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字化教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的意義
。ㄒ唬┱n題研究的背景
1、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新世紀,以網絡通訊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社會的許多領域中正在引發各種深層的變革,從而加速了人類邁向信息社會的步伐。面對信息化浪潮所提供的機遇,我國政府明確提出要信息化、工業化并重,以信息化推進工業化,實現跨越式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基礎教育如何迎接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戰?如何充分利用新技術所提供的巨大潛力構建21世紀的基礎教育模式?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艱巨課題。
2、學?沙掷m發展的需要
我校是廣東省一級學校,辦學條件較課堂好。目前,建立了“三網二站”,實現了“班班能”、“室室通”。學校擁有一個“主干為千兆、百兆到桌面、光纖vpn外連”的校園網,在校園內分布著451個信息點,教室、教輔室及辦公室與主控室聯網,計算機等多機一幕進課堂,計算機教學平臺有36個。學校共有340臺電腦,供學生用的電腦有248名,教師人手1臺電腦。歷來十分重視教育信息化的研究。XX年3月,進行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這一國家級的子課堂課題的研究。XX年1月,進行了“網絡環境下教學模式研究”這一國家級的子課題的研究。XX年3月,進行 了“小學語文、英語跨越式發展研究”這一國家級子課題的研究。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如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還沒有根本轉變;對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科教學的一些常用的、基本的教學模式了解不多;對先進的教學理論、學習理論掌握不夠。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自我管理等能力。因此,我校目前正處于教育改革與發展深層次矛盾更加突出的時期,學校在我市乃至省內外同類學校競爭承受著生存與發展的巨大壓力。
。ǘ┭芯康囊饬x
1、有利于促進傳統教育觀念的革新,改變學校教育的管理方式、思維和操作模式,推動學校教學、管理效率的革命性提高。
2、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作用,促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進,也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實現自由選課和自主擇師創造了條件。
3、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物質條件基礎,使得學習的時空與資源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促使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擁有者,學生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接受者,師生關系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真正實現教學民主,從而使學生真正從被動狀態下解放出來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4、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為改革課堂教學模式、變革學生學習方式提供有效的經驗。
5、為學校辦出特色,打造品牌,實現教育現代化跨越發展提供成功案例。
二、本課題在國內外研究的現狀與趨勢
數字化學校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幾乎所有的中小學校,都有近80%的教室已與因特網連通,約10%的學校建成了無線網,少量學校已達到了學生人手一機的水平,已經基本上完成了由傳統教育向基于數字平臺教育的轉變。然而在我國, 數字化學校的建設只是剛剛起步。
我們認為,素質教育如何體現課堂信息時代的現代教育特征,是能否實現教育現代化跨越式發展,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問題。建設數字化學校,培養具有良好信息素養、能適應數字化社會需要的人才,是符合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方向的。建立一大批能夠提供基于數字平臺的教育的學校,將為中國的教育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數字化學校建設的內涵與理論依據
。ㄒ唬⿺底只瘜W校建設的內涵
數字化學校建設是以“數字化校園”概念為基礎的教育信息化工程,通過校園網的設施建設和教育應用功能開發,構建一個集教學、科研、管理、生活為一體的數字化教育環境(下圖),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
管理數字化 教學數字化 數字化校園 科研數字化 德育數字化
數字化學校建設的概念與內涵
數字化學校的特征是什么?我們可以分別從技術層面和教育層面加以考察。從技術上看,數字化學校的基本特點是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化。
從教育層面上看,學校數字化建設必然導致教育過程信息化。信息化教育的顯著特點是教材多媒化、資料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
。ǘ┭芯康睦碚撘罁
1、馬克思主義有關人的主體性與全面發展的理論是實驗研究的哲學基礎。馬克思說:“主體是人,客體是自然!保ā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88頁)!叭耸冀K是主體!保ㄍ系4卷第143頁)。主客體是人與世界的關系。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又是發展自身的主體。以裴娣娜的《發展教學論》為指導,以學生發展為目標,樹立主體教育思想,探索學生自主發展的規律。
