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惠農資金自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1
根據《廣東省強農惠農資金專項清理和檢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按照要求對強農惠農資金進行細化分項,具體分為四大項:⑴良種補貼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2)農村沼氣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3)扶貧資金。(4)產糧大縣獎勵補助資金。分為十一小項:其中包括良種補貼、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村沼氣建設、省人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議案、基本農田整治資金、市級標準化農田資金、鞏固和完善農業示范區資金、扶持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資金、扶持農村貧困泥磚房改造資金、產糧大縣獎勵補助資金。
對以上各項資金的使用進行了清理和檢查,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專項資金的投入情況:
20xx-20xx年良種補貼共投入 萬元;
20xx-20xx年糧食直補共投入 萬元;
20xx-20xx年農資綜合補貼共投入 萬元;
20xx-20xx年農村沼氣建設共投入 萬元;
20xx-20xx年省人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議案、基本農田整治資金 萬元;
20xx-20xx年基本農田整治資金 萬元;
20xx-20xx年市級標準化農田資金 萬元;
20xx-20xx年鞏固和完善農業示范區資金 萬元;
20xx-20xx年扶持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專項資金 萬元;
20xx-20xx年扶持農村貧困泥磚房改造資金 萬元;
20xx-20xx年產糧大縣獎勵補助資金 萬元;
以上合計 萬元。
各項目已全部用于項目建設,個別有結余。糧種補貼、種糧直補、綜合補貼、扶持貧困村發展經濟資金、扶持農村貧困村泥磚房改造資金等項合計萬元,由縣財政局直接管理撥付。其余資金 萬元由農業局管理實施。具體細項分別說明。
二、 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
在項目資金使用受理中,我們嚴格按照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財政支農專項資金報賬制實施辦法的通知》(粵財農[20xx]117號)的規定實行國庫直接支付制度受理.使用情況具體看細項說明。
三、 項目申報下達受理程序
每年在項目申報前,我們在各有關鎮申報的'基礎上,派出專門人員進行逐個核實。然后根據實際進行編制《可行性報告》上報給市有關部門,經市有關部門審核后逐級申報,然后按省市下達的建設任務進行建設受理,編制《實施方案》再逐級上報,待批復后進行實施建設。
四、 資金投入所取得的成效
近幾年,通過中央、省、市、縣農業的不斷投入,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經濟效益:全縣新增稻谷約 噸,新增產值約為萬元;20xx年種糧補貼工作實施后,全縣新增稻谷約 噸,新增產值約為 萬元;20xx種糧補貼工作實施后,全縣新增稻谷噸,新增產值約萬元,新增玉米產量約 噸,新增產值約為 萬元。
2、社會效益:群眾滿意度高,密切聯系了黨群、干群關系。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有利于調整農業結構,糧食高產創建項目活動,對促進糧食增產,增加農民收入,維護社會穩定起到積極的作用。
五、資金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種糧補貼工作量大,時間緊,程序較復雜,核算難度大。
2、農戶思想覺悟相對較低,小農意識較強,為了個人的利益,存在僥幸的心理,多報、虛報種糧面積的情況時有發生。
3、個別村委、村小組一級存在落實工作責任心不夠強,把關不夠嚴等現象,對我縣種糧補貼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阻力。
4、“一卡通”農戶辦理開戶、農戶種糧數據錄入等工作量大,需時較多。
六、整改措施
20xx年,我縣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及縣紀委的要求,根據工作實際,對種糧補貼工作作了嚴格、細致的規定,并以縣政府的名義下發到個鎮(辦事處)和相關單位,要求嚴格按照本實施細則做好種糧補貼各項工作!都殑t》對種糧補貼面積的申報程序、申報時間、補貼資金的發放以及違反補貼政策的處理等方面的工作都作了明確的規定,規范了工作的流程,有效地確保了政策的落實。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2
一、基本情況
鄉位于縣西南邊緣,距縣城97公里,幅員面積60.6平方公里。全鄉耕地面積10971畝,綠化率達76.3%,轄13個行政村,2個街道居委會,7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5326戶,總人口20389人。
二、自查內容
20xx年,全鄉共發放地質避讓搬遷款240000元,共計15戶現已經全部發放到每位搬遷戶卡上。
三、工作措施
。ㄒ唬╊I導重視,機構健全。
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地質避讓搬遷惠農政策,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鄉黨委、政府以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為出發,從講政治的高度切實將地質避讓搬遷惠農政策落到實處。鄉上由鄉長親自抓,鄉國土員楊明為業務人員,都經過了政府行政會議討論,嚴格把關。
。ǘ┲贫冉∪,發放及時。
鄉政府處在農村工作的.第一線,地質避讓搬遷惠農資金都要經過鄉級財政所發放到農戶手里,在具體工作中,嚴格按照“指標統一下,資金一戶管,補貼一卡發,服務一站辦,收支一本帳”為核心內容的管理目標,對惠農資金實行統一管理和“一冊明一折統”發放。年,鄉上對地質避讓搬遷資金的發放,更是層層把關,嚴格審核,確保各項資金全部兌現到戶。在發放時間上,根據上級財政資金撥付情況,及時發放,從未滯留。
。ㄈ┻\作規范,資料完善。
在認真抓好地質避讓搬遷惠農資金落實兌現基礎上,鄉上注重健全完善賬目,及時填寫“明白冊”,使每個農戶對本人享受的優惠政策心中有數。上級部門下撥的地質避讓搬遷惠農資金,鄉上都及時記賬,做到了資料齊全,賬目清楚。地質避讓搬遷補貼方案確定后,在各村公示無異議后發放。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3
近年來我鄉高度重視“三農”工作,認真落實國家有關強農惠農政策,切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了各項經濟快速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為進一步做好糾風工作,為轄區創造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根據縣紀委監察局《對全縣強農惠農政策和保障性住房建設落實情況開展調研》的通知,結合我鄉實際,20xx年以來各項強農惠農直補和專項資金管理落實情況進行了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惠農政策的施行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和穩定大局,為了把工作做實做好,我鄉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工作責任制。為保證各項惠農政策落實到位,鄉黨委、政府成立了一把手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同時實行嚴格的工作責任制,明確財政所、民政辦、合管辦負責將補貼面積、人口的核實與補貼資金的管理、指導,以及規范補貼資金的操作程序等等。
