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調查的報告范文
如果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完全陌生,我們必須開展調查以搞清情況,最后將調查結果、戰略性的建議寫進調查報告。調查報告要怎么寫才邏輯緊密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調查的報告 篇1
通過現場走訪和調查結果顯示農民工問題大部分方面得到較為理想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著問題。具體表現如下文。
1、每個月的工資在何水平?(800元以下)10%在、(800-1500元)85%、(1500-3000元)5%,
2、每個月的消費多少?(300元以下)40%、(300-500元)40%、(500-800元)20%、(800元)以上0%,
4、有無勞動保險?(有)30%、(無)70%,
5、有沒有被拖欠過工資?(有)60%、(無)40%,
7、是否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有)50%、(無)50%,
8法定假日是否有休息?(有)45%、(無)55%,
9、是否有加班?(有)10%、(無)90%,
10、對現在生活狀況的'看法,(很好)0%、(一般)50%、(差)5%、(很差)45%。
結果顯示大部分工資在800元到1500元之間,這相對過去已經有很大的改善。仍有部分工資在800元以下,在這個物價上漲,經濟水平飛速發展的時代這800元是否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更何況大部分農民工擔負著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這800元又能否滿足一個家庭的需要?
可以看出大部分農民工在城市高消費的地方仍要省吃儉用,盡量節省,把大部分工資留給家庭其他開支。不管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天,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這300多元的生活費又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改善,況且大部分都是50多歲,更需要得到生活改善和營養的補充,這樣的工作條件的給他們身體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調查的報告 篇2
我們學校門口的道路上,到了上學和放學的時候,路上總是擁擠不堪的,雖然學校路口立了一塊禁止機動車出入的牌子,但那些家長們還是把車輛開了進來。我每次放學都跑到學校對面的橋上,看著下面人山人海的現象,我心里非?鄲。
我調查了路上的人數,約兩千名師生、家長在道路上經過。我用步量法測量了學校到路口的`長度,約一百米,如果沒有擁擠現象,走到路口大約五分鐘,現在每天都要走十來分鐘。哎!
1、這條馬路的左邊是小賣部,占地面積約百分之三十。右邊是停放自行車的,約占百分之二十。三輪車、自行車、摩托車等亂停放,所以影響了我們順暢通過。
2、小賣部雖然方便了我們買東西,但也帶來了許多問題,比如占地面積太多,而且占道經營。
3、學校后面有一所幼兒園,每個小朋友都要家長接送,家長為了接送孩子,就把車輛開過我們的校園,造成水泄不通的現象。
校門口堵塞的原因只要有:
1、道路太窄,人太多了。
2、小攤販只顧自己的利益,為了使生意更好,就占道經營。
3、有些家長為了接送自己的孩子,就把車輛開進來,使道路堵塞。
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除了一些客觀因素,大多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1、交警部門應該重視這一點。
2、商店最好開得離學校遠一些。
3、我希望校園內設一個大停車場。
4、家長們應當遵守公共秩序。
調查的報告 篇3
題目:‘蚌埠’城市名稱的由來
內容:①采訪老人 ②看地圖、查閱資料 ③實地拜訪
報告內容:
一、采訪
我為了搞清楚‘蚌埠’這個城市的名稱由來,專門采訪了爺爺奶奶。
奶奶聽我這么一說,慢慢地閉上了雙目,陷入了沉思。這時,爺爺打開了話匣子:“蚌埠,不就是河蚌變來得嗎?”爺爺的話音未落,奶奶便撲哧一笑:“哈哈,不對,不對!遍_始了故事式的敘述……
“很久很久以前,淮河邊上有戶姓吳的人家——吳老爹和他的兒子吳孩。一天,他們出去打漁時,吳孩救下一只被鸕鶿啄住的河蚌。這只河蚌為了報答吳氏父子的救命之恩,便化身一位美麗的姑娘,與吳孩相親相愛了。有一年,淮河發了大水,姑娘因幫漁民們打漁得罪了龍王,被龍王殺死。人們遵照姑娘的囑托,將一顆美麗的珍珠放在墳頭上,漁民們每次都順著珍珠的光去打漁,回來時都在姑娘墳上添土,墳越來越大,成了一座小山,取名為‘蚌山’,再后來,蚌山周圍興建了城市,便叫做‘蚌埠’!
