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調研報告>農旅一體化典型村調研報告

    農旅一體化典型村調研報告

    時間:2022-08-18 16:52:24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農旅一體化典型村調研報告

      農旅一體化典型村調研報告

    農旅一體化典型村調研報告

      凝神聚力抓提升  聚精會神抓發展

      泊頭市—灌河村

      四營鄉灌河村人口560人,130戶,耕地1400畝,原本經濟基礎薄弱、農業設施落后、道路破舊不堪,嚴重影響了人們生產生活。2014年,在外經商辦企業的趙靜當選村支部書記后,決心回鄉創業造福鄉里,改變村里臟、亂、窮的現狀,經過積極爭取,灌河村成為我市2015年美麗鄉村建設精品村。從此,該村在支部書記趙靜的號召帶領下,從清理垃圾柴草改善村容村貌著手,到籌資修路建廣場造景點建設美麗鄉村,到村民流轉土地入股發展現代農業,再到統籌規劃打造農旅一體化發展新模式,開啟了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該村各項規劃建設都已初見成效,巨變中的該村正以一種嶄新的風貌和充滿激情活力的發展勢頭給世人們展示。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集民意匯民智,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引爆美麗鄉村建設的"熱氣球"

     。ㄒ唬┰旄`l里,建設美麗鄉村

      2014年秋天,在外經商辦企業的趙靜被推選為村支部書記,他面對全村老百姓期盼的目光,面對全村的臟、亂、差的現狀,深知責任與任務的重大,他上任第一天就下定決心先從改善村容村貌做起,通過積極爭取該村被定為全市2015年的美麗鄉村精品村,沒有啟動資金,他就帶頭先捐資40萬元,從清理村內街道兩旁柴草垃圾入手,并帶頭親自參與清理街道,打掃衛生,在他的帶動與感召下,村民們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大家有的出錢出力,有的出機械設備,在外創業的老板們也都被他為家鄉辦事的真誠熱心所感動,紛紛回村配合工作做貢獻,僅美麗鄉村建設這一項,該村累計總投入資金就達260余萬元,其中全村自籌資金120余萬元,義務出工2500多人次,義務出動機械設備300多車次,完成清理垃圾雜物4000立方,硬化道路1800米,改造村內空閑小廣場或綠地游園4個,安裝體育健身器材20余套,村內街道兩旁和空閑地綠化植被1200株,砌花池12個,繪制文化墻80面,粉刷墻面17000平米,安裝路燈69盞,改廁40個,村內主要街道懸掛彩旗30面,修建漢白玉村莊標識牌坊一座,安裝大型宣傳教育電子屏一塊,大街小巷全部實現了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村內環境變美了,人們精神也美了,全村環境實現了舊貌換新顏。

     。ǘ┠酆狭,建章立制定規矩

      隨著村民居住生活環境的改變,也帶來了村內村風民風的好轉,村民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兩委班子成員相互之間更加團結,全村向好向善的正能量正在逐步發揮作用。為進一步保持這良好的發展勢頭,村支書趙靜把經營企業的管理方法及理念也用于村的經營管理中。"無規矩不成方圓,團結才能出戰斗力,團結才能出成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事情他都會征求每位成員和村民代表的意見和看法,不搞一言堂,對于村內重大事項的決策和村民關心的重大事情,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在他的倡導下,村里實行了村務、財務、黨務三公開制度,并規范了"三議一行一監督"工作機制,在建設美麗鄉村中的各項資金收支,都由村民監督委員會簽字審核后再由村會計入賬,并定期上榜公布,讓村民們都心知肚明,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大家的隔閡和疑慮。為保持村內環境衛生長久不變,針對本村實際制定了村規民約,把全村街道劃分了6個衛生區,明確專人具體負責,在每個胡同內都推選出一名責任心強、有威望的戶進行日常自我監督,確保了全村環境衛生整潔干凈。通過建章立制,規范運作,使村"兩委"班子在村民中進一步贏得了信任與支持,更激發了全體村民配合工作的積極性。