二是強化宣傳、廣泛發動。召開各項工作會議,傳達通知精神制訂實施方案。利用廣播、宣傳單、標語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使各項惠農政策家喻戶曉。
三是強化規范操作,認真制定工作方案。糧食直補與退耕還林工程錢糧補助工作均嚴格按照“農戶申報→聯合社核實并登記造冊→公示”的程序規范操作,及時高效完成各階段任務。
四是強化監督檢查,保證規范操作。為把惠農政策落到實處,辦事處不定期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限期糾正,對農民反映聯合社干部弄虛作假的問題,聯合紀委部門聯合調查,確保查清查實,保證了國家各項惠農政策逐一落到實處。
二、20xx年以來惠農政策落實情況
按照方案的部署和要求,組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有關文件,熟悉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及其資金撥付程序和管理使用規定,增強貫徹執行的自覺性和解決問題的主動性。20xx年以來涉及強農惠農資金如下:
。ㄒ唬、20xx至20xx年度農村低保工作的基本情況
1、20xx年我鄉農村低保對象共242戶718人,其中,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69人,患病臥床不起一年的人132人,無勞動能力的117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155人,以上四類人員共為473人,其他貧困人口為245人。全年發放低保資金共計492580元。
2、20xx年我鄉農村低保對象共307戶821人,其中,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60人,患病臥床不起一年的'人156人,無勞動能力的115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210人,以上四類人員共為541人,其他貧困人口為280人。全年發放低保資金共計465840元。
3、20xx年我鄉農村低保對象共293戶821人,其中,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43人,患病臥床不起一年的人190人,無勞動能力的128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180人,以上四類人員共為541人,其他貧困人口為280人。全年發放低保資金共計465840元。
。ǘ、20xx至20xx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基本情況
1、20xx年我鄉危房戶共40戶,其中重點優撫對象5戶,殘疾戶8戶,農村低保戶17戶,危房戶10戶。每戶省級補助16000元,縣級補助3200元,其余為農戶自籌,資金不等。
2、20xx年我鄉危房戶共141戶,其中重點優撫對象5戶,殘疾戶2戶,五保戶3戶,農村低保戶33戶,危房戶40,戶重災戶58戶。補助資金不等。
3、20xx年我鄉危房戶共312戶,其中重點優撫對象2戶,殘疾戶8戶,五保戶2戶,農村低保戶58戶,危房戶242戶。補助資金不等。
。ㄈ、20xx年胡思洞村66戶為獎勵性住房,其中低保戶2戶,困難戶64戶。
三、20xx年專項資金管理落實情況20xx年波航鄉共轉入各項惠農資金1421164.29元。
。ㄒ唬20xx年4月2日縣財政轉來20xx年糧種補貼11700元,此款已于20xx年4月9日全部轉付到納隆等七個村農戶家庭賬戶上。
。ǘ20xx年4月2日縣財政轉來農村獎勵性住房建設資金計186500元,此款于4月23日全部轉付到除胡思洞村外12個村373戶農戶家庭賬戶上。
。ㄈ20xx年4月縣財政轉來草改款83966.54元,于20xx年4月29日全部轉付到13個村2167戶農戶家庭賬戶上。
。ㄋ模20xx年4月10日縣財政轉來退耕還林款454333元,于20xx年5月1日全部轉付到除泉爾村外其他12個村1932戶農戶家庭賬戶內。
。ㄎ澹20xx年4月縣財政轉來糧食直補款684664.75元,于20xx年5月5日全部轉付到全鄉13個村農戶家庭賬戶內。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主管部門的責任意識和作用發揮上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有時解決不及時、不徹底。二是協調配合機制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等,這些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解決。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4
7月22日接臨財農()21號文件《關于開展財政支農惠農補貼資金自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要求,鎮黨委、政府對此項工作十分重視,及時組織相關業務站、所人員,對近幾年(自——)財政支農惠農補貼資金進行了自查自糾,現將自查自糾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鎮位于臨川區境內東部,毗鄰金、臨、東三縣區交界處,屬丘陵地區,易旱易澇,全鎮總人口21536人,轄11個村委會,耕地面積18060畝,
二、自查情況
自——,我鎮財政支農惠農補貼資金管理,嚴格按照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監督等各個環節程序全部納入了“一卡通”發放。其中:1、良種補貼資金:上級撥付22.98萬元,22.56萬元,32.80萬元。共計人民幣78.34萬元;2、油菜補貼資金上級下撥0.03萬元,1.10萬元,共計1.13萬元,實際通過“一卡通”發放0.25萬元,其中專項結余0.88萬元,已于3月31日區審計局專項上繳財政專戶0.88萬元;3、能繁母豬補貼資金:上級下撥1.6萬元,8.76萬元,共計10.36萬元,實際通過“一卡通”發放9.85萬元,其中結余0.51萬元,已于5月20日區審計局專項上繳財政專戶0.51萬元;
三、存在的問題
鑒于上述:油菜補貼結余0.88萬元,能繁母豬補貼結余0.51萬元,造成按政策無法使用的主要原因,一是播種時村級在統計油菜面積,統計能繁母豬數量上報看,因種植油菜遭受旱災和能繁母豬存欄變化情況,發放補貼資金時,
四、幾點建議
1良種補貼資金。能否由政府統一采購優質品種,由農業技術部門按農戶實際種植面積,將良種直接發給種植戶,做到了良種優質化。
2油菜補貼資金。
3能繁母豬存欄動態變化,當年新增母豬難以核實,應確定母豬繁殖最低年限,建立檔案,二至三年補貼一次。
以上匯報當否,請批評指正。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5
為全面落實中央、省、市的強農惠農政策,確保各項資金落到實處,根據莆田市強農惠農富農資金監管工作領導小組《關于開展20xx年強農惠農富農資金在線監管糾風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莆惠管〔20xx〕2號)精神,我局高度重視,及時布暑安排,成立了強農惠農富農資金監管糾風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實際制定了《莆田市林業局關于開展20xx年強農惠農富農資金監管糾風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縣(區)林業局對照強農惠農項目資金的檢查項目和內容,認真組織開展自查自糾工作,F將自查情況匯總報告如下:
一、強農惠農資金收入、落實到位情況
(一)造林綠化補助資金。20xx年至20xx年上半年,各縣區林業局造林綠化補助資金實際收入總額6552.27萬元(其中:20xx年4715.96萬元、20xx年上半年1836.31萬元),已落實到位5070.23萬元(其中20xx年3235.81萬元、20xx年上半年1834.42萬元)。
