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吉安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匯報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很多時候都需要進行匯報,匯報時,要熟悉掌握匯報內容,做到條理清晰,主次分明,話說回來,你知道怎么寫匯報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吉安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匯報,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吉安市衛生局高度重視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對人民健康負責的態度,認真組織學習《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深刻領會衛生部、省、市政府有關會議精神,充分認識到抓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關系到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關系到全市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意義,全力以赴開展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確保全市人民的飲食衛生安全。
一、重點整治學校食堂、小型餐飲單位
按照衛生部和省、市有關工作要求,以農村、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地區,以學校和建筑工地食堂、農家樂旅游餐飲單位和小型餐館為重點場所,開展了拉網式檢查,重點整治小型餐飲業衛生許可、進貨索證、衛生設施、加工操作、餐具消毒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同時,以預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事件,控制關鍵環節為重點,積極開展節日期間、中高考期間、重大活動期間以及預防春夏季食物中毒等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衛生監督檢查工作。
一是針對我市學校食堂及建筑工地食堂存在的餐飲服務食品安
全衛生問題,我們按照食品衛生量化管理標準,對我市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進行了全面整治,對其硬件設施投入及自身衛生管理提出了具體的意見,督促其增大投入,增加衛生設施,改善衛生條件,使食堂達到衛生要求,確保學校及建筑工地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二是加強農家樂旅游點的監督檢查。因受地域和經濟發展以及人員素質限制和影響,農村地區餐飲經營者和群眾衛生意識較弱,小餐館衛生條件較差。針對實際情況,我們利用食品衛生宣傳周和“12〃4”法制宣傳日等,深入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開展食品衛生法制法規、衛生知識宣傳及咨詢活動,普及食品衛生知識,發放宣傳材料,接受村民咨詢、投訴和舉報,有效的提高了餐飲經營者和廣大農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同時衛生監督機構加大對農村地區餐飲服務單位的監督頻次和力度,針對其衛生狀況和管理方式進行技術指導。
三是加強對小型餐飲單位的監管力度。小型餐飲單位數量多、分布廣,是群眾日常消費就餐的主要場所,其衛生狀況直接關系到大多數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們多次對全市早餐、夜市飲食攤點和中、小型餐飲單位進行全面監督檢查。首先衛生監督機構進行調查摸底,隨后集中開展突擊行動,衛生監督員不辭勞苦,早出晚歸,始終戰斗在第一線,取得了一定成績,對存在問題的進行了衛生行政處罰。
按照20xx年“食品藥品安全贛鄱行”活動方案要求,共出動衛生監督執法人員1675余人次,出動車輛853余臺次,監督檢查各類學校(園、所)食堂1360所,其中責令整改145所。立案查處2家,接到學校餐飲服務許可申請6家,延續許可4家,不予許可2家。
二、建立健全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原料采購索證和驗收制度
由于我市小餐飲經營者,特別是城鄉結合部,大部分是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和流動人口,法制觀念淡薄,衛生習慣較差,多數文化程度偏低,食品采購臺賬記錄實施和推廣存在很大難度。各級衛生監督機構多次召開餐飲單位管理人員會議,認真講解衛生部《餐飲業食品索證管理規定》,廣泛宣傳進貨索證的重要性;教育廣大餐飲經營者主動切斷不合格食品原料流入市場的途徑,抵制假冒偽劣產品,積極參與打擊不合法食品經營活動。衛生監督人員克服人手少、工作量大等各種困難,主動上門服務,細心指導,實地培訓,幫助建立臺賬、原料采購合同、衛生監督檔案等,教會如何使用、登記,要求賬目清晰。全市餐飲單位都制定了《餐飲業食品采購索證管理制度》,建立了餐飲業經營者食品采購與進貨驗收臺賬。同時,對餐飲單位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質食用油以及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加工食品行為的監督檢查覆蓋率達100%;餐飲單位未發現使用不合格豬肉,所使用的豬肉100%來自定點屠宰企業。
三、加大對餐飲服務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力度