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特別是internet)為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實現提供了最理想的條件;反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則為實現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教學的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提供了理論基礎。多媒體網絡教學是實現“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材的必經之路!敖嬛髁x學習理論”主張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認為知識不是由教師灌輸的,而是由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過協作、討論、交流、互相幫助(包括教師提供的指導與幫課堂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資源主動建構的。所以“情境創設”、“協商會話”和“信息提供”是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基本要素!敖嬛髁x的教學理論”則強調教師要成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促進者,而不是課堂的“主宰”和知識灌輸者;要求學生主要通過自主發現的方式進行學習,換句話說,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發現式教學”是學生掌握學科內容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種教學策略。
四、研究原則
1、基礎性原則
設施建設是基礎,在數字化校園建設方面不但要做到針對需要、設計合理、設備配套、通道暢通,還要留有余地,便于今后擴充和更新。
2、重點開發原則
資源開發是重點,數字化學校的資源建設包括數字化圖書館、學科資源庫、科研信息庫等,應該作為重點建設項目。
3、關鍵性原則
師資培訓是關鍵,數字化學校的教育系統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發揮,取決于師資隊伍的信息化素質,因此要采取措施對他們進行強化培訓,使他們不但能夠掌握使用信息技術的一般技能,還要懂得任何有利用網上信息資料和開展網上教學活動。
4、保障性原則
政策配套是保障,在學校中發展網上教育,必須要有相應的配套政策,包括使用政策、績效獎勵政策等,對于積極投入信息化教育者,應該有較大力度的政策傾斜。
五、研究目標
1、總目標
建立創新型、開放式的現代化學校,提高辦學的質量和效益。以新的人才觀、教學觀和管理理論為指導,超越傳統的基礎教育模式,為培養出適應信息社會要求的創新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2、學生發展目標
。1)學生學會查閱資料、搜集信息、加工處理信息;
。2)學生各學科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
。3)培養學生掌握信息時代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教師發展目標
。1)使教師變經驗教學為科研型教學,探索新型的語文、數學、英語等學
科的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學風課堂格,成為一個研究型的教師;
。2)提高教師在網上搜索、篩選和應用研究信息的能力;
。3)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能力。
六、研究內容
1、教學數字化模式的研究;
2、科研數字化模式的研究;
3、管理數字化模式的研究;
4、德育數字化模式的研究。
七、研究過程
研究的時間自XX年2月至XX年12月,研究周期為2年。主要采用實驗研究法,在全校范圍內進行研究。具體分為三個階段:
1、前期準備階段:XX•2——XX•5
收集有關信息,并進行分析、歸類、篩選有價值的信息,確定研究主題;制
定課題計劃,確定課題成員;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理論;加強對師生信息技術的培訓。
2、實驗階段:XX•5——XX•12
。1)第一階段:初期(XX•5——XX•1)
、俑陆逃^念,加強理論學習,增強改革意識。
、谶M行前測工作,制定具體研究計劃。
、凼占砣=處煂嵤┒嗝襟w教學的課件,建立資源庫。
、艹醪叫纬山虒W數字化、科研數字化、管理數字化、德育數字化模式。
、莩醪教剿鞒鰯底只瘜W校建設方案。
、捱M行經驗總結,并寫出階段性的研究報告。
。2)第二階段:中期(XX•2——XX•8)
、傩薷耐晟蒲芯糠桨,全員參與研究。
、诳偨Y出各種學習模式,完善學科教育資源。
、凼占芯砍晒,編輯教師論文集、學生的學習活動集,匯集網絡課件。
、苋嫱瞥鍪痉墩n和成功個案。
、葸M一步完善數字化學校建設方案和案例。
、捱M一步總結經驗,并寫出階段性的研究報告。
。3)第三階段:后期(XX•9——XX•12)
、偃嫱茝V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學數字化、科研數字化、管理數字化、德育數
字化模式。
、阡浿贫嗝襟w網絡教學課件。
、弁瞥鰯底只瘜W校建設方案和案例。
、芡瓿裳芯抠Y料的整理、數據的統計,撰寫論文和研究報告,匯集網絡課件。
八、研究方法
實驗研究和實證調查結合。
1、 實驗研究,實踐工作者與理論工作者相結合,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體現出數字化學校建設的特點,使實驗在自我調節、自我控制中得到發展。
2、就有關的問題進行問卷和訪談等實證的方法。
九、研究的主要措施
。ㄒ唬┣袑嶉_展信息技術培訓,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和信息素養
1、定期向外校聘請專家來我校開設講座、報告,強化全校教職員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終身學習的意識。強化熟練運用計算機獲取、傳遞和處理信息的信息素養是未來教育工作者必備素質的意識。
2、全面提高全校教職員工的電腦運用水平,進行有組織、有計劃、基礎實用的全員電腦培訓,使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數字員工隊伍。
3、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積極提高電腦運用水平。
。ǘ┏浞止膭顚W生參加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
學生不應僅僅只享受信息化的環境,還應在學校教師的組織下參加學校信息化建設,使學生在信息化的環境中進行研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培養信息素質和創新精神,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集體精神、信息理論、信息技術、活動技能等。
1、學,F代信息技術必修課程必須落實培養學生掌握利用網絡的基本技能。
2、開放學生電子閱覽室,引導學生健康使用網絡。
3、組織學生參與校園網網頁的制作,建立班級或個人主頁,既可培養學生的信息開發能力,又豐富了校園網上的資源。
。ㄈ┘訌姟皵底只瘜W!钡挠布ㄔO
1、有計劃地增加學校電腦的數量。學校將在今年內增加一個網絡教室
2、做好一年級新生網絡教學實驗班設施配套工作。
3、建立一間多媒體報告廳。
。ㄋ模┘訌娦畔⒓夹g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實現教學數字化
1、鼓勵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主要媒體,如:投影儀、視頻展臺、計算機、多媒體課件等,取代傳統的教學媒體,如:黑板、粉筆等。
