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外出實訓心得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外出實訓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外出實訓心得1
在學院和系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系組織部分教師利用暑期外出參加培訓學習。以下是部分教師參加培訓的心得體會:
劉金蓮老師參加了由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組織的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師資培訓。
在心得體會中提到:自己除了專業能力得到提高之外,體會最深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操作方面校企合作不緊密、不深入。
主要包括:(1)企業缺乏積極性(2)熱衷于簽協議,掛牌,缺乏實質合作內容 (3)課程開發學校孤軍奮戰(4)頂崗實習難以有效落實和監控。
2:在運行層面,平臺不穩定,機制不健全具體包括:(1)政府、學校、行業、企業多方各自為政。(2)生產、教學、創新研發,社會服務孤立分割。(3)缺乏制度安排,機制保障不全。
3:當前高職教育在功能實現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兩張皮”現象嚴重
——教育與科研脫節
——研究與應用脫節
——人才培養與研發實踐脫節。
最后劉老師闡述了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觀點:
1:共建教學生產實訓平臺,實現教學與生產實踐結合。其中包括(1)校內技術中心:行業授權,企業提供設備及核心技術。(2)生產實訓:承接生產訂單引入企業真實項目。(3)校外實訓基地:完善頂崗實習管理。
2:共建課程開發:(1)設立專業管理委員會,學校、行業、企業形成合力開發課程。(2)引進行業的標準及教育資源,課程內容對應市場要求。(3)工學交替,重視企業階段的課程實施。
3:共建師資隊伍平臺:促進教學團隊的“校企互動”。包括:企業教師進講臺,教師下企業實踐制度化、規范化,建立完善的相關制度。
4:共建服務平臺:發揮社會服務功能。其中包括:與技術服務型企業共建技術服務中心、學生參與完成企業承接的業務、企業接收部分畢業生。
劉朝陽老師參加了在同濟大學由教育部組織的'土木建筑專業的教學設計與實踐培訓班。由張建榮博士主講,主題為土建專業的職業教育。培訓內容由三部分組成:(1)職業分析和職業關鍵能力(2)課程模式與課程開發(3)實訓基地建設
1:職業分析與職業關鍵能力
職業的感念就是謀生手段,職業教育就是教給學生謀生的手段。職業發展則是從職業資格到執業資格的過程。
2:課程模式與課程開發
怎樣進行人才教育培養,首先要設定好課程模式,它是指在一定思想指導下課程編制采用的計劃方式和基本框架。
3:實訓基地建設
現代職業教學活動中主體在發生轉移,是從“教育為中心”向“學生為中心”轉移,教師做為咨詢者、指導者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獨立獲取知識,職業學校的教育重點就是實訓基地的建設。為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提供平臺。
王順新老師參加了全國烘焙行業國家職業資格考評員暨全國高職高專食品類專業骨干教師培訓班。
外出實訓心得2
20xx年5月至9月我很榮幸能有機會到一家xx軟件公司當實習生,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收獲良多,這次實習無疑成為我今后踏入社會奠定了基礎,感觸很深,收獲豐碩。
首先是從技術知識方面就是給了我當頭一棒,雖然在校期間已經學習過C#,.NET MVC,SQL這些開發語言,也在校通過了一些實訓的模擬項目自己開發鍛煉過,有基礎經驗,應付增刪查改沒有問題。但是來到公司看到公司的代碼,各種封裝,繼承,嵌套,線程,看得是一臉懵逼,代碼工整邏輯性強,感覺自己很渺小,還沒入行。還要感謝公司的技術大牛,多虧有他們的指點教導,讓我一個沒有接觸過WPF的到了解學會MVVM框架,從改bug到做需求,都是離不開他們的教導,要不然真的會處處碰壁;這幾個月的實習讓我學習到了很多,不管是技術還是為人處事上,也讓我明白了在這個行業中,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技術日新月異,只有自己不斷學習,只有順應時代潮流才能不被淘汰,真正是學無止境。
還有就是加深了我對團隊合作的理解,公司團隊的重要性。一個項目的`研發是一個團隊通力合作的`成果,每個成員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團隊精神,團隊意識非常重要;
其次是學校和社會的不同,在學校只是單純的學習,不會有太多的事情干擾,但是出去實習就等于出到了社會,會遇上很多生活上的問題,比如處理人際關系,生活的種種瑣事都會隨之而來,想著去哪玩,很難再像在學校那樣靜下心來學習,所以要更加珍惜在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讓自己沉下心來研究,思考這也是對自己鍛煉,使自己更加沉穩,同時技術,思維,思想上也要不斷提高。
【外出實訓心得】相關文章:
實訓的心得04-05
車工實訓心得02-27
測量實訓心得05-13
cad實訓心得04-28
個人實訓心得07-07
模擬實訓心得08-10
餐飲實訓心得09-08
銑工實訓心得09-02
參加實訓心得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