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東廳街道鄉村生態旅游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關于東廳街道鄉村生態旅游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張明珠
福山區緊緊圍繞"生態文化旅游"主題,進一步明確以旅促農、以旅富農的目標和思路,著力發揮鄉村生態旅游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所起的作用,東廳街道作為城郊結合地區,響應全區號召,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始終把發展鄉村生態旅游與堅持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戰略相結合,與旅游經濟發展的規律相結合,強力推動鄉村生態旅游又好又快地發展,初步探索出了一條開發鄉村生態旅游與生態小康新農村建設良性互動的路子,積累了推進承接旅游產業轉移的新經驗。
一、東廳街道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現狀
東廳街道辦事處堅持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以突出農民增收和生態和諧發展為核心,狠抓鄉村生態旅游開發,取得了不少成果,吳陽泉、丁家夼等2個居委會獲得"省級旅游特色村"稱號,雙龍潭櫻桃谷、裕盛桑葚采摘園等4個采摘園獲得"山東省精品采摘園"稱號,2016年解字崖村地思泥旅游綜合開發項目落地。通過對本地鄉村旅游模式的調研發現:
。ㄒ唬〇|廳街道鄉村生態旅游發展模式
1、農家樂。"農家樂"是指以農民家庭為接待單位,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等資源,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主要特色,以觀光農業、體驗農業、親近大自然等為主要內容的鄉村生態旅游活動,感受農家生活,這是普及面比較廣的一種鄉村旅游模式,主要滿足附近城市居民周末近郊出行游玩的需要。目前,沿水庫周圍的欒家村、解字崖村等地開發了水庫風光農家樂,丁家夼村、吳陽泉村等大櫻桃生產基地開發了以大櫻桃采摘配套為主的農家樂。
2、觀光采摘園。在主要干道、知名景點、大櫻桃等水果種植地區附近開辟特色果園、菜園、花圃等,讓游客入內摘果、拔菜、賞花,享受田園樂趣,兼顧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功能開發。如吳陽泉村的扳倒井-百花廣場步行觀光圈、解字崖村近水庫雙龍潭大櫻桃生態谷等。
3、休閑農場。以體驗農村農業情趣為主,活動內容一般包括田園景色觀賞、農業體驗、自然生態領略、垂釣、野味品嘗,住宿、度假、游樂等健康旅游。如解字崖村在建的綜合鄉村生態旅游項目、東廳村裕盛桑葚采摘園等。
4、農業公園。以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綜合性經營為特色,按照公園的經營思路,把農業園區建設成為集現代農產品生產、購物、消費場,觀光休閑、會務等有機結合為一體。目前東廳街道重點開發的解字崖地思泥旅游項目,這是以農業公園為目標,積極進行開發建設中。
。ǘ〇|廳街道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特點
1、政府主導作用突出。各鄉村生態旅游點在逐步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政府的積極引導、規劃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解字崖村地思泥項目的發展為例,按照"自主經營、政府服務"的模式,由街道辦事處牽頭幫助跑手續,建立全村一百五十余名村民參與的大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幫助合作社規劃設計發展藍圖、發掘旅游資源。同時辦事處對該村實施了大規模的環境綜合整治,聯系旅游、衛生、環保、質檢等多家單位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引導農戶開辦高品質農家樂。解字崖村的生態旅游項目一旦建成,將會創造大量工作崗位,給村民帶來更多的收入。
2、富民增收效果明顯。通過區政府、街道辦事處的連年宣傳,大櫻桃、蘋果、桃等水果已經成為了福山的名片,大櫻桃銷量年年攀升。同時,隨大櫻桃、蘋果、桑葚等水果市場一同走向繁榮的生態采摘、鄉村生態旅游等經濟形態,為東廳的農民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3、 鄉村旅游特色產品優勢明顯。第一,東廳街道地處城鄉結合地帶,交通便利,具有明顯的區域競爭優勢。第二,802省道貫穿東廳街道境內,來往客流量大,承載能力較強,最終形成了沿水庫、沿省道分布的鄉村生態旅游帶。東廳街道大力推廣鄉村旅游特色產品,以櫻桃、桑葚等水果種植為核心形成了集采摘、購物、觀光、餐飲等多種形式的配套產業。
4、鄉村生態旅游客流量分布季節性較為明顯。東廳鄉村生態旅游旺季與本地的大櫻桃、草莓、蘋果等水果收獲季節相吻合,旅游客流量波動較大,旅游客流高峰出現在在1月份的草莓收獲季、5月份的大櫻桃收獲季,11月份的銀杏林成熟季,在其他月份形成了空白期,影響了農民收入的可持續增長,還有待繼續發掘新的增長點。
二、東廳街道辦事處在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方面所做的工作
為了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東廳街道采取多項措施,全力保障鄉村生態旅游快速、健康發展。
一是成立了鄉村生態旅游發展調度小組。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為成員,加強在旅游旺季對旅游資源進行調度和宣傳等工作。
二是制定了發展規劃。平時注意積累第一手資料,加強調查研究,就本地的鄉村生態旅游發展思路、目標、規模等內容進行較為詳細的規定,為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工作提供了一個科學性、可行性的依據。
三是加強從業人員教育培訓。旅游行業就是服務行業,必須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東廳街道聯系相關的部門,邀請專業人員定期對從事農家樂、生態采摘等旅游項目的從業人員,進行職業培訓,才能打造東廳鄉村旅游的金字招牌。
三、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的成效和積極意義
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經濟,對本地的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完善、提升收入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
一是解決當地農民就業并加快了經濟發展。以觀光農業、體驗農業、親近大自然等重要內容的鄉村生態旅游活動消費群體日趨增多,一并帶動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行業日趨興盛,為維護社會穩定,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是促進本地基礎設施建設。近幾年,為了配合鄉村生態旅游發展,不斷發掘"最美鄉村",東廳街道積極引導農戶建果園、修微水池、硬化道路、改廚改廁等,極大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條件,基本達到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也為鄉村生態旅游發展創造了條件。