     。ㄈ┐蛟炀包c,提升村莊品味

      為進一步突出村莊建設特色,找準環境改造的亮點和著眼點,通過參觀學習,征求村民意見,決定對村南雜樹叢生、垃圾遍地的廢棄坑塘進行施工改造?犹林杏袟顦、柳樹等400多棵,涉及10幾戶村民的利益,個別村民思想一時想不通不同意刨樹,在推進工作中,村干部還與個別村民發生了摩擦,造成了村干部輕微傷,工作一時陷入僵局,困難面前村支書趙靜沒有退縮,帶頭深入到各村民家中,先從外圍突破,夜以繼日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他們的行動和耐心終于感動了那位村民,使他不但承認了錯誤,還主動捐款500元,使坑塘改造工程順利施工。他們對占地10余畝的坑塘改造進行了高標準的規劃設計,坑底鋪防滲膜7000平米,周圍安裝了350米石圍欄,配置安裝了萬盞彩燈,周圍鋪設綠地草坪1500平米,栽種觀賞花卉樹木900余株,還建設安裝了石拱橋、石板路、湖心亭、水車、假山、地燈、音箱等,僅坑塘改造資金就花費60余萬元。街寬了,路平了,樹綠了,燈亮了,環境更美了,每當下午夜幕來臨之際,人們便來到民心湖賞景游玩,伴隨著清脆優美的音樂,孩子們在湖邊追逐嬉戲,老人們在涼亭休憩暢談,健身大媽們也跳起了廣場舞,形成了一幅幅農村田園風光的美景。附近及周邊村的村民知道后也經常來此游玩欣賞,截止目前,該村已接待游客15000人次。

      二、土地規模經營,實現統一管理服務,筑牢經濟發展的"支撐點"

     。ㄒ唬┙y一思想,發展現代農業共同致富

      村內的居住環境變美了,變好了,人們生活的幸福指數也提升了,村民們看到了村里的變化,更看到了未來發展的希望。同時,人們對村兩委班子的信任和期盼也就更高了,在這種情況下,村支書趙靜的內心壓力也更大了。如何把大家的思想都統一起來,帶領村民們一起共同致富,尋求一種適宜本村的經濟發展新路子又擺在了他面前。"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腦子決定思想,思路決定出路".他便召集村兩委班子和村民代表開始謀畫灌河村今后發展藍圖,怎樣發展?發展什么?沒有經驗,就走出去學,沒有路子,就走出去探索,在朋友的幫助聯系下,他們組織了全村40 余人的參觀學習隊伍,先后到山東博興縣幸福鎮、青島的中國第一香豬養殖集團、江蘇泗陽國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四天的學習參觀,大家邊走邊看,悉心請教學習,通過學習參觀大家開拓了視野,看到了現實,看到了差距,同時更增長了知識,增加了信心,進一步明確了村前進發展的思路與信心,走土地集約化經營,發展現代化農業是該村突破發展瓶頸的必由之路,改變過去單打獨斗現象,走抱團發展,走共同致富道路。為進一步統一思想,集思廣益,該村還成立了現代農業發展微信群,幾天的時間就有百人入群,大家在一起暢所欲言,全村共同發展致富的心聲越來越高。

     。ǘ├麧櫣蚕,聯合經營分策實施

      發展現代化農業離不開土地的規;s化經營,必須改變原先一家一戶獨自承包經營管理的現狀。為實現土地規模經營,進行統一管理,結合現在農村正在推行的土地確權政策,村支書趙靜同其他村干部一起走訪全村各戶了解情況,宣講新政策、新形勢,并多次召開村兩委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研究協商,在充分醞釀形成共識的基礎上,召開了全村第一次全體村民代表大會,決定成立泊頭市灌河村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旨在發展本村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帶領大家共同致富。全體村民自愿成為社員,全村1400畝土地入股到合作社。每年合作社對村民保底承諾每畝700元,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為實現共同致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合作社對土地實行三種經營管理模式:一是立足長遠,紅利共享型。根據全村規劃需求,由合作社投資統一種植一些見效慢的遠景農作物等,用于合作社長期發展戰略,例如果園、花卉園、生態園、畜牧園等,并實行村民自愿參與,誰入股誰受益的原則,將來按地畝入股比例和投資比例分紅享利。二是短期經營,保本盈利型。合作社針對比較偏遠的流轉土地實行分期規劃策略,先經營種植一些當年就收益的普通農作物,以此來補充合作社的運營成本,用于補貼給村民保底租金。通過招商聯系,(www.annahuzar.com)今年合作社與山東魯花集團簽訂了合作協議,發展訂單農業,已種植花生300余畝,大豆200余畝。三是集約發展,轉租經營型。為積極培育農業種養大戶,吸納社會資本,根據全村整體規劃,合作社把部分流轉土地再轉包給有能力的農業大戶或公司自主經營管理,實現了公司+基地(合作社)+種養大戶+農民發展的有機結合,對轉租承包的土地,實行一包到底風險自負的原則,均價每畝900 元,差額用于合作社日常經營費用和基礎建設資金,F該村1400 畝土地全部整合流轉,土地入股入社率達100%.為村民們提供了多種謀生就業機會,可在家養老保底收入掙錢,可外出經商打工掙錢,可在家參與合作社雇工掙錢,可自行投資發展現代農業掙錢,多種渠道讓村民致富奔小康。