2、利用購買和學校自建資源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和豐富以多媒體素材、課件、學科題庫為主的學校教學資源庫,充分挖掘和延續學校無價的教學資源財富。
3、積極倡導各學科根據自身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教學。
4、信息技術基礎教育應與指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相結合,使之成為學生未來學習的有效工具,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實現教育信息化。
。ㄎ澹┘訌娦畔⒓夹g與科研的整合,實現科研數字化
1、科研管理在更大程度上實現自動化,及時地提供各科科研信息。
2、通過數字圖書館建設為研究提供豐富的、最新的文獻資料,使研究者可以迅速把握學術研究的前沿進展和動態。
3、利用學科專業網站促進科研成果引入教學,逐步創立學科品牌。
4、利用互聯網促進科研資源、設備的共享,提高各科設備的使用效率。
5、教師可以開展網上合作研究,或進行跨學科交流合作,從而有利于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隊伍。
。┘訌娦畔⒓夹g與學校管理的整合,實現管理數字化
1、加強校園網的管理
辦公電腦的管理,應確保其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優化網絡共享功能,有效保證其用于辦公、教學、上網查閱資料。校園網服務器實行登陸實名制和訪問共享空間的權限制。
2、實現學校管理和辦公無紙化
建立校園網內部電子郵件系統;為各科室和年級、教研組分配固定的校內電子郵箱;對校行政和年級、教研組負責人進行現代辦公理念和技能的集中培訓;制定學校無紙化辦公的制度,所有校內范圍的通知、發文一律由相關科室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傳發。
3、加強學校網站的建設
組建學校網頁制作小組,提高學校網站制作水平;充實和豐富學校網頁的內容,同時建立各教研組自已的學科網頁;做好學校網站的內外宣傳工作,提高訪問率,擴大學校影響,發動全校師生關注學校網站的建設。
4、校圖書館實現電腦自動化管理。
。ㄆ撸┘訌娦畔⒓夹g與德育的整合,實現德育數字化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信息技術與德育的整合,有利于形成德育網絡、拓寬德育渠道、改進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實效。
1、 建設網上班集體
各班發動學生制作班集體主頁,包括建立每個學生的個人檔案,記錄成長過
程中的典型資料、學業成績;建立評比欄,公布班級各項常規評比結果;開辟經驗交流區,談論班集體建設中服務工作的心德體會,促進自我反思和相互啟發;設計綜合評價專欄,每月由任課教師、班主任和同學對每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提供優秀網站鏈接,讓學生接受豐富多彩的思想教育。
2、 建設德育網站
開展網上德育工作是我們構建德育工作新格局的需要。根據德育工作的特
點,我們建設德育網站,形成多樣化、多渠道抓好學校德育工作的格局。
3、建設家;ヂ撈脚_
完善家;ヂ撈脚_,促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實現家長、學生、學校、社會之間的信息互動與交流。鼓勵學生參與網上活動、展示自我的個性化空間。
十、預期研究成果
1、研究總結報告。
2、學科實施多媒體網絡教學的經驗性論文。
3、多媒體網絡教學課件專輯。
4、學生電子作品。
5、數字化學校建設方案及案例。
十一、組織方式
導師:蔣鳴和 上海市教科院現代教育實驗室主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資源建設專家組副組長、教授
顧問:唐曉杰 上海市教科院現代教育實驗室副主任、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博士、副研究員
謝 華 深圳市電教館館長、高級教師
黃孔辰 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副局長、高級教師
李吉南 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副局長、高級教師
李 臣 深圳大學師范學院教科所所長、博士、教授
阮泰楨 深圳市電教館研究室主任、教授
陳祥俊 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教研中心主任、高級教師
黃愛華 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教研中心副主任、高級教師
朱彩強 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教研中心副主任、高級教師
黃曉波 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教研中心教研員
1、課題領導小組:
組 長:李小松
副組長:黃雪秋 王 珂
成 員:傅 衛 龔 開 王鳳山 胡躍輝 陳 冰 葉海燕
領導小組下設:
教學數字化小組:(負責人:胡躍輝 陳 冰)
科研數字化小組:(負責人:傅 衛)
管理數字化小組:(負責人:龔 開 傅 衛)
德育數字化小組:(負責人:龔 開 葉海燕)
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小組:(負責人:楊 敏)
學校網頁制作小組:(負責人:唐晶巖)
學校資源庫建設小組:(負責人:傅&衛)
學校圖書館信息自動化管理小組:(負責人:閆利軍)
2、實驗小組:
組 長:李小松
副組長:黃雪秋 王 珂
成 員:傅 衛 龔 開 陳 冰 胡躍輝 葉海燕 盧青芳
何冰峰 劉 文 楊 敏 周永耿 黃志敏 周遠志
趙葆東 陳 娟 唐晶巖
XX年二月
1、華富小學課題領導小組:
組 長:李小松
副組長:黃雪秋 王 珂
成 員:傅 衛 龔 開 王鳳山 胡躍輝 陳 冰 葉海燕
導 師:蔣鳴和(上海市教科院現代教育實驗室主任、研究員)
顧 問:唐曉杰(上海市教科院現代教育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
2、子課題項目:
數字化學校建設研究
【數字化教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6-30
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06-17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7-01
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_開題報告06-17
機械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1-03
音樂畢業論文開題報告11-03
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08-18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格式08-24
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02-23
數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