(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20xx年至20xx年上半年,各縣區林業局生態林補償基金實際收入總額1746.97萬元(其中20xx年1167.67萬元、20xx年上半年579.3萬元),已落實到位961.18萬元(其中20xx年918.58萬元、20xx年上半年42.6萬元)。
二、主要做法
(一)造林綠化工作開展情況
20xx年全市完成“四綠工程”建設19.41萬畝,造林更新3.51萬畝,共完成造林綠化22.92萬畝,占省下達任務的120.63%。20xx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四綠工程”建設3.18萬畝,林分修復11.33萬畝,人工造林更新2.84萬畝,共完成17.35萬畝,占省下達任務的106.67%。
1.及時分解,明確任務。我市根據各縣區(管委會)林地資源等實際情況,下發了《全市造林綠化任務下達的通知》,及時把任務分解下達到各縣區(管委會),并提出具體要求。為了進一步明確造林綠化任務,市政府每年又發出了《莆田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抓好造林綠化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深化思想認識、推進生態建設,明確目標任務、突出工作重點,強化有力措施、狠抓任務落實,建立目標責任、切實加強領導的具體意見。我市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強化部署,并向各縣區(管委會)和市直相關部門下達造林綠化目標責任書,落實責任,推動發展。
2.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各級各部門加強造林綠化宣傳,宣傳造林綠化對加快國家森林城市和生態市建設、打造宜居港城的重要意義,宣傳造林綠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措施,宣傳造林綠化各級政府扶持政策,傳播森林文化、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價值觀。每年3月,組織市各套班子、機關單位干部、莆田軍分區和武警部隊官兵及群眾一起參加義務植樹勞動,拉開了全市春季大規模義務植樹勞動的帷幕。各縣區(管委會)和鄉(鎮)政府也精心組織黨政軍民參與的大規模義務植樹活動,擴大社會影響,全市掀起造林綠化新高潮。
3.轉變方式,促進發展。一是搞好規劃設計。按照“全面規劃、注重實效、先急后緩、分期實施”的要求和“山水園田統一規劃,喬灌草、花果樹一起上,帶、網、片、點相結合”的原則,做好“四綠”工程建設的規劃設計。二是狠抓林地落實。造林地的落實是確保完成任務的關鍵,“四綠”工程建設要落到非規劃林地、可造林地塊和“三沿一環”可補植林地。對于現有的采伐跡地、火燒跡地和極少量的荒山,做到逐塊落實,及時造林。今年共落實15.5萬多畝造林地,有效地保障了今年造林任務的順利完成。三是做好苗木供應。林業部門根據今年造林任務,認真測算造林綠化所需苗木的樹種、規格和數量,及時做好苗木的準備和調劑。四是加快苗木花卉基地建設。針對今年及以后我市持續推進“四綠”工程建設的實際,大力扶持重點花卉苗木基地建設,適時調整苗木的組成結構,加大鄉土闊葉樹種苗木、綠化大苗的培育,確保苗木供應。今年我市通過落實各級政府花卉苗木優惠政策,強化科技支撐,加強產銷對接,完善社會化服務,推動花卉苗木專業化、標準化、設施化生產和規;洜I,我市的花卉苗木生產初具規模,基本實現造林綠化苗木自主化。五是強化科學造林。根據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做到適地適樹,科學配置造林樹種和密度。在造林更新上,大力提倡不煉山造林,維護地力和生物多樣性。在重點生態區位,通過采取間伐、補植、套種等人工措施,加快調整樹種組成,改善林分結構,促進形成樹種多樣、針闊混交、異齡復層的復合型林分。在城鄉綠化上,選擇景觀效果好、經濟價值高的名貴和優良鄉土闊葉樹種,以豐富森林景觀,提高城鄉綠化美化水平。
4.配套扶持,增加投入。為推動造林綠化發展,我市將造林綠化資金列入預算,增加投入,配套補助。在省對今年造林綠化各項目補助標準的基礎上,市財政對綠色城市、綠色村鎮、綠色屏障、綠色通道建設按300元/畝標準補助;對高速公路、鐵路森林生態景觀帶建設3000元/畝標準補助;對林分修復補植按省標準40元/畝補助;對生物防火林帶建設按500元/畝標準補助;對珍貴用材樹種造林按250元/畝標準補助。并要求縣區(管委會)按市標準配套。
5.強化督查,落實責任。市林業局建立由局黨組書記、局長方寶昌總負責、黨組成員帶隊、相關科室掛鉤的組織分工負責制,抽出時間下鄉對各縣區(管委會)今年造林綠化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督促,了解造林綠化進展情況,特別是重點工作進展情況、發現和幫助解決具體問題,推動造林綠化進度。各縣區通過委托專業隊伍養護、聘請專人養護、村民自我養護等不同方式,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全面落實“誰栽、誰有、誰受益”的'政策,明晰產權和經營權,確保樹樹有人管、塊塊有業主,達到植一株、活一株、綠一處、成一片的效果。
(二)造林綠化資金管理情況
嚴格按照財經制度管理、使用造林綠化補助資金,加強資金監管,確保資金使用公開透明,?顚S。一是嚴格根據省財政廳、省林業廳制定的《關于印發〈福建省省級造林綠化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閩財農[20xx]1號)精神,對造林綠化補助資金實行專項管理,獨立核算。造林綠化主體完成當年度造林綠化任務后,首先由各縣區林業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組織檢查驗收,并將結果上報省市林業局、財政廳,由省林業廳和財政廳開展抽查驗收,造林驗收期間,市紀委駐農業局紀檢組還在我局網站開設舉報電話,方便群眾監督,造林驗收合格后,將資金撥付到位。二是詳細制定資金用款計劃,編制《造林綠化資金發放清單匯總表》,上報財政部門核準后發放補助資金。對驗收合格的政府部門及公司造林的,直接將補助資金匯入賬戶,對個人造林驗收合格的,補助資金通過“一卡通”發放到戶。三是補助資金下撥情況及時錄入造林綠化補助資金在線監管平臺系統,在資金分配中做到政務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經自查,未發現多頭申報、虛報冒領、套取資金問題。
(三)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工作開展情況
1、規范護林員隊伍管理。從抓護林監管員隊伍建設入手,狠抓隊伍管理。公開護林員選聘條件、責任與報酬,由村民公開競聘護林員,簽訂管護合同書,明確護林員的責、權、利。及時兌現管護經費,提高護林積極性。定期舉辦培訓班,增強護林監管員素質。對在去年護林工作中不能履行護林員職責義務和無法完成護林任務的護林員給予解聘。20xx年度嚴格按照管護責任主體單位推薦、鄉鎮人民政府和林業站共同審核、區林業局審批的程序嚴把護林員關,對稱職的護林員進行續聘,不稱職的.護林員予以解聘,并與所聘用的護林監管員簽訂《生態公益林管護合同書》。
2、加強資源監管力度。建立以地理信息為平臺的生態公益林監測管理機制,實行地籍小班管理,加大森林資源監測力度.及時掌握變化動態。
3、加強“森林兩防”工作。積極貫徹“預防為主、積極消滅”和“以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森林兩防工作方針。一是嚴格控制野外用火,開設防火路和生物防火林帶,預防森林火災的發生。二是采取設置隔離帶和樹種改造(或套種闊葉樹)等有效措施,抑制松突園蚧疫情的蔓延趨勢,減少資源損失。
4、強化源頭管理?茖W合理地規劃山地綜合開發,控制山地綜合開發的規模,不提倡開山造果,狠殺毀林種果的風氣。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預防亂砍濫伐現象的發生。
5、規范管理,加強監督。由縣區財政局通過郵政儲蓄“一卡通”方式直接匯入村民戶頭。建立長效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監察、財政、審計等部門的職能作用,加大監管力度,對違反政策規定的行為要給予堅決糾正。并建立工作制度,定期對生態林補償基金發放情況進行檢查監督。
(四)生態公益林資金管理情況