三是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推動農業作為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融合,改變了過去小農經濟意識、糧食就是"命根子"的意識,將農田改種成了大櫻桃、火龍果、獼猴桃等果園,建成了丁家夼、雙龍灘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實實在在地提升農民收入。
四、鄉村生態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制約著鄉村生態旅游的快速發展的因素還有不少,經調研如下:
一是對鄉村生態旅游認識不足。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對開發鄉村生態旅游所需的條件缺乏充分認識,對鄉村生態旅游資源評價過高,導致對鄉村生態旅游開發過于樂觀、期望過高。二是出現建筑的城市化、活動的商業化等趨向,忽視在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中繼續有效地保持"鄉村性"和"鄉村意象".三是未能認識鄉村生態旅游與農業生產的互補性和功能優勢,從而忽視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
二是缺乏統一規劃。目前的鄉村生態旅游還是缺乏全面規劃,更多還是依靠農戶自己經營,布局比較零散,缺乏在宏觀層面上的統籌安排,全面規劃,導致資源開發的形式單一、水平不高、檔次低下、特色不強,缺乏對客源市場的吸引力。
三是基礎設施落后。目前的許多基礎設施仍然適應不了游客的需要,道路、停車場、衛生間、電話亭等公共設施簡陋、設備不足;客房、餐廳茶樓等主要食宿設施條件差,衛生狀況和設施設備條件難以讓人接受,難以留住游客。
四是鄉村生態旅游景點管理滯后,服務質量不高。具體表現為:一是少數景點游覽線路組織不好,標志不明顯;二是管理與經營體制不健全,從行業管理上看,管理力度不夠,并缺乏相應的政策法規,許多開發和經營行為得不到應有的規范;三是整體形象有待提升,部分景點衛生狀況不佳,還有的景點附近有亂搭亂建現象,影響整體效果。
五是鄉村生態旅游產品單一,品位不高,建設規模小、檔次低,未形成系列,造成產品雷同,難于滿足日趨多層次、多樣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由于缺乏資金投入,許多鄉村生態旅游產品只是表層開發,缺乏創新設計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顯;鄉村生態旅游產品參與性不足,難于提高旅游者旅游感受。
六是市場研究不足,宣傳促銷力度不大。市場宣傳促銷不力已嚴重制約了鄉村生態旅游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存在地域分散、經營規模小的特征,而且資金不足,專業人才匱乏,致使鄉村生態旅游經營者無力從事全面的市場調查研究。鄉村生態旅游市場宣傳定位比較模糊,很少走出去宣傳促銷,只寄希望于導游、其他從業人員將人帶去和回頭客。主動宣傳和參加集體促銷的意識和要求不強,這很難適應旅游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
五、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對策及建議
一是把鄉村生態旅游與新農村建設擰成一股繩。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決策,要把發展鄉村生態旅游這項工作擺到新農村建設的議事日程,加強領導,提供服務,常抓不懈。同時加大扶持力度。通過一系列的舉措,積極為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創造條件、留有余地,從而達到有利于農村資源的利用和環境保護,有利于農村的綜合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效果。
二是發揮好政府主導作用,形成推動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的合力。實踐證明,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業,單靠市場自然發育,靠農民自發行動,在現階段是行不通的。作為政府部門要統籌規劃,統一領導,完善機制,依法管理。發展鄉村生態旅游要重視農民自治組織的基礎作用,也要加強政府部門引導,使這些經濟主體真正起到開拓市場、行業自律、維護權益的作用,成為聯系農民、指導工作的助手和紐帶。
三是重點解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單靠基層組織和農民自身的力量很難解決基礎設施的問題。作為政府部門應幫助那些有旅游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的鄉村,加快解決交通、通信、供電、飲水等方面的問題,提升旅客承載能力。
四是充分尊重農民意愿,走特色小城鎮路線。要因地而宜地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在發展鄉村旅游同時,應該尊重當地農民的意愿,不能簡單將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照搬照抄到本地。再就是要因時制宜,雖然很多鄉村具有良好的旅游資源,但由于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難以到位,開展鄉村生態旅游的時機還不成熟。如果低水平地開發,低效益地運行,就會造成資源的破壞,給農民投資帶來風險。因此,一定要防止盲目決策、盲目開發。
作者:張明珠
【東廳街道鄉村生態旅游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教育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8-12
旅游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8-15
家庭農場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8-15
古云村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8-25
我縣教育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8-12
農村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8-12
我縣發展鄉村酒店的調研報告08-12
對我市循環農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8-09
馬鈴薯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范本08-15
市設施農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