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奶牛養殖村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范文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奶牛養殖村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年以來,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和“三鹿”的影響,牛奶價格大幅下跌,養殖成本倒掛,虧本經營,奶農普遍信心不足,奶牛存欄數量減少,奶產業受到了重創。在危機的特殊時期,如何幫助奶牛養殖戶提振信心,渡過難關,鞏固產業,是我們當前高度重視和深入思考的問題。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市委辦公室組成調研組,深入到利通區馬蓮渠鄉廖橋村和巴浪湖村,對兩個村經濟發展情況及群眾所思所盼、生產生活以及貧困等情況進行了調研,尋找破解難題的思路和辦法。
一、基本情況
xx鄉xx村和xx村是**市傳統的奶牛養殖村,有20多年的奶牛養殖歷史,廖橋村還是**奶牛養殖的發源地之一。目前,廖橋村擁有土地2611畝,人口3011人,少數民族人口占到了90%以上,有6個村民小組,人均耕地0.9畝,奶牛存欄由過去的3500多頭減少到現在的1000多頭,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800元。巴浪湖村擁有土地1830畝,人口2577人,少數民族人口占到了80%以上,有7個村民小組,人均耕地0。7畝,奶牛存欄由過去的5000多頭減少到現在的1700頭,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00元。
在產業結構方面:這兩個村都是二元結構模式,以奶牛養殖為主,糧食種植為輔,廖橋村幾乎家家都養奶牛;巴浪湖村奶牛養殖戶達到400多戶,占到80%以上。這兩個村有個體私營企業只有2家,且規模都不大,主要以傳統糧食加工和飼料加工為主,產業結構單一,發展后勁不足。
在農民收入方面:農民的主要收入來自于兩個渠道。一個是來自于奶牛養殖收入,廖橋村農民收入70%以上的收入來來自于奶牛養殖,巴浪湖村農民收入80%以上的收入來自于奶牛養殖。另一個是來自于外出務工和少量的糧食收入,這兩項分別占到了農民收入的30%和20%,農民增收的渠道不寬。
在扶貧解困方面:由于人多地少,位置比較偏遠,農民增收緩慢,低保戶較多,貧困人口大多數集中在年齡偏大、身體殘疾、長期有病、勞動技能差的農戶中,廖橋村有低保戶57戶,巴浪湖村有低保戶88戶,低保戶每月每戶50元,一年600元,從根本上解決這部分人的生產生活還有很多困難。
二、在在的問題
這兩個村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奶牛存欄數急劇下降。由于牛奶收購價格下降,農民宰殺奶牛數量比較多,造成奶牛存欄數減少嚴重。在發展高峰期,廖橋村奶牛最多存欄數達到3500多頭,現在減少到1000多頭,巴浪湖村奶牛最多存欄達到5000多頭,現在減少到1700多頭。在不到一年時間里,奶牛減少5000多頭,奶牛存欄數急劇減少的根本原因在于,奶牛養殖成本增加,農戶養不起。存在著多養多賠錢,少養少賠錢,不養不賠錢的問題。養殖奶牛多的,淘汰差的保存好的,或者淘汰大的保存小的;養殖奶牛少的,有的全部淘汰,有的僅留幾頭,等待時機。
二是奶牛養殖效益嚴重倒掛。由于玉米和油料餅價格上漲,導致飼料價格隨之上漲,而牛奶收購價格又下滑,目前擠奶站牛奶統一收購價每公斤1.6元,散戶牛奶收購價每公斤1.4元,一漲一降,兩項負擔同時增加到農戶身上。據了解,現在一頭奶牛每月倒掛600元。過去,農戶以每頭1萬元左右的高價買進,現在只能以每頭5000元左右低價賣出,一進一出,兩項損失又疊加到農戶身上。據推算,一頭牛在買賣當中就損失5000元-6000元左右。這樣“一漲一降”、“一進一出”,導致奶農虧損嚴重,無力維持,只能忍痛割愛宰殺奶牛。
三是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廖橋村地下水位高,地理條件差,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土地鹽堿化,農業生產受到制約,為扶持奶產業發展,市物價局、經委、畜牧局制定出臺了生鮮奶最低保護價政策,園區每公斤1。7元,巴浪湖村既無養殖園區,也沒有擠奶站,只能按散戶價收購,奶業經紀人轉嫁危機,壓價收購,散戶收購價比園區收購價每公斤低0。3元左右,靠養殖業為主的農民,收入呈下降趨勢。
四是糧食種植效益低下。由于種子、化肥、農藥等價格上漲,政策補貼又少,種地沒有多少經濟效益,只能保吃飯,有的農民不愿種地,把土地摞荒。巴浪湖村由于受附近造紙廠排污影響,用污水灌溉,糧食產量只能達到正常地區的70%左右,企業每年給該村造成損失達100多萬元,雖然經多方協商,但賠償問題一直未能得到解決。
五是村集體欠帳較多。這兩個村集體沒有經濟收入,近年來建村部、搞“兩大工程”等,村上欠了很多帳,僅巴浪湖村負債就達7萬多元,由于家底薄,收入低,銀行貸款難,群眾機耕、發展生產都沒有資金扶持,發展緩慢。
三、建議與對策
針對這兩個村存在問題和實際困難,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積極爭取項目支持。近幾年來,中央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別是“五補一免”政策的實施,給農民帶來了很多實惠,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作為村黨支部和村委員,要認真領會中央的政策精神,緊密結合實際,積極想辦法、謀發展,不能被田暫時的困難嚇住,不能被客觀條件捆住手腳,積極向上申報項目、爭取資金,特別是在基礎設施、養殖園區、小額貸款、政策補貼等方面積極大膽地爭取市、區、鄉的項目支持,堅決克服等、靠、要的思想。
二是穩定發展奶牛養殖。奶牛養殖是增加農民收入、調整產業結構的優勢產業,盡管目前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但從發展前景、經濟效益、群眾接受程度上看,奶牛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目前,全市奶;拘纬闪宿r戶+園區+企業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有利于進一步擴大規模,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我市出臺了一系列穩定發展奶牛的政策,為奶牛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這兩村奶牛養殖時間比較長,發展基礎比較好,奶牛養殖也是農民主導產業。所以,必須千方百計穩定奶牛數量,咬緊牙關克服眼前的困難,堅定不移地穩定發展奶牛養殖。
三是大力開展技能培訓。有效應對危機和眼前的困難,確保農民收入不減,發展速度不減,生活水平不降,必須要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要通過各種技術培訓班,從技術、技能、維權、勞動保護等方面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培訓,使外出務工農民掌握更多、更實用的技能,在就業上把握更多的機會,不斷增加收入。
四是積極開展勞務輸出。勞務輸出是增加農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村黨支部和村委會要組織農民群眾搞好勞務輸出,捕捉用工信息,有組織、有目的的組織農民外出務工,減少盲目性,切實保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五是推動能人帶動戰略。廖橋村有幾個人在上海等地搞清真牛羊肉批發,并且規模還在不斷擴大,效益很好。該村要抓住這一機會,主動與這些人聯系,本著互利互惠的原則,在該村及周邊村子建立羊只養殖基地,長期向他們提供穩定貨源,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奶牛養殖村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某縣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8-12
古云村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8-25
駐村蹲點調研情況報告08-24
關于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8-12
農村級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8-12
對鄂溫克旗奶牛養殖情況的調查08-12
貧困村情況調研報告范本08-15
我縣農村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8-15
鄉鎮鄉奶牛養殖基地建設情況的調查報告08-12
銀杏沱村港口經濟發展情況調查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