     。ㄈ┱猩桃Y,借雞下蛋協同發展

      發展現代農業需找準選對路子,更離不開資金的投入扶持。合作社流轉了全村1400畝土地,如何把它經營管理好?如何讓它效益最大化?如何籌集充足的資金運作?這些都擺在了村支書趙靜的面前,對原先只經營工業的他,對發展現代農業還真有點陌生,一度使支書趙靜一連幾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在鄉黨委書記秦興義的指導下,動員趙靜和大家一起再次走出去取經,組織村兩委班子、村內種養大戶、村民代表組團外出取經,先后參觀了山東壽光大棚蔬菜種植、堯陽縣大棚菜種植、深縣大凌消溫室黃瓜大棚蔬菜種植和全國田園風光農業示范村黃驊市小堤柳村,尤其參觀聆聽了壽光菜農張春良等種植大棚黃瓜和西紅柿的種植技術和市場分析,面對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大形勢,做京津菜籃子,搞溫室大棚蔬菜種植是條捷徑出路。發展路子定準了,建設資金還沒著落,怎么辦?趙靜就利用在外經商的人脈資源尋求合作投資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當前工業經濟放緩的現實下,原與其企業合作多年的石家莊騰飛環保有限公司經理常紅亮準備轉行投資現代農業發展,經過洽談協商,由常紅亮計劃出資3000萬元,分期規劃建設蔬菜大棚,并聘請壽光蔬菜專家作技術顧問。同時,為調動村民們參與積極性,改變村民自己投資建設資金不足和建設無規模的現實,村民可根據自己的實力,反租其蔬菜大棚投資搞棚菜種植經營或按統一規劃自行投資建設蔬菜大棚種植經營,采取靈活多樣的發展經營模式,現全村已有60余戶村民參與棚菜種植,合作社用土地控股的形式參與統一協調管理,并按比例提取適當的管理費,F該村一期今年規劃投資1200萬元400畝的蔬菜大棚已動工建設。

      三、高起點謀劃未來,大手筆推進建設,搭建農旅一體化"大舞臺"

     。ㄒ唬┝⒆阗Y源優勢,挖掘休閑觀光農業潛力

      村莊環境變美變漂亮了,棚菜種植發展起來了,受黃驊東堤柳村發展鄉村旅游的感染,一個大的規劃設想又在趙靜心里醞釀產生了。借助現有的美麗鄉村和現代農業資源優勢,把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搞活資源,多引進社會資本投入,最終實現發展鄉村旅游,帶動產業發展,實現農旅一體化,這樣既能確保資源的長期利用發展,避免浪費,又能增加村民收入,開辟村民致富發展的新渠道。發展鄉村旅游,是為滿足當今人們對鄉村旅游的熱衷和需求,也是近幾年迅速發展非;鸨某柈a業。為籌劃做好這項工作,在同大家形成共識后,他們專門從滄州請來專家進行考察規劃設計,在充分論證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全村農旅一體化發展的整體規劃設計方案,規劃建設圍繞種植、養殖、旅游、觀光、娛樂、休閑等一體,設有農業推廣區、精品生產示范區、觀光體驗區、娛樂休閑區和綜合服務區,計劃用5年的時間建設完成,屆時該村將成為全市農旅一體化全新發展的典型村。

     。ǘ┳鰞炋厣a業,增強休閑觀光農業實力

      充分利用全村集體統一流轉的土地資源,圍繞生態綠色農業,在建設打造上要進一步突出特色,增強休閑觀光農業的內在實力。今年,他們本著先易后難,邊建設邊受益的原則逐步推進,又多方籌措資金500余萬元,翻修新建了村南通往現代農業園區的主干公路,連通了園區到村內民心湖景區的道路,兩側安裝了仿古式路燈18盞,修建路邊花池20個,栽種花草6000余株,公路兩側栽種了紫薇風景樹3000棵,在園區空閑地內補種楊柳綠化樹木1600余棵,形成了風景帶和觀光帶,并在園區路口修建了大型景觀仿木生態園牌坊,使之與村北主街道漢白玉村莊標識牌坊遙相呼應,增添了鄉村旅游的景觀氛圍。在現代農業園區中已種植完成了100余畝的果園建設,種植大櫻桃30畝2500多棵,春雪桃20畝1500棵,各種葡萄苗3000株,各20畝的蘋果園和梨園等,并鋪設了果園游覽觀光甬路,現400余畝的蔬菜大棚正在建設中,計劃8月份竣工。通過對外招租,由村民趙賓等投資50萬元建設的占地10畝的農家樂園已正式對外營業,設有飲食特色燒烤、茶館、咖啡屋、垂釣臺等,集餐飲、休閑、娛樂、于一體。由村民趙志遠等計劃投資300萬元的智能型溫室生態園建設也已動工,屆時可為游客提供更加高檔的吃、住、玩、賞、購的一條龍服務。另外,籌建的幼兒園、村民俗展館、花卉園,養殖園、具有鄉村文化的購物街等都在籌備中。同時,為改善現代園區的基礎設施,計劃平整田間路4公里,架線1000米,安裝變壓器2臺,鋪設節水管道3000米,引進噴滴灌設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個現代化的農業觀光園即將展現在我們面前。

