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河長制工作匯報材料
河長制工作匯報材料
☆縣地處浙西南山區,☆江上游,縣域面積☆平方公里,轄☆街道☆鎮☆鄉☆個行政村。全縣“八山一水一分田”,主要河流——☆溪由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匯入☆江,是☆人民名副其實的“母親河”,縣內干流長60.5千米,流域面積1302.6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92.6%。
2014年以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戰略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治水為突破口倒逼經濟轉型升級”決策部署,以“河長制”為抓手,把“清三河”工作擺在重中之重,大力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業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六大水環境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經過努力,我縣水環境特別是幾條群眾反響強烈的黑臭河明顯好轉,河道水質顯著改善?h域水環境質量達標率達100%,☆溪出境斷面自2014年的8月份以來已連續37個月保持在Ⅱ類水水平以上;2014-2016年我縣連續三年獲得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優秀等級;2015年我縣已成功創建省“清三河”達標縣;首創的河道“病歷卡”及手繪水情圖從去年底開始連續被省“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成果展、中國水利博物館、省檔案館展出,并上了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
一、構建工作體系,協同推進責任落實
一是建立健全河長隊伍。2014年1月,我縣制定出臺了《☆縣“河長制”實施方案》,全面構建層級清晰、責任明確、推進有力的“河長制”組織領導體系!钗豢h級領導以身作則,主動擔任跨鄉鎮、水情復雜、治理難度大的河道河長,鄉鎮領導和村支部書記擔任轄區內的河道(段)長,全縣☆條(段)總長987公里的河道實現“河長”全覆蓋。為充分發揮河長職責,在河長隊伍建設方面,我縣實行動態管理方式。根據水環境治理要求與任務,適時調整和充實河長組織體系。我縣已先后兩次進行調整,提升了☆、☆等5條河道河長等級,河長改由縣領導擔任,鄉鎮級河長也在領導干部流動到位后,第一時間進行了更新調整。設置雙總河長,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全縣總河長,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本轄區總河長,對本區域內的河長制工作負總責。目前,我縣共設置雙總河長☆名,縣、鄉、村三級河長☆名,其中,縣級河長☆名、鄉鎮(街道)級河長☆名、村級河長☆名。健全縣、鄉、村三級河長體系,并延伸至溝、渠、塘等小微水體,全面落實“一溝一長、一渠一長、一池塘一長”。
二是嚴格落實河長職責。出臺《☆縣縣級河長工作制度》,進一步明確縣級河長的指導、協調、監督、檢查等職能,在河道顯要位置豎立縣、鄉、村級“河長公示牌”☆塊,公開各級河長名單、河長職責、治理目標及監督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確保河長“管、治、!甭氊熉男械轿。制定出臺《☆縣全面深化河長制工作方案(2017-2020年)》,河長職責進一步拓展,除了履行巡河、協調、監督、檢查等職責外,還需承擔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6方面主要任務。全面建立完善組織機構,設置河長制辦公室,與縣治水辦合署辦公,明確河長制成員單位及職責,統籌協調全縣河長制工作。各鄉鎮(街道)均設立鄉級河長制辦公室或落實人員負責河長制工作,全縣形成完整的組織運行體系。以縣級河長為重點,嚴格落實河長包河治水責任。(本文來自于范-文-先-生-網)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和河道年度工作計劃,每條河道做到河長職責、治理目標、工作舉措“三明確”。細化各級河長工作職責,完善河道“病歷卡”和“河道手繪水情圖”,對河道水情時時跟蹤,實行動態化管理。
三是堅持全程徒步巡河。以縣級河長為重點,嚴格落實河長包河治水責任。各縣級河長帶領相關鄉鎮(街道)、牽頭單位人員全程徒步巡河,深入一線排查河道問題,對河道情況、污染現狀及河道兩岸500米范圍內的農業養殖、企業排污等情況進行全面摸排。手繪河道水情圖,把脈河道“病情”。創新建立河道“病歷卡”,開出治水良方,對河道“病情”時時跟蹤,實行動態化管理。對巡河發現的問題,及時落實責任單位限期整改。三年來,各級河長巡河累計行程☆萬余公里,發現河道問題☆余個,并積極落實整改,有力推進了水環境改善。
