問題,特別是在社區的引導幫助下貧困殘疾人帕麗丹,利用自身擁有的縫紉技藝,(范_文_先_生_網)勇敢地走上了創業之路。目前,已注冊了自己的縫紉廠,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年純收入達到10萬元左右,并解決了5名下崗職工就業,編織出了一條致富路。
四是開展"心連心·魚水情"黨群連心活動。社區提出"你有困難對我說,我盡全力來解決"的服務承諾,目前為49戶89人解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將11戶家庭列入城鄉解困范圍,對臨時救濟家庭協調轄區單位幫扶。同時準確掌握轄區動態,經常排查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糾紛,積極做好少數民族流動人員服務管理,妥善處置影響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矛盾糾紛。從講政治的角度,滿腔熱情地依法維護少數民族群眾的合法權益。
通過開展"四項活動"和十項重點工作,促進了社區民族工作的開展。文明路社區采取扶智與扶貧相結合的辦法解決少數民族群眾就業難問題。目前,社區為12名少數民族協調解決就業問題,特別是在社區的引導幫助下貧困殘疾人帕麗丹,利用自身擁有的縫紉技藝,勇敢地走上了創業之路。目前,已注冊了自己的縫紉廠,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年純收入達到10萬元左右,并解決了5名下崗職工就業,編織出了一條致富路。
多年來,在開展民族團結工作過程中,作為貫徹落實民族團結教育條例的一線社區,我們最深切的體會是:開展社區民族工作必須動員社會廣泛參與,社區民族工作只有主動融入到社區黨建大格局中,融入到社區管理之中,融入到社區精神文明創建之中,主動尋找能夠滿足社區民族工作與社區管理雙方共同需求、促進共同發展的切入點,才能通過與社區建設的互動達到共進,進而形成"信息共享、資源互換、工作共抓"共促雙贏的良好局面。
【社區民族團結典型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社區創業典型事跡材料08-24
社區殘疾人典型事跡材料08-24
社區廉潔家庭典型事跡材料(通用14篇)07-21
典型事跡材料06-04
護士典型事跡材料06-09
師德典型事跡材料07-14
教師個人典型事跡材料名師典型事跡材料05-13
班級典型事跡材料01-13
師德典型事跡材料(精選)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