根據省財政廳、省林業廳制定的《福建省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閩財農[20xx]33)精神,各縣區實行財政專戶直撥辦法,推行管護費用的定額支付和其他費用的報帳制度,完善補助資金管理機制。一是縣區林業部門依據簽訂的《管護行政責任書》、《生態公益林管護合同書》和《管護主體管護合同書》,將所屬單位的重點生態公益林資料匯總后上報給財政部門,經財政部門審核后把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撥到縣區林業部門,縣區林業部門設立省重點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專戶,實行專戶管理,并全權負責補償經費的發放。二是縣區林業部門參照所簽訂的《管護行政責任書》和《生態公益林管護合同書》內容,根據實際情況和管護面積把護林員工資下撥到各鄉鎮,由鄉鎮發放給護林員;村級監管費年終一次性發放到鄉鎮戶頭,再由鄉鎮發放到各村委會。三是所有者補償費,由鄉鎮負責對補貼對象、項目、標準等有關事項進行登記、審核、調整和匯總工作,編制生態林補償資金分戶花名冊,并報縣區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再經財政部門確認后,由財政部門通過郵政儲蓄銀行惠農“一卡通”直接匯入農戶戶頭。四是基層林業站實行專戶管理、?顚S,縣區林業部門對林業站發放的補償性支出情況進行不定期的檢查監督。五是重點公益林無林地的補償性支出應全部用于造林、撫育支出,由縣區林業部門組織實施。六是補償基金“一卡通”發放花名冊通過網上公布,接受社會監督。經自查,未發現多頭申報、虛報冒領、套取資金問題。未發現截留、擠占、挪用資金的問題。
三、存在主要問題
個別鄉鎮未按要求采用“一卡通”發放生態林資金,資金發放進度緩慢;個別鎮村干部對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管理的嚴格性認識不足,不夠重視監管工作;個別鄉鎮雖然已結合“一卡通”發放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但只發放到小組長,沒有將資金發放到林農手中;個別鄉鎮生態公益林的權屬、面積存在糾紛,在生態公益林補償金分配上意見不統一,影響了生態公益林補償基金發放到位。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6
根據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xx年糾風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對我縣糾正涉農亂收費問題工作情況進行了一次徹底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了認真扎實開展這項工作,我局領導高度重視,建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和書記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集中時間,具體負責開展我縣涉農亂收費問題情況的自查工作。
二、集中精力,集中時間,徹底開展全面自查工作
通過自查發現,一是我縣涉及中央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是嚴格按照政策規定,全額如實兌現給農民,沒有出現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中,向村級組織和農民轉嫁攤派資金、強行抵扣、搭車收費等問題,建立健全了向村級組織收費審核制度,確保了支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
二是涉農價格和收費一貫堅持實行“公示”制,“一事一議”是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實行村民自治辦法,通過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其資金使用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完善規范的管理體制運作的。
三是農民工技能培訓,在縣財政資金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是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全額如數的將補貼兌現發放給參加培訓的有關人員,未發現截留、挪用、克扣、貪污支農惠農補貼資金和亂收費、亂罰款、亂集資及各種攤派等建紀違規行為。
四是維護農民土地權益情況方面:嚴格按照農業土地承包法的有關規定,從未發生侵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違規流轉土地經營權、征占土地中損害農民利益的.違法違紀的現象。
五是我縣一貫堅持加大農資產品市場管理監管力度,因而未出現制售假劣農資和哄抬農資價格等坑農害農行為。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強化領導。為貫徹國務院糾風辦公室《關于2014年糾風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減輕農民負擔,我局糾正涉農亂收費問題領導小組加強對我縣涉農收費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和依法查處。
2、規范涉農收費行為,實行涉農收費公示制度。我局要認真清理涉農收費的文件,對不符合國家政策和自治區文件規定的,全部廢止,立即停止執行。凡有涉農收費的項目和標準的全部通過公示欄進行公示,要公開收費的項目名稱、文件依據、征收標準、對象范圍等內容。
3、認真接待農民收費問題信訪工作。要認真做好涉農亂收費問題的信訪舉報受理工作,按照“誰受理、誰負責”的原則,及時解決反應的問題。對涉農亂收費問題的案件,農業行政執法大隊,要認真查處,要在3日內提出處理意見,25日內查處完畢,并將處理結果及時上報和公布。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7
根據《xx省農業委員會關于印發在全市農業系統開展強農惠農資金使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皖農財〔20xx〕109號)精神和市農委(xx[20xx]180號)文件要求,xx農委對20xx年以來中央財政安排的補貼補助資金和基本建設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全面自查。從自查結果看,強農惠農資金在使用管理中能夠按資金使用要求正確使用,較好了發揮了財政資金的作用,對全市現代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沒有出現違規違紀違法現象,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高度重視,認真落實通知精神。
xx農委認真組織學習180號文件精神,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落實,及時安排負責財務工作的同志對本單位20xx年以來中央財政安排的補貼補助資金和基本建設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全面自查。
二、分類疏理,查清資金來源情況。
經過認真疏理,我委20xx年以來中央財政安排的補貼補助資金和基本建設資金分為以下方面:
。ㄒ唬┺r機購置補貼
20xx年以來,農機購置補貼共4366萬元,農機購置補貼實行縣級結算、直補到卡制度:農民實行全價購機,待農戶購機、申請補貼、公示、審核等手續完成后,農機化主管部門定期出具補貼資金結算確認清單,財政部門審定后再把補貼額直接打到購機農戶的直補卡帳戶上。
。ǘ┺r民培訓資金
