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老師教育心得體會四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師教育心得體會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老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1
“好的老師應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與學生做心靈的溝通,應成為學生心靈可以信賴的港灣;好的老師應努力自覺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尤其是教育技術與信息技術能力!蓖ㄟ^學習教育的藝術——怎樣做個好老師后對我的心理啟發很多。
1、面對學生,是否做到愛每一個孩子?
教師只有學會愛學生,學生就會愛老師,才會喜歡你這位老師教的學科。教師心里有學生,無論是多還是少,總想著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發展與成長。即使學生調皮、搗鬼得讓你發了瘋,最終都能因為他是學生而對他有所原諒。
2、面對學生,是否教會學生做人?
教會學生如何生存(安全問題、應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如何做人(要有美好的.人性)、如何成功(所做的事對大家有好處)。
3、面對學生,是否勤奮好學,勇于創新,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教師要教給學生知識,自己必須擁有知識。而知識的擁有,必須是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獲得新知識。任何時候都要虛心學習,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
老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2
聽了王局長就“立志、孝親、尊師、友學、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實《弟子規》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內容,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與道德教育課,王局針就日常教育教學中如何進行孝親和法治教育,講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并從司法理論與實踐的視角研究現代青少年成長方向目標、素質培養和道德與法制教育等問題。王局長全面透徹的講解在會上大感人心,深受啟迪和震撼。
聽了王局長講座后我園依據教育局20xx年重點工作的要求,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深入落實立志、孝親、尊師、友學、長善、救失、守法和落實弟子規“新八德”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師幼的文明形象,結合我園實際,制定了相關實施方案。 以學習落實“新八德”為具體內容,廣泛深入開展學習教育實踐活動,讓新八德內容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活動之中。從《弟子規》吸取營養,并結合我園實際情況,通過主題教育活動及家園共育等方式讓校園、家庭、社會形成合力,融入“新八德”教育思想,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學習新八德教育心得體會學習新八德教育心得體會。組織全體教師學習王啟順及王歡著《道德與法制教育——183創新模式指導教程》及《成才之路,必由之路》,使我園教師深刻理解和認識學習實踐“新八德”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加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通過學習活動,全園師生提高了道德意識和增強了法制觀念,收獲極大。今后我校將“新八德”落實到德育教育中,使法律、道德根植于教師的心中,讓“新八德”伴隨著幼兒的茁壯成長。
老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3
小朋友要去洗手了,聞一走到我跟前說:“老師,我跟你說句話行嗎?”“好!”我一邊看著小朋友洗手,一邊聽著她說?墒,還沒等聞一說完,陸續又來了幾個小朋友,都想跟我說句話。結果,你一言,我一語,教室里的秩序一下子打亂了?吹竭@種情景,我馬上打斷他們說:“沛文可能也有話要對老師說,但是她就知道先洗手、喝水再來找我。你們能像她一樣嗎?”孩子們聽了我的話,都悄悄地離開了。但是我從他們的表情中明顯地看到了無奈,有的孩子還小聲嘟囔:“真沒意思!
盡管我利用榜樣的力量平息了即將出現的混亂局面,但孩子的反應卻跟我敲響了警鐘。作為老師,我們有時習慣了用固有的思維定勢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中辦幼兒已經在幼兒園生活了一年,與教師和小朋友都建立了比較親密的關系,自身的知識經驗也豐富了許多,因此,特別西化與他人交流。孩子西化親近老師,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老師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了孩子傾訴的`對象。但老師主要是面向全體幼兒的,很難照顧到每個孩子的需求。孩子又總是搞不清什么嗜好該說,什么是毫不該說。
我意識到孩子能夠與教師主動交流是一件非常值得鼓勵的事情。于是,我和孩子一起商討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你們找老師說話,我感到很高興,但現在是洗手、喝水實踐,都圍著老師說話,洗手、喝水的事情該怎么辦呢?”孩子們馬上議論起來,有的說洗完手、喝完水再找老師說話,有的說游戲的時間再找老師說話,還有的說戶外活動的時候也可以找老師說話。我用贊許的口吻說:“你們想的辦法真好,那現在我們就來試試看,好嗎?”“好!”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之后,我又對平時的工作進行了反思,發現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有許多時間沒有充分利用,完全可以用來進行師生間的交流。比如,造成孩子們陸續來元,比較分散,新鮮的事情又多,教師可以和孩子進行充分的交談。還可以請孩子把自己要喝老師分享的事情用繪畫的形式放進“我和老師說句悄悄話”中,通過另一種形式和孩子進行交流。戶外分散活動的時間是孩子們最無拘無束的時候,他們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交流的內容自然也就變得更加廣泛了。還有生活環節中的過度,教師主動與孩子交流,傾聽孩子的訴說,也能更好的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看,和孩子一起發現問題、探討解決辦法,孩子們受到了鍛煉的同時還能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對解決問題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是一舉多得。
老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4
近日我讀了各省優秀課改經驗后,使我對課改有了更深的理解。其中我最欣賞的是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育”。認真閱讀后我被李老師那“生命不息,學習不止”的精神所感動,也被“情景教育”深深吸引。
情境教學是以“情”為紐帶。傳統的教育往往注重理性,忽略情感,因而造成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材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與隔膜,從而使學生難以形成熱烈的情緒,難以主動地投入教學過程。情境教學中提出以“情”這紐帶有利于縮短這種心理距離。以“生活”為源泉。生活是智慧的源泉,F實生活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源庫,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教育教學同樣要來源于生活,再回到生活。像李老師也是領著孩子走進周圍世界,去感受客觀外物的`豐富和多姿多彩,而這種源自生活獲取的真切的感受和畫面,在兒童書面表達中取得了成功,李老師驗證了這一點生活是最大的資源庫,他可以帶給我們一篇篇生動習作。
情境教學縮短了心理距離。在情境教學中通過親和的人際情境和生動的學習情景,有利于縮短學生與教師、與同學、與教學內容的心理距離,促使學生以最佳的情緒狀態,主動投入,主動參與,獲得主動發展。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會再認真學習情境教學的理論知識,并試著用情境教學法,努力讓學生快樂的學語文。
【老師教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老師教育教學心得體會06-29
老師教育實習心得體會11-26
幼兒老師教育心得體會07-03
化學老師教育心得體會04-12
老師的教育心得體會六篇04-10
老師教育心得體會(精選24篇)06-08
老師教育工作心得體會11-02
老師繼續教育心得體會12-21
老師教育心得體會15篇12-12
老師教育心得體會(15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