     。ㄈ┴S富文化內涵,彰顯休閑觀光農業魅力

      休閑農業形式是鄉村文化的一種載體,文化內涵是靈魂,兩者一脈相承,不可分割。因此休閑觀光農業要有生命力,除了擁有生態特色優勢明顯,功能多樣化外,還必須豐富其文化內涵。為此,該村組織專人進行了傳統文化的挖掘和搜集工作,走訪村內老人和知情人等,挖掘和繼承灌河村古老文化,對古有的村西灌河殿和村南灌河寺的傳說故事進行系統整理,對現存的有關資料物件進行收藏保護,計劃先把故事和傳說配圖,制做成畫冊進行宣傳教育,增加灌河村傳統文化內涵,給美麗鄉村增魅力添光彩,并計劃重修灌河殿等。同時,他們為進一步鎖鄉愁,還搜集了全村以前使用廢棄的舊式農耕器具、農用物品、生活器具、娛樂用品和村老式物件等,準備籌建村民俗文化展館。另外,為豐富村民們的業余精神文化生活,他們還組建了秧歌隊、廣場舞隊、鑼鼓隊等,并統一購置了器材服裝等,定期組織開展村民廣場健身舞、秧歌等文藝演出比賽,活躍村民的文化生活,為進一步提升該村知名度他們還邀請了滄州民間藝術團來村演出。用村支書趙靜的話來說,經過他們不懈努力,再過兩三年,灌河村將成為泊頭市第一個集觀光旅游、采摘娛樂、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性新型農村,屆時會吸引更多的人們來此游玩,享受生態美、環境美的田園樂趣。

      幾點啟示

      一是選準一個能干的帶頭人是關鍵。一個村建設的好與壞,發展的快與慢,離不開村兩委班子的作用發揮,更離不開村支書這個當家人表率帶隊,他在其中起有關鍵性的作用。灌河村原先發展建設都比較慢,屬于四營鄉的后進村,自拓寬視野選用了在外經商辦企業的能人趙靜后,在他的帶動引領下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責任心強,年輕能干、敢干、會干,對家鄉有深厚的感情,擁有一腔回鄉創業的激情;他風格高尚,自己致富后沒忘家鄉父老鄉親,想千方設百計,不計較個人得失,為家鄉親人做貢獻,用實際行動來回報家鄉;他辦事公正,對處理事務上堅持原則,有魄力敢擔當,遇難事阻力,敢于較真碰硬。正是有他的敢作敢為的工作作風才推動了灌河村的進步發展。

      二是找準一條適宜的發展路子是前提。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光有激情、熱情和能力還不夠,這畢竟不同于一人經商辦企業,它面對的人員情況千差萬別,涉及千家萬戶利益,必須找準能帶動大家共同致富的道路才行。趙靜擔當村支書后,當時對帶領大家一起發家致富也很迷茫,他就用發展企業的眼光和策略問計于民,外出參觀取經求變,開拓思想尋求出路。先后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村民代表、黨員代表和村知名人士外出參觀學習,先后到江蘇、山東及河北阜城、饒陽、黃驊等地考察學習,親身感受外地發展的濃厚氛圍,學習外地發展的先進經驗,領會外地發展的超前理念,經過大家的考察論證和統一思想,決定走農旅一體化新模式,發展現代農業和鄉村旅游使灌河村駛入了發展進步的快車道。

      三是完善一套規范的運行管理機制是保障。"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需要制度規矩的約束監督,只有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按制度辦事才能促使工作進展順利,高效運轉。趙靜在經商辦企業的感受深知其道理,他上任后不搞"一言堂",充分發揚民主,大事難事都集體協商。在他的積極倡導下,村里實行了"三公開"制度,并規范了"三議一行一監督"工作機制,定期上榜公布,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同時,他們還定期召開黨員大會、村兩委班子會、村民代表會,對全村的重大決策和事項都開會研究表決,對建設美麗鄉村、土地集體流轉、發展現代農業、搞鄉村旅游等充分征求全體村民意見,并對研究通過的決議,嚴格按程序去做,絕不允許任何人私自變通改變,做到說了算、定了干,保證每項工作決議的順利實施。

      撰寫人:馬金領、劉慶崗、楊國恒

    【農旅一體化典型村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駐村調研報告08-20

    關于空心村的調研報告08-24

    下鄉駐村調研報告06-03

    駐村工作調研報告08-21

    駐村工作組村情調研報告08-24

    駐村蹲點調研情況報告08-24

    古云村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8-25

    關于旅游村建設的調研報告08-23

    關于生態文明村的調研報告08-23

    村創新社會管理調研報告08-24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