20xx年以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資金共329.9萬元。為促進我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市成立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小組,負責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檢查工作,同時制訂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資金管理辦法。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培訓機構,并按照《xx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實施方案》中標后,撥付30%資金到培訓機構,培訓完成通過驗收后撥付剩余70%資金到培訓機構。截止16年1月18日,撥付資金100%。
。ㄈ┲卮筠r作物病蟲害防治
為加強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規范和加強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補助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制定了《xx市重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資金管理辦法》。
。ㄋ模┓N養業良種工程
20xx年,良種補貼285萬元。
。ㄎ澹O政設施
20xx年農業部下達漁政工程項目資金17萬元,用于漁政執法快艇建造。資金一到位立即著手招標、政府采購等相關手續,經過xx集中招投標交易中心公開招標最后確定由太陽鳥游艇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建造。20xx年3月底接收漁政執法快艇一艘,該項目工程順利完工,并通過了項目驗收。
三、按規定使用資金,沒有出現違規違紀違法現象。
以上資金都按照規定進行申請、分配、撥付、管理和使用,實行的公開招標,程序合法有效,資金使用正確,沒有出現違規違紀違法現象。
四、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監管水平。
在今后工作中,我們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加強檢查督查,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和會計制度,提高資金監管水平,確保國家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到位。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8
根據鎮黨政辦公室[20xx]64號文,關于開展對中央和省惠農政策和資金落實情況拉網式自查工作方案的要求,根據我村實際,涉農資金主要有:新農保、合作醫療、退耕還林、自然災害救助、家電摩托車下鄉補貼、水庫移民、農村低保、農村部分計劃生育獎勵扶助、農村適齡青年免費婚前醫學檢查、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減免學費、免費參加合作醫療人員等11項。目前我村共有農戶390戶,1270人,涉農資金戶數計297戶,檢查涉及惠農資金共計達52萬元,通過對297戶涉農資金戶,進行地毯式自查走訪,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自然災害救助款,因民政部分每戶48元,救濟的.是口糧,折合現金48元,而在核對表中是以金額方式體現,因此村民不清楚,認為沒有拿到現金是沒有補到位,通過與鎮民政核實,實際救災救助款已發放到位是通過以救濟米糧發放的。
2、農村家電下鄉補貼有兩戶村民否認購買了家電,一戶為:余雙文戶購家電政策補貼571.74元,該戶主說未購任何電器;另一戶為:胡先能戶購家電政策補貼款計2877.81元,該戶主說20xx年8月20日在靈鄉金威平價購一臺空調補貼了大約300多元左右,沒有那么多。
通過對惠農資金的檢查發現,大部份惠農資金是直接通過鎮財政部門直接撥款到農戶專戶或由有關單位直接發放到農戶手中,無中間間接的轉交環節,截流的可能性不大,只是,惠農資金發放時間與檢查時間相隔時間較長,發放時有的農戶沒有在意,沒記清楚惠農資金領取的準確時間和具體家中由是哪個成員領取的情況。
大冶市靈鄉鎮長坪村
二Oxx年六月三十日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9
為貫徹《全省涉農政策資金專項檢查實施方案》文件精神,由鎮紀委、財政所、民政辦組成檢查小組于20xx年6月7日進行自查,自查情況如下:
一、20xx年涉農民政資金發放情況
20xx年,我鎮涉農民政資金發放情況如下:
1、五保戶272戶,發放資金47.454萬元。低保戶1493戶,發放金額210.6334萬元。優撫對象121戶,金額81.8萬元。殘疾補助377戶,金額14.3萬元。倒房重建1戶,補貼資金1萬元。草危房補貼13戶,補貼資金12.2萬元。
二、20xx年涉農民政資金發放情況
20xx年,我鎮涉農民政資金發放情況如下:
1、五保戶272戶,發放資金48.509萬元。低保戶1525戶,發放金額275.1707萬元。優撫對象121戶,金額97.4萬元。殘疾補助501戶,金額29萬元。倒房重建2戶,補貼資金16800元。草危房補貼38戶,補貼資金40.3萬元。
三、20xx年涉農民政資金發放情況
20xx年,我鎮涉農民政資金發放情況如下:1、五保戶270戶,發放資金56.7874萬元。低保戶1525戶,發放金額360.9425萬元。優撫對象146戶,金額133.4446萬元。殘疾補助399戶,金額30.2萬元。救災補貼169戶,補貼金額2.6萬元。倒房重建1戶,補貼資金8400元。草危房補貼91戶,補貼資金90萬元。
自查結果
通過對民政涉農資金的自查,我鎮在民政涉農補貼資金管理上,能嚴格按照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監管等環節、程序的規定,全部通過“一卡通”發放到享受農戶手里,沒有出現截留、挪用、擠占、抵扣等現象。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10
自20xx年以來,為縮小城鄉差距,統籌城鄉發展,黨中央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連續下發了10個涉農1號文件,全方位的加快農村改革,促進農民增收,鞏固農業基礎性地位,同時配套大量的項目資金,直接反哺“三農”,讓人民群眾得實惠。認真宣傳好、落實好、執行好這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僅是貫徹黨中央親民愛民之舉的政治任務,也是抓機遇、促發展,加快改善我縣民生事業的現實舉措。為此,近期由縣紀委牽頭,縣農工部、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參與,對我縣落實十個中央1號文件和省上出臺的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執行情況開展了專項檢查,我部在積極參與檢查的同時,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力求進一步摸清實情、找準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建議,促進此項工作的規范穩步推進。
一、基本情況
從檢查調研的情況來看,負責惠農政策落實的縣直相關部門,通過多年的工作運轉開展,已經形成了程序化、規范化、日;拈L期運作機制,主要體現在“四個到位”。
一是領導認識到位。各部門堅持把惠農政策落實作為單位工作的重要內容,與其它業務中心工作同安排、同檢查、同考核,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分工、強化責任,確保了工作的扎實有效開展。
二是措施落實到位。本次檢查調研的十余個單位,涉及的政策資金都與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各部門都能結合工作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做到準確、高效、便民,無論是量大面廣的農業直補、教育營養改善計劃,還是針對特定人群的新農合、新農保的擴面覆蓋,都有創新亮點,走在全市前列。
三是工作程序到位。通過廣泛宣傳,把上級政策精神原原本本傳達給農民。實行公示制度,使政策的執行與操作公開化、透明化。利用 “一折通”,減少中轉環節,實現惠民資金與農民群眾的無縫對接。