二、看地圖、查閱資料。
我花了6元錢,買了一張蚌埠地圖。再地圖上,我找到了中榮街,又找到了南山路,兒童公園里的一座山,就是奶奶所說的蚌山。山的南邊,就是現在的科學宮大樓;山的東邊,面向著現在的珠園,珠園的湖面上,豎立著一尊雕像――珍珠女,就是紀念奶奶講的故事里所說的那位姑娘;山的`北邊,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淮河路;山的西邊,是中山街,全市最好的南山賓館和最好的小學――一實小,以及郵電大樓、移動城都座落在這條街上。
三、實地拜訪。
我帶著‘蚌埠’市的城市名是怎樣由來的這個問題,順著奶奶指點的方向,進行了一個個的實地拜訪。11月10日下午放學后,我高興地登上了兒童公園里那座山上的第一站,感受到了故事中的那所講的氣氛和氛圍,此時,那河蚌姑娘就在我腳下,我不猶地一顫:后悔了,真不應該上山上去,而是應該買一束鮮花放在這里紀念這位好心的姑娘。我帶著這沉重的心情,來到了第二站,在珍珠女雕像面前,默默地哀悼,眼前越發覺得這珍珠女美麗起來了。不是嗎?你看,第三站的火車站廣場上的塑像不正是珍珠女那飄動的舞帶嗎?那火車站站頭造型,不正是珍珠女河蚌的外殼嗎?在我來到第四站――淮和文化廣場上時,那塑碑,那雕像,那石板上的文字不正是珍珠女在蚌山一帶流動的記載嗎?今天的淮和文化廣場的建設,不正是對珍珠女最好的紀念嗎?
調查的報告 篇4
為準確掌握我縣農村實用人才資源狀況,摸清全縣農村實用人才總量和結構等情況,進一步做好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根據人社部要求和省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的統一部署,我縣從20XX年起連續開展了4次農村實用人才資源調查工作。調查工作主要圍繞全縣的礦業、林業產品加工、花卉苗木、茶葉、蔬菜、水果、養殖等產業開展,對全縣大部分地區農村實用人才狀況進行了調查、統計及數據上報工作,為下一步研究探索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奠定基礎,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縣大力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開發,農村實用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結構不斷優化,作用發揮日漸明顯,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產業壯大、農村發展。四次農村實用人才資源調查工作共抽取13個鄉鎮92個行政村,共調查統計出各類農村實用人才1841人。
1、按類別劃分。一是生產型人才624人,占人才總數的33.89%;二是經營型人才534人,占人才總數的29.01%;三是技能服務型人才111人,占人才總數的6.03%;四是科技帶動型人才273人,占人才總數的14.83%;五是社會服務型人才299人,占人才總數的16.24%。
2、按性別劃分。男性1738人,占總數的94.41%;女性103人,占總數的5.59%。
3、按年齡劃分。40歲及以下的514人,占27.82%;40歲以上的1327人,占72.08%。
4、按文化程度劃分。中專、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772人,占96.25%;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69人,占3.75%。
5、按職稱或技術等級劃分。獲得高級職稱的3人,占0.16%;獲得中級職稱的45人,占2.44%;獲得初級職稱的252人,占13.69%;沒有獲取職稱或技術等級的1541人,占83.7%。
6、按培養渠道劃分。職業培訓機構培訓的345人,占18.74%;代繼或師承的104人,占5.65%;自學的573人,占31.12%;其他途徑的819人,占44.49%。
7、按身份來劃分。黨員457人,占24.82%;非黨員1384人,占75.18%。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農村實用人才的不斷增加,特別是生產型人才和經營型人才的涌現,為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增收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從這幾次調查統計的情況看,還存在許多問題,有的問題嚴重制約著農村經濟發展,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主要表現在:
1、實用人才總量少。抽取的13個鄉鎮共有農業人口133706人,勞動力67842人,而實用人才分別僅占1.38%和2.71%。這就意味著絕大多數的農戶仍處于一般的生產、經營水平,規模不大,效益不高。
2、人才觀念滯后,社會整體氛圍不濃。對人才的概念存在模糊認識,認為只有高學歷、高職稱的才是人才,“尊重農民勞動、尊重農民創造、尊重農村人才”的氛圍不濃。