四是建立健全河道警長。成立“河道警長制”工作領導小組,☆位公安局領導、所隊負責人和轄區民警,對全縣河道進行分級認領,擔任縣、鄉、村級“河道警長”。以“預防穩控”為支撐點,做好項目開工風險評估,及時排除涉水糾紛和阻礙施工隱患,依法從重從快,鐵腕整治偷排漏排工業污水等涉水犯罪行為,為河長開展工作提供堅實執法保障。
二、堅持水岸同治,全力推進岸上污染源治理
一是開展剿滅劣Ⅴ類水攻堅戰。圍繞“6月底前全面剿滅劣Ⅴ類水”目標,深入一線,對小微水體開展拉網式排查。制定《☆縣全境剿滅劣Ⅴ類水行動方案》,全面落實工作目標、具體任務、應對措施和保障來源。召開剿滅劣Ⅴ類水誓師大會,逐一交辦“五張清單”,并向27個單位授旗,確?钙斐稣、戰則必勝。制定剿滅劣Ⅴ類水作戰圖,實行掛圖作戰。緊扣“截、治、清、修”四個環節,開展截污納管、河道清淤、工業整治、農業農村面源治理、排放口整治、生態配水與修復“六大工程”,統籌推進水體綜合治理。截至目前,全縣需整治的☆個小微水體已全部完成整治,并順利通過市級現場驗收。
二是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我縣共有☆個行政村,除去城中村,共有☆個建制村。按照“因地制宜、分類實施”原則,積極探索創新,總結出了一套山區村莊、歷史文化村落生活污水治理的方法模式,有效破解了項目落地難、資金保障壓力大等難題,保證了項目順利推進。2014-2016年,完成☆個建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基本實現全縣所有建制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從縣直機關單位抽調10余名干部組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小組,負責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政策制定、組織協調、項目規劃、考核監督等工作;選派☆名機關干部到項目村擔任農村治水第一書記,全程負責群眾發動、項目實施等工作。制定出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辦法(試行)》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第三方運維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建立縣級政府為責任主體、鄉鎮為管理主體、村級組織為落實主體、農戶為受益主體、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為主體的“五位一體”運維管理體系,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長效穩定運行。目前建成的治污設施已移交第三方運行,總體效果良好。
三是開展工業污水治理。全市首推工業企業清單化管理,根據企業排污總量大小、環境管理級別、環境安全危害程度、環境管理自律行為等對全縣☆家排污重點企業實行分類嚴格監管,按“輕重有別、分類監管”原則,每一家企業的監管等級、巡查頻次、監督人員做到“三到位”,消除監管盲區,確保防范工作主動有力。嚴格執行產業負面清單,(范_文_先_生_網)以治污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推進企業生態循環化改造力度。三年多來,我縣累計關停淘汰企業☆家,整治提升“低小散”企業☆家,先后完成不銹鋼企業酸洗場地整治☆家、重污染高耗能行業企業整治☆家,“兩場一池”規范化改造☆家,10萬噸以上企業水平衡測試☆家,有效提升了工業污染防治水平。
四是鐵腕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按照農牧結合、生態循環要求,引導養殖“上山入園”,安排財政資金☆余萬元,關停拆除河道兩岸500米范圍內對水環境構成威脅的生豬養殖場☆家,完成非禁養區內的☆家規模養殖場整治提升。今年,全力推進散養生豬專項整治工作,截止目前,全縣需整治的☆個散養點已全部完成。推進農藥化肥統防統治工作,推廣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萬畝,實現化肥減量☆噸、農藥減量☆噸。抓住“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試點縣”的有利契機,加快實施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廢棄農藥包裝物有償回收項目。投資☆萬元,建設☆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回收利用畜禽糞便,年回收利用達☆萬噸。