四是檢查監管到位。對惠民資金嚴格執行“六不準”制度,即不準擅自改動明白卡、不準抵扣其他收費、不準截留挪用、不準拖延兌付時間、不準增加農民負擔、不準虛列套取,同時對項目資金經常性檢查審計,嚴肅查處涉農項目資金違紀違規行為,確保了整體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十年來通過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深入落實,有力的促進我縣民生事業、社會保障、農業生產等各項工作的長足發展,我縣在落實10個中央1號文件、省上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上也取得了豐碩成果,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財政支農力度大。我縣在收入有限、財力緊張情況下,始終堅持支持“三農”標準不降、力度不減,20xx 年以來,縣級財政總支出693126萬元;用于“三農”支出409362萬元,占財政總支出的59.06%;支農支出88805萬元,占財政總支出的 12.81%?h級財政五年來對農業總投入增長幅度是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的4.5倍。
(二)惠農補貼落實好。全面落實惠農各項補貼,提高農業效益,確保糧食安全。十年來退耕還林累計發放補貼資金 69785.49萬元;從20xx年到20xx年,累計發放地膜玉米補貼資金431.58萬元;從20xx年起,累計發放農資綜合補貼資金 16521.51萬元、發放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500萬元;全縣從20xx年開始,累計發放糧食補貼資金2911.96萬元、發放能繁母豬補貼996.8 萬元、發放水稻油菜保險縣本級配套資金6.73萬元;從20xx年起,五年累計發放良種補貼資金達3304.66萬元。
(三)信貸支農勢頭強。不斷加大信貸支農的深度和廣度,逐步解決農業融資難,農民貸款難的'問題。截止20xx 年末,全縣6家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796226萬元,當年新增145125萬元;各項貸款余額462997萬元,較年初凈增49171萬元,存貸比 57.57%,當年新吸收的存款用于當地發放貸款的比例約占34%。其中涉農貸款余額332926萬元,較年初增加63824萬元,涉農貸款占全部貸款余額的72%,涉農貸款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8個百分點?h內兩家金融機構當年享受涉農貸款增量獎勵427萬元,農戶貸款稅收優惠389萬元,小額擔保貸款貼息650萬元。
(四)義務教育發展快。這十年也是我縣教育事業發展最快的十年,“雙高普九”、“教育創強”順利完成,教育投入逐年加大。全面實施“兩免一補”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從20xx年秋到20xx年春共有80.527萬人次享受了此項惠民政策(小學46.2648 萬人次,初中34.2522萬人次),下達免雜費和公用經費資金18552.5302萬元;我縣從20xx年春開始實施免教科書,近十年共免課本費 28.5216萬人次,資金2198.9798萬元;“一補”近十年資助10.6050萬人次,下達資金3790.2410萬元,十年來累計投入義務教育保障經費22342.7712萬元。營養改善計劃從20xx年至今縣財政下撥資金5859.1524萬元,享受學生37.908萬人次。學前教育我縣從 20xx年秋至今,共免除學前一年幼兒(滿五周歲)保教費12555人次,免費資金529.78萬元;共補助學前公用經費28336人次(幼兒園 22920人次,附設班5416人次),下達補助資金456.895萬元;共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學前一年幼兒生活費2712人次,財政下達資金101.7萬元。
(五)社會保障覆蓋廣。以新農合、新農保、城鄉低保以及敬老院為重點,構建起覆蓋全縣的民生保障新體系。新農合參合率從20xx的91.2%增長到3020xx年的99.76%,截止20xx年7月份,全縣參合農民門診統籌就診29.2萬人次,報銷門診統籌基金 1145.3萬元,實際補償比例為61%,人均補償費用2489.06元,累計基金支出9418.44萬元。新農保自20xx年7月1日正式啟動,到 20xx年7月底累計發放養老金16.3363萬人次,累計發放金額9000.7002萬元,參保率為93.6%。我縣從20xx年起實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止20xx年底,共為農村低保對象22.5033萬人次發放資金16485.2萬元,共為城市低保對象3.9677萬人次發放資金 8705.6萬元。全縣建有有縣級中心敬老院1個,區域性敬老院6所,鎮級敬老院16所。全縣敬老院床位數達3128張,集中供養五保對象3095人,集中供養率達70%。
二、存在問題
(一)運轉管理有漏洞。
一是宣傳、公示不到位,從檢查情況看,有少數鎮在落實糧食直補、農資補貼、農村低保、各種良種補貼時,沒有完全做到張榜公布,三榜定案。
二是各鎮不同程度存在一戶多折、基本信息不全、花名冊與網上資料不符,加之有些農民長期外出務工,致使補貼資金錯上、漏上、無法上折問題,影響資金兌付進度。
三是少數村干部在政策落實中存在優親厚友、弄虛作假和虛報冒領等問題。
(二)財政支持難滿足。在教育方面,按上級文件精神公用經費20xx年秋在原來標準上每生再提高300元,寄宿生再提高200元,按5:5原則分擔,學前公用經費附設班要達到每生每年1000元,縣級承擔500元, “一補”資金縣級要承擔40%,由于我縣仍屬吃飯型財政,對民生方面的配套盡了最大努力,但仍無法滿足各類民生的全額配套。 20xx年上級下達補助貧困寄宿生13874人,實際補助8338人,減少5491人,學前補助下撥資金也未到達標準。在新農合、新農保等方面,也存在運轉成本過高,縣級預算難以滿足的問題。
(三)政策對接難理順。比較突出的,
一是目前城鄉居民生活成本相差無幾,但城鄉低保補助差距過大,現在城市低保人均月補助236元,農村低保人均123元。
二是良種補貼、農機補貼資金由于數額有限,補貼標準低,只能在一定范圍進行,一定程度影響了效益發揮,同時由于農民種糧成本增加,對國家補貼有所抵消。
三是由于農民擔保不足,加之農業的高風險,金融機構對農業信貸有顧慮,放貸積極性不高。
三、幾點建議
(一)管理監督再加強。
一要強化惠農政策宣傳。做好惠農政策宣傳是開展各項惠農政策兌現落實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在現實工作中,好多問題比如農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夠、一些村組干部鉆空子包括一些上訪訴求,都與群眾沒有吃透相關惠農政策有關。涉農各部門、各鎮要繼續加大惠農政策宣傳的力度,編寫通俗易懂的內容、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政策帶到千家萬戶,做到家喻戶曉、成人皆知。
二要把好公示這一關鍵環節。各鎮村要嚴格工作程序,堅持張榜公布、三榜定案,主動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增強工作的透明度,給群眾一個明白,堅決杜絕暗箱操作、私自篡改等錯誤做法。三要完善“一折通”管理。各級財政、信合部門要通力配合,嚴格審核到戶存折信息,嚴禁出現一戶多折現象,對變更和掛失的農戶要及時辦理信息變更,避免補貼不能及時到賬,要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鞏固我縣“一折通”這一得民心工程的改革成果。
三要切實強化監督檢查。要把惠農項目資金監督檢查經;、日;,由縣紀委牽頭,縣財政局、農工部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定期與不定期、全面檢查與專項抽查等相結合,及時發現矛盾,化解問題。對惠農項目資金中出現的違紀違規問題要嚴肅查處,確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財政支持再給力?陀^來看,現在中省的所有項目政策,都需要縣上配套,對于我縣保工資、保運轉的財政,時顯捉襟見肘,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對現實困難,需要我們從保民生就是保穩定、保發展、保全局的高度,對民生事業高看一眼,厚待一層。
