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本科創新團隊優秀事跡材料
本科創新團隊優秀事跡材料-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藍威團隊”
“藍威團隊”是由具有創新思維、實踐精神且志同道合的本科生組建的一支科技創新團隊,由正式成員、梯隊成員和流動成員組成。隊員涵蓋了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石工學院、化工學部、國際教育學院4個專業(石油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物工程)。
2011年9月初,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藍威”本科生團隊成立,團隊的目標定位在“推動本科生創新能力、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培養高素質人才”上。團隊目前負責人為:范青林、劉國斌、叢濤泉、喬中山。我們團隊的口號是“一樣的大學教育!給你不一樣的大學體驗!”(團隊的網頁
一 、 創新能力的提高
1 相輔相成的“專利工作”與“創新競賽”
兩年來,“藍威團隊”共申請專利159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143項,授權53項;發明專利16項,13項進入實質審查階段(見附錄1)。
團隊用授權專利“核心技術”參加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和“創業大賽”。 2012年,獲得了“遼寧省第八屆大學生創業大賽”三等獎1項,“第三屆哈爾濱大學生創業大賽”優秀獎1項;2013年,團隊獲得了“遼寧省第十一屆大學生創新大賽”二等獎5項和三等獎3項。在團隊前期成果的基礎上,我們一鼓作氣申請了校級大學生創新基金5項(模擬真實地層條件下微波加熱油頁巖的實驗裝置,一種原位開采頁巖油的三維井網模型,光鬧鐘枕頭,便攜式寵物狗篷車,遼河油田含油污泥資源化處理),省級大學生創新基金2項(防爆集束式井口加熱器設計,腈綸廢水專用復合絮凝劑的研制開發)。
‘申請的專利’為學生‘參加競賽’提供了技術保障,學生在進行創新項目的過程中將好的 “創意”又申請了專利。兩年來,“藍威團隊”的這兩項工作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如,“一種懸空磁力攪拌器”實用新型專利的創意就來源于“藍威團隊”的省級大學生創新項目《腈綸廢水專用復合絮凝劑的研制開發》;“含油污泥制煤實驗裝置” 專利也是校級大學生創新項目《遼河油田含油污泥資源化處理》研究過程中提出的。
2 “發表文章”與“科技作品競賽”的良性結合
兩年來“藍威團隊”共發表文章96篇(見附錄2)。其中:中文文章56篇,(17篇中文核心,29篇科技核心,10篇公刊);外文文章40篇(1篇SCIE,5篇ISTP會議文章,34篇普通英文期刊文章)。
發表文章不僅使隊員的科技寫作水平得到了提高,也使“藍威團隊”參與的大學生創新項目全部按計劃完成;另外,隊員的論文參加的“科技作品大賽”,也收獲頗豐。如,在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綠色石油石化,我們在行動” 校級競賽中獲一等獎;在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新能源開發利用”院級競賽中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
二 、 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
“實踐能力”強的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很快就能獨擋一面,它是學生綜合素質最好的體現。為了擴大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2012年暑假,“藍威團隊”牽頭組織了7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從撫順出發,足跡遍布遼寧五市(撫順、沈陽、遼陽、盤錦和鞍山),真正調研了12家石油化工企業(撫順市腈綸廠、撫順乙烯廠、撫順礦業集團、遼陽石油化纖公司金興化工廠、遼陽石油化纖公司污水處理車間、遼河油田興隆臺采油廠、遼河油田遠達油泥處理利用有限公司、遼河油田特種油開采公司、遼寧科技大學)。
暑期社會實踐結束以后,“藍威團隊”的成員利用假期時間總結出十萬余字的實踐報告,整理了1000多張照片素材。(www.annahuzar.com)這次活動讓我們的藍威團隊名聲遠揚,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的知名度,有利于學校將來校企合作項目的開展。
我們的實踐報告《通過校企合作促進遼寧產學研發展及人才隊伍建設的經驗啟示和措施建議》獲得省優秀成果一等獎;《遼陽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調研分析》獲得省優秀成果二等獎;《加強對撫順礦業集團循環經濟產業鏈的認識》和《盤錦市興隆機器廠參觀學習及調查研究》獲得省優秀成果三等獎;“青春飛揚”社會實踐團隊獲得“省先進團隊”稱號。
暑期社會實踐讓石工學院的學生對石油行業從理論認識提高到實踐認識,2012年,“藍威團隊”組織了4個小組參加了《第二屆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單項組,“清晨”和“夢之翼”兩個組獲得了成功參賽獎,“輝耀”和“地域‘油’靈”獲得了鼓勵獎和圖文類三等獎;2013年,“藍威團隊”又組織了5個小組參加《第三屆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其中3個小組獲得了成功參賽獎,“陽光奮進團隊”獲得國家三等獎,“破陣子團隊”成功晉級全國總決賽,5月18日將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進行總決賽答辯。
三、 高素質本科生的培養
“藍威團隊”成員堅信,我們今天是學校大學生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明天就是企業創新的后備軍!八{威團隊”(見附錄3.1)2011屆畢業生已經步入社會。第一批畢業的團隊成員共有9人(2人進入中石油工作,1人進入中海油工作,2人進入合資企業工作,1人考上研究生)。其中:王松波獲得省優秀畢業生稱號,畢業論文被評為校級優秀畢業論文,他的“模擬真實地層條件下微波加熱油頁巖的實驗裝置”專利已經授權;劉洋同學的畢業論文被評為校級優秀畢業論文,“多功能鼠標腕墊”和“一種帶土壤濕度檢測器的自動澆灌裝置”專利已經授權;任楠同學的專利“一種原位開采頁巖油的三維井網模型”專利現在也已經授權。
目前,第二批團隊成員部分即將畢業(見附錄3.2),共有16人(其中2人獲得優秀畢業生稱號): 4人考上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碩士研究生,1人考上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研究生,4人進入中海油工作,2人進入中石油工作,1人進入中石化工作,3人與企業簽約。
藍威團隊成員目前規模在30人左右(主要成員在10人左右,梯隊成員10人左右,流動成員10人左右) !八{威團隊”的工作不僅讓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團隊成員收獲的“文章、專利和榮譽”讓他們在競聘工作時打敗了“211”“985”的本科生,考研面試時因為本科期間大量參與科研活動而備受導師青睞。兩年來,一些我校的研究生和外國留學生聽說“藍威團隊”的創新氛圍,主動提出加入,不斷加盟的人才是創新能力的保證,他們的加入讓團隊人才培養的計劃又有了新的方向,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國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是“藍威團隊”今后的發展方向。
【本科創新團隊優秀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醫院科室優秀團隊事跡材料02-28
團隊事跡材料03-02
醫院科室優秀團隊事跡材料6篇02-28
醫院科室優秀團隊事跡材料(精選11篇)07-27
創新之星事跡材料10-19
物業先進團隊事跡材料01-10
創新小能手事跡材料09-29
創新優秀作文07-19
創新的優秀作文08-14
團隊重獲創新思維的小技巧是什么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