五是加快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以全面提升我縣截污納管水平為目標,我縣加大城市污水收集提升力度,先后啟動松古平原供水污水一體化工程、縣城污水整治提升、南城污水收集系統工程、江濱污水主干管等一批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地下污水管網建設部分,三年多來,我縣累計投資近☆億元,超過了歷年管網建設投資的總和。今年,新增城市污水管網☆公里,建設雨水管網☆公里,清淤排水管網☆公里,有力地推進了縣城的雨污分流和截污納管工作。
三、突出規范管理,提升水環境保護能力
一是堅持全民治水。通過電視、廣播、網絡、戶外廣告的宣傳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宣傳“五水共治”,動員全社會參與治水工作。全縣共成立☆支水環境保護志愿者小分隊,志愿者總人數達到☆余人,參與志愿者活動共計☆余人次。今年,開展“全民清潔日·剿滅劣Ⅴ類”活動,☆余名干部群眾參與,日清河道、溝渠☆公里,垃圾☆余噸。全縣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全民治水良好氛圍。
二是堅持長效治水。1.切斷垃圾入河源頭。以強化村莊環境整治、規范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為突破口,全力切斷垃圾入河源頭。全縣☆個村全部修訂村規民約,將保護水環境、禁止垃圾入河等內容寫入村規民約,規范村民保護水環境行為。積極開展“最美河道”、“潔凈鄉鎮”、“潔凈村莊”、“潔凈戶”評比活動,形成你追我趕、創先爭優的有利局面。由縣志愿者定期對各鄉鎮(街道)衛生保潔情況進行督查排名,結果與年底以獎代補資金、單位年度考核掛鉤。2.嚴格監管保長效。開展水環境大排查工作,對所有可能威脅河道水環境安全的隱患進行了地毯式排查,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臺了《☆縣工業企業清單管理和監管方案》,建立了類別清晰、覆蓋全面、監管嚴密的污染隱患防控網絡。3.嚴厲督查保長效。建立縣級河長直接交辦和“四辦聯動”督查機制,每月對河道保潔、污染源治理等工作開展督查檢查,主動查找治水薄弱環節和敏感區域,并以效能點評會的方式,現場交辦問題,限期落實整改。4.全民監督保長效。在政府網和電視臺等公布舉報監督電話,全程接受公眾監督。充分運用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對“臟、亂、差”河道和偷排漏排工業污水等破壞水環境行為零容忍,堅決予以曝光。發動“兩代表一委員”、環保志愿者積極參與“河長制”監督工作,全程參與垃圾河、黑臭河的治理驗收,定期不定期“回頭看”,形成管理合力。
三是堅持創新治水。1.創新河道保潔方式。(www.annahuzar.com)大膽創新河道保潔模式,在全市率先啟動了河道保潔市場化運作機制,將全縣跨鄉鎮流域長、水情復雜保潔難度大的☆條主要河道推行了市場化保潔,保潔河道總長☆公里,有效實現了河道長效管理。其他河道按屬地管理進一步加強資金和人員落實,以全面提高河道保潔水平。2.建立跨鄉鎮聯席會議制度。大東壩鎮、玉巖鎮、楓坪鄉和安民鄉等小港流域內的四個鄉鎮自發建立河道治理聯席會議制度,制定水環境保護公約,每季度召開會議,協力破解水環境治理難題。3.實行工作量化考核。實行治水日常工作月考核制度,將“河長制”、治水項目、督查整改等工作納入各鄉鎮(街道)、有關部門日?己。加大河長制工作考核力度,細化河道防污保潔、河長信息公開、河道“病歷卡”等考核內容,量化治理成效,倒逼各單位切實抓好“河長制”工作。4.積極打造生態河道。堅持“可游可賞,生態休閑”的河道治理理念,依托我縣良好的自然生態基礎,加快推進“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生態河道建設工作,積極打造了一批親水嬉水平臺。先后成功創建了☆溪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建設了環☆溪60公里長的生態休閑綠道和☆溪生態灘、“在河舟”兩個濕地公園,真正讓治水成為改善縣域民眾人居環境,提高生活品味的有力載體。
【河長制工作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河長制述職報告01-12
河長制工作述職報告03-26
河長制管理實施方案08-24
全面推行河長制宣傳標語06-08
河長制工作年終總結02-21
重點流域環境保護河長制工作現場會典型發言08-24
河長述職報告10-17
工作匯報材料08-24
師夷長技以制夷作文12-13
環保工作匯報材料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