3、獲縣級以上獎勵人數少。曾獲得縣級以上獎勵的農民技術人員39人,僅占農村實用人才的1.58%。其中,曾獲地市級獎勵的2人,占0.11%,曾獲縣級獎勵27人,占1.47%。
4、文化程度偏低,發展突破意識不強。調查統計中發現,中專、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農村實用人才占96.25%。
5、文藝人才偏少,農民文體生活貧乏。調查統計中發現,全縣文體藝術類人才21人,僅占1.14%。農民文化生活并不十分豐富。這與農村生活環境、農民素質等因素密切相關。
6、技術人才少。通過人事部門組織評定技術稱號的農民技術人員僅占農村實用人才的16.3%。其中,農民高級技師3人,占0.16%,農民技師45人,占2.44%,農民助理技師和農民技術員252人,占13.69%。
7、農村人才老齡化嚴重。40歲及以下的農村人才僅占農村人才總數的27.82%。
三、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1、重視不夠,工作力度相對較弱。一些鄉鎮領導在思想上存在誤區,認為人才工作缺乏剛性的要求,也就沒有擺上應有的位置。在工作中對農村實用人才缺乏有效的管理,缺乏恰當的評價,缺乏必要的激勵。農村實用人才培養還處在自然發展的層次,放任自流的現象比較明顯。
2、農村實用人才外流比較嚴重,F階段,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已成趨勢,特別是思想比較解放、有一定科學文化知識的青年農民,紛紛進城務工或創業。直接導致農業勞動力供給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的失衡,使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后備力量嚴重不足。
3、農村實用人才開發資金投入不足。在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方面投入很少,有些鄉鎮撥出一部分經費,但也難以滿足培訓的需要。農村實用人才培訓不經常、不系統、不全面。由于缺乏配套的資金、技術、信息等激勵服務措施,一些農村實用人才難以發揮技術優勢,不易產生輻射示范作用。
四、針對我縣農村實用人才現狀,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要打破傳統的人才開發理念。
要緊緊抓住農村人才資源開發重頭戲,把開發農村人才資源作為人才工作及農村經濟服務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目標,加大農村人才資源開發力度,加強農業和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加速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要營造濃厚的人才開發氛圍。要采取多種渠道,大力宣傳農村實用人才在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先進事跡和發揮的積極作用,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營造一種“尊重農村人才,愛護農村人才,幫助農村人才,向農村人才學習”的良好氛圍,為農村人才的成長和發揮作用創造寬松的社會環境,讓全社會來了解、關心、支持、重視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工作。
(二)整合培訓資源,提高農民素質。
當前,要突出解決農村實用人才自然成長的態勢,逐步走上實用知識、應用技能培訓提高的軌道。要整合培訓資源,按需施教,培養一支數量可觀、門類齊全、結構合理、適合當前生產力發展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把人力資源轉變成人才資源,使人口包袱轉變成人才財富。一是要制定培養總體規劃。把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納入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布局之中,統籌考慮,同步推進。二是要培養特色產業緊缺人才。圍繞我縣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目標,按照“一個專家帶動一個產業,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培養推動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緊缺人才。三是要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在堅持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同時,要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圍繞農村經濟發展實際,大力發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引導和鼓勵初中畢業、高中畢業的青少年接受職業技術教育培訓,讓他們帶著技術回家參加農村建設或服務于我縣新興的礦產、林產、綠色食品等工業產業。