一要千方百計增加財力。進一步加大向上級爭取財政轉移支付的爭取力度,繼續深入推進工業強縣戰略,不斷拓寬非稅收入領域,特別是全縣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轉變作風,反對奢侈浪費,提倡勤儉節約,開源節流、增收節支,為以財促農、以工哺農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要傾注民生重點領域。隨著近幾年我縣教育、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上學難、看病難基本得到解決,但是群眾對教育、醫療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城區的優質教育資源成為農民進城的重要吸引、由于我縣醫院條件有限,很多合療群眾要求轉院等。要進一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醫療重點發展的觀念,在財力資金上重點配套投入,全面提升我縣教育、醫療體系建設質量和水平。
三要正視困難形成合力。目前中省很多項目,只有兌付資金,沒有配套運轉保障經費,給實際工作帶來很大困難,這次檢查調研在我縣新農合、新農保工作中比較突出,比如單靠縣級財政預算的人頭經費,遠遠不能滿足新農合宣傳籌資、培訓指導、監督稽查和檔案管理等費用開支,還需要不斷建立完善合理的財政保障供給機制。同時各鎮要加強對新農合、新農保工作的支持力度,沒有資金幫扶,要在組織上、人力上來彌補。
(三)正視問題再探索。在這次檢查調研中,發現反映出的一些問題,有些可以在縣級層面解決,有些問題的根源在上級的制度設計,基層無力解決,比如城鄉低保的差異、農業補貼項目多總量小難以發揮效益等,需要對應的相關部門把這些情況逐級向上反映,爭取上級在政策出臺中進一步調整完善。對于農民擔保難、貸款難的問題,一方面要引導縣內金融機構進一步轉變經營理念、調整服務觀念,立足我縣農業大縣的縣情實際,真正做到情系三農、扎根三農,與三農發展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另一方面,要積極調整農業生產內部結構,逐步從農戶單家獨戶經營向家庭農場、產業大戶、高效園區過渡,吸引工商資本、社會閑散資金向農業投入,不斷拓寬農業融資渠道。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11
按照《關于關于做好村級“兩委”板子巡查準備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要求,縣殘聯高度重視,組織人員對惠農資金下撥落實情況進行了全面自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組織學習,領會通知精神。
《關于關于做好村級“兩委”板子巡查準備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下發后,縣殘聯積極行動,迅速召開全體干部會議,對通知精神進行了認真學習,并就如何貫徹落實進行了認真研究,圍繞目標任務、結合工作實際確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就縣殘聯下撥惠農資金落實情況認真開展自查,并及時填報相關調查表冊。
二、強化組織,認真落實惠農資金
從20xx年開始,縣殘聯組織實施的.惠農項目分別有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特困殘疾人生活補貼、殘疾老人生活補助、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等。為確保以上項目實施到位,縣殘聯根據項目工作要求,及時召開會議,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分析工作重點和難點,確定工作時限,強化責任要求,制定工作措施,形成強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通過入戶調查、電話回訪等形式,掌握實際情況,確保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同時,充分調動基層殘聯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動員各鎮殘聯工作人員和村(社區)殘協專職委員深入殘疾人家庭,調查了解殘疾人家庭實際情況,確保項目資金落實到位。其中,20xx年為700名特困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84萬元,為255名殘疾人發放重度護理補貼15.66萬元,為134名困難殘疾人發放機動輪椅燃油補貼3.224萬元,為147名殘疾老人發放生活補助17.64萬元,為3名大中專殘疾學生發放助學補助0.6萬元,為69戶貧困殘疾人家庭發放危房改造補助20.7萬元。20xx年為700名特困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84萬元,為464名殘疾人發放重度護理補貼55.68萬元,為260名困難殘疾人發放機動輪椅燃油補貼4.16萬元,為126名殘疾老人發放生活補助22.68萬元,為4名大中專殘疾學生發放助學補助0.8萬元,為39戶貧困殘疾人家庭發放危房改造補助15.6萬元。
經自查,以上惠農資金全部通過“一折統”落實到位。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12
7月22日接臨財農(xxxx)21號文件《關于開展財政支農惠農補貼資金自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要求,鎮黨委、政府對此項工作十分重視,及時組織相關業務站、所人員,對近幾年(自xxxx年)財政支農惠農補貼資金進行了自查自糾,現將自查自糾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鎮位于臨川區境內東部,毗鄰金、臨、東三縣區交界處,屬丘陵地區,易旱易澇,全鎮總人口21536人,轄11個村委會,耕地面積18060畝,
二、自查情況
自xxxx年,我鎮財政支農惠農補貼資金管理,嚴格按照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監督等各個環節程序全部納入了“一卡通”發放。
其中:
1、良種補貼資金:上級撥付22.98萬元,22.56萬元,32.80萬元。共計人民幣78.34萬元;
2、油菜補貼資金上級下撥0.03萬元,1.10萬元,共計1.13萬元,實際通過“一卡通”發放0.25萬元,其中專項結余0.88萬元,已于3月31日區審計局專項上繳財政專戶0.88萬元;
3、能繁母豬補貼資金:上級下撥1.6萬元,8.76萬元,共計10.36萬元,實際通過“一卡通”發放9.85萬元,其中結余0.51萬元,已于5月20日區審計局專項上繳財政專戶0.51萬元;
三、存在的'問題
鑒于上述:油菜補貼結余0.88萬元,能繁母豬補貼結余0.51萬元,造成按政策無法使用的主要原因,一是播種時村級在統計油菜面積,統計能繁母豬數量上報看,因種植油菜遭受旱災和能繁母豬存欄變化情況,發放補貼資金時,
四、幾點建議
1良種補貼資金。能否由政府統一采購優質品種,由農業技術部門按農戶實際種植面積,將良種直接發給種植戶,做到了良種優質化。
2油菜補貼資金。
3能繁母豬存欄動態變化,當年新增母豬難以核實,應確定母豬繁殖最低年限,建立檔案,二至三年補貼一次。
以上匯報當否,請批評指正。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13
市強農惠農資金專項清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市強農惠農資金專項清理和檢查工作實施意見》的要求,我鄉高度重視,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切實抓好相關工作。
現將我鄉自查自糾階段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一、強化組織領導我鄉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成立了由鄉長為組長,財政、紀檢等部門人員為成員的的工作組,在具體清理活動中堅持分級負責,分口把關;全面推進,突出重點;統籌分工,協調配合;標本兼治,糾建并舉的.原則抓好清理工作。