根據國務院有關要求,我們加大了對餐飲服務提供者經營熟食鹵味、盒飯、冷菜等高風險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點環節監督檢查力度。一是檢查加工經營場所的衛生條件,要求熟食鹵味、盒飯、冷菜必須設置專間,在入口處設預進間(500㎡以上),設更衣及洗手、消毒設施,配備有空氣消毒裝置,配備有空調(或降溫設施)、冷藏設施,配備專用工具,采用非手動式水龍頭,設有能夠開合的食品輸送窗;要求餐具洗消間(區域)配備充足、有效的消毒設施,充足、完善的餐具保潔設施。二是檢查加工操作衛生要求,主要要求熟食鹵味、盒飯、冷菜操作前應認真檢查待配制的成品(涼)菜,進入專間前應更換工作衣帽并洗手消毒,由專人加工制作,不得從事與(涼)菜加工無關的活動,操作前應對空氣和操作臺進行消毒,專用工具用前應消毒、用后應保潔,未經處理的食品原料不得帶入專間;要求餐用具使用后應及時洗凈、定位存放、保持清潔,使用前應消毒,定期檢查消毒設備、設施,消毒后餐具應符合有關衛生規定,不得重復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檢查中對不符合衛生條件和要求的,要求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積極整改,對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依法處理。
四、深入開展打擊違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我市各級衛生監督員全面對餐飲服務單位是否使用添加劑、是否專人管理、專柜存放、添加劑的類型和品種、添加劑的使用量、稱量工具、購進時索證和相關添加劑國家標準掌握等情況進行檢查摸底,并要求各餐飲服務單位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認真做好食品及其原料的臺帳登記和索證索票制度,督促各餐飲服務單位落實自查自糾。同時,針對重點環節、重點單位進行重點執法檢查,整頓規范餐飲服務單位、食堂(包括醫療機構、學校和托幼機構食堂)的違法行為。一是強化日常監管,加大了對餐飲服務單位的日巡查監管力度,督促各單位建立完善各種制度,規范食品生產經營秩序。二是嚴格餐飲服務單位和學校(包括托幼機構)食堂衛生審批,強化監督餐飲服務單位臺帳記錄,餐(飲)具的清洗、消毒、保潔,經營場所的環境衛生,原料采購加工,保證從源頭到加工過程的衛生安全,幫助各餐飲服務單位完善食品添加劑管理制度,督促其做好“兩專、兩記”。即食品添加劑要有專人管理、專柜存放,食品添加劑的采購要有進貨臺帳登記、使用要有領發登記,杜絕食品添加劑濫用現象。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各經營戶存在的衛生安全隱患都及時作出了糾正。為鞏固工作成效,建立了定期回訪監督檢查制度,安排衛生監督員對各餐飲服務單位和食堂(包括學校和托幼機構食堂)進行回頭看檢查。重點是對前期存在問題較多的單位進行檢查,對于一些沒整改到位或沒整改的單位,下達限期整改意見,更嚴重一些的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行政處罰。
全市按照《吉安市衛生監督所嚴厲打擊餐飲服務單位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實施方案》要求,出動執法人員5055人次,出動執法車輛675車次,檢查餐飲單位4911家,其中食品添加劑使用備案1187家,遞交承諾書的單位3922家,組織公告張貼3889家,行政處罰立案數3件,沒收非食用物質和濫用的食品添加劑數24.25公斤。
五、對存在問題作出的下步工作計劃
首先從我市實際情況看,雖然餐飲服務行業安全形勢總體平穩,沒有發生大的安全事故,但影響安全的因素和隱患較多,形勢依然嚴峻,餐飲服務行業多、小、散、低的局面尚未改變,仍然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和深層次問題。其次表現在我們的執法人員法律法規知識不夠豐富,在執法的綜合能力上需要進一步提高;再次是餐飲服務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對餐飲安全的責任意識不強,誠信意識和守法意識淡薄,容易出現餐飲安全問題。這些問題,時刻提醒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覺,切實增強履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適應我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的需要。
1、繼續做好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工作。認真執行相關報表的日報、周報、月報制度。
2、強化培訓,提高執法人員和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3、加強宣傳,營造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環境。
【吉安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倡議書12-15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承諾書08-06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承諾書05-26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承諾書范本08-14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制度08-06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宣傳經驗交流08-24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承諾書七篇08-02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規章制度(通用8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