同時,政府要加大投入,鼓勵職業教育的發展,讓農村學子上得起學、上得好學。四是要整合各類教育培訓資源。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縣、鄉、村級組織實用技術教育網絡,大力開展培訓教育?h里重點培訓鄉、村科技干部和致富能手;鄉、鎮、重點培訓科技示范戶;村級組織則可采取科技示范、經驗傳授為主的方式,對普通群眾進行實用技術、致富技術的傳授推廣。綜合利用基層黨校、農民學校、農廣校、農科教中心等教育資源,幫助農村實用人才系統學習農村實用技術知識和涉農相關政策;通過組織文化下鄉、農民文體藝術競賽活動,不斷豐富農民的文體藝術生活。從而,使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素質有普遍提高,實現從傳統農民到現代農民的轉變。五是組織科學技術下鄉。充分發揮“政府牽頭的”作用,組織科技下鄉活動,把信息、技術送到企業車間,送到田間地頭。
(三)建立評價機制,激發人才活力。
一是要創新農村人才職稱評審機制。根據農村人才特點和實際,轉變服務手段和方式,針對農村山區信息比較閉塞的情況,及時主動將相關政策規定和申報要求傳達到各企業和鄉村組織。要確定不惟學歷、不惟資歷、不惟身份、不惟年齡的.“四不惟”政策,在評審過程中更多地注重實績、效益和社會貢獻率。同時,要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充分激發農村實用人才的活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科技創新。二是要建立多層次的農村實用人才評價機制。村、鄉鎮要采取一定的形式,針對不同專長的農村實用人才發放如“生產能手”、“種植能手”等證書或牌匾,提高農村實用人才的社會認可度,營造尊重農村人才的良好氛圍。三是建立農村優秀人才選拔機制。要制定出臺優秀農村實用人才選拔和管理暫行辦法,對農村實用人才選拔的對象、范圍、條件,以及選拔程序、管理制度和享受待遇給予明確規定。按照程序、標準,每年組織合理選拔,真正把農村中能帶領農民學科學、用科學,走向致富之路的優秀人才選拔出來。同時,在實施新農保后農民退休享受農保金時,對獲得初、中、高級別農村實用人才職稱的人員,給予發放適當的退休津貼,激發農村人才的工作熱情。
(四)注重示范引導,發揮領軍作用
要明確“一人帶一業,一業富一村,一村帶一方,輻射周邊鄉、鎮、街道”的農村實用人才長遠工作思路,構筑農村實用人才發揮作用的舞臺,讓農村實用人才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主力軍,成為創業的領頭雁,充分發揮其帶頭致富、帶領致富的積極作用。一是引導農村人才開展科技推廣。充分發揮農村人才傳授農村實用技術“靈活機動、通俗易懂”的優勢,積極引導科技水平高、具備技術職稱的農村拔尖人才“立足農村、服務農民”,開展“傳、幫、帶”,帶動更多的農民奔小康。二是引導農村人才搞好示范帶動。充分發揮其技術過硬、敢于示范的特點,引導辦實體、辦企業,做給群眾看。通過示范引導,讓農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三是引導農村人才幫助農民致富。通過政府給政策、幫困難等方式,鼓勵農村人才為農民致富找路子。通過引導,農村人才和農民以資金、技術、土地等要素進行合股,把農村實用人才凝聚起來,真正形成人才智力優勢,建立“專業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體”,幫助農民致富增收。同時,積極引導各類農村人才進村入戶,進行各種農業生產技術指導,幫助解答疑難問題,有效地解決農民的實際困難,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開發農村實用人才資源的最終目的是充分發揮農村實用人才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作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這是一項戰略任務,責任重大,意義深遠。面對新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人才資源配置的新形勢,我們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還很多,這就要求我們不斷研究新情況,掌握新規律,探索新辦法,創立新機制,從而解決新問題,克服新困難,實現開發農村實用人才工作新突破,為我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新貢獻。
【調查的報告】相關文章:
服裝調查的報告09-30
【必備】調查的報告09-29
有關調查的報告09-29
調查情況報告11-21
關于足球調查的報告09-30
有關調查的報告作文07-27
【精華】食品調查的報告09-30
有關校園調查的報告09-30
調查的報告 15篇09-09
精選的調查報告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