二、梳理強農惠農資金項目按照有關要求,我鄉認真梳理了涉及我鄉的強農惠農資金,認真填報了強農惠農資金專項清理情況表,為專項清理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最全面的范文寫作網站開展回頭看活動認真查找-年度監督檢查和審計發現的問題,經梳理檢查,我鄉未出現過相關問題。
四、認真排查解決問題我鄉從政策落實、項目申報審批、資金下達、撥付和使用等環節入手,對各項強農惠農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了完善和糾正。
五、健全完善監管制度我鄉制定并完善了相關制度,對發現的問題按照相關要求及時處理,同時,著力健全監管機制,完善監管制度。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14
為進一步加強我鎮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工作,全面查堵管理漏洞,著力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堅持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聚焦惠民惠農財政補貼政策,堅決斬斷伸向惠民惠農尤其是扶貧資金的“黑手”,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根據太和縣財政局、太和縣農業農村局、太和縣審計局、太和縣民政局、太和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太和縣扶貧開發局關于開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專項治理的通知》文件,我鎮于xxxx年x月xx日開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專項治理工作,截止x月xx號自查工作基本結束,F將自查情況從三方面匯報如下:
一、 成立組織,加強領導
為確保我鎮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專項治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成立了由鎮長xx任組長、副鎮長xx任副組長、鎮財政所、農業綜合服務站、社保、民政有關負責同志任成員的鎮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xx任辦公室主任。
二、 加強學習宣傳,提高思想認識
為全面推進我鎮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專項治理工作,我鎮迅速召開了專題會議,全面部署我鎮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專項治理工作,要求全體工作人員從思想上正確認識開展此項工作的重大意義,要認真對待一卡通”專項治理工作,明確“一卡通”專項治理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惠民惠農政策,加強廉政建設,從源頭上遏制和防止腐敗,規范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的重要舉措,是教育和保護干部的需要。是保護農民利益的需要。
三、認真開展自查,實施長效監督
1 、全面核查,不留死角。全面梳理、走訪本鄉鎮xxxx年以來各項“一卡通”發放的財政補貼資金及相關農戶,鎮包村干部組織村干部對本村所有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使用進行拉網式走訪,切實做到“一卡通”專項治理工作全覆蓋。
2 、在各村全面自查的基礎上,鎮里成立x個重點核查組,每村一個重點核查組,每組有三名鎮干部組成其中有一名是鎮財政所工作人員,對我鎮x個村進行重點走訪、核查,要求每組重點走訪、核查不少于xx戶.
3 、我鎮xx以來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使用情況,通過各村拉網式走訪、核查和鎮里成立x個重點核查組的走訪調查,沒有發現政策落實、資金管理不到位,資金多頭管理,超標準超范圍發放、不該享受的違規享受等問題。政策宣傳和分配結果公示公開到位,群眾對相關政策及分配情況知曉。在財政補貼資金申報審核及辦卡過程沒有中優親厚友、吃拿卡要、以權謀私問題。沒有發現貪污侵占、截留挪用補貼資金情況。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15
根據《20xx年林業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和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工作方案》(林〔20xx〕44號)要求,經我場領導班子認真研究,組織專門人員對林業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
一、領導重視
林場接到(林〔20xx〕44號)文件,場班子高度重視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和資金使用的自查工作,認真組織相關人員學習相關文件,在思想上要認清文件的重要性。由場長親自組織成立小組,研究、安排,對照本單位在政策落實和資金使用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明確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點,立即在本單位展開了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和資金使用的自查工作。
二、檢查范圍
(一)全市生態公益林補償發放執行情況
。ǘ┣謇砟静纳a經營亂收費執行情況
三、檢查內容
(一)我場嚴格按照有關文件精神和要求,對20xx年以來生態公益林補償發放執行情況管理等情況進行了一次徹底的自查,內容如下:
、儋Y金發放情況。我場位于江上游,四面環山,全部生態公益林面積為400公頃。20xx年度的資金在20xx年10月份撥付到我場銀行賬戶,包括損失性補償款及管護費共計8.9萬元,大約每公頃發放224元。
、谫Y金使用情況。國家每年的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均能按時到位,而且也將資金真正落實到實處,不存在編制虛假、騙取、抵扣國家資金等現象。不存在截留、擠占、挪用資金,以及超規定范圍使用資金等問題。
、圪Y金使用效益情況。生態公益林補償制度的實施,給林業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管護的`成效,對綏江流域在水源涵養、固土保肥、改良土壤、凈化大氣、減輕災害、儲存能量等方面,產生著巨大效益。又能為我市、縣的生態環境保護建立長效綠堤。
。ǘ╆P于木材生產經營亂收費問題
我場在木材生產經營中,沒有存在亂收費的現象。在木材生產經營中,只有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文件精神,在銷售貨款中計提育林基金。不存在其他方面的收費問題。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01-07
鄉鎮惠農資金自查報告04-02
鄉惠農資金自查報告04-02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精選15篇)01-31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15篇01-07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精選20篇)03-22
鄉鎮惠農資金自查報告6篇04-08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合集15篇01-31
鄉鎮惠農資金自查報告(6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