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寄宿制學校單親家庭學生消極情緒研究三月活動總結
農村寄宿制學校單親家庭學生消極情緒研究三月活動總結當前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的傳統婚姻也發生了改變,夫妻離異現象日趨增多,農村寄宿制學校中單親子女也隨之逐年增多。農村單親家庭由于解決生活問題或者其他因素,使子女先收不到充分的家庭溫暖,使他們常常感到孤獨,自卑、恐懼、懷疑等。甚至很多學生因此離開學校,步入社會。近年來農村學校的學生急劇減少,輟學的學生越來越多,在校無心學習,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也越來越多,經過調查發現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單親家庭,可見單親家庭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很大。我校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寄宿制學校,單親家庭的孩子有很多。為了改變現狀,加強對農村寄宿制學校單親孩子消極情緒的研究工作重大的意義。
一、通過對我校七、八、九三個年級118名學生的調查,發現我校單親孩子的消極情緒主要表現在厭學渺茫、多疑嫉妒、緊張焦慮、放任叛逆、抑郁孤獨、情緒壓抑等問題。
二、農村寄宿制學校單親孩子消極情緒產生原因:
1、家庭:家庭是愛的港灣。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可替代的。"嚴父"與" 慈母"對子女良好性感人的形成,其作用是潛移默化、交相輝映。剛柔相濟、軟硬兼施。方能百煉成鋼。單親家庭教育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父母雙方相互推卸責任,采取不管不問,任其自然的態度。
。2)、一方想承擔家長的責任,但力不存心。被迫放棄。
。3)、離異家長中特別是男性性情粗暴,對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結果孩子不服管教,形成叛逆心理。
。4)、為了彌補孩子,在經濟上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結果孩子養成好逸惡勞、揮金如土的習氣。
。5)、由于婚姻的失敗而心里不平衡,不愿讓對方與孩子接觸,把自己對對方的不滿、憎恨灌輸給孩子,培養孩子仇恨對方的不良心理,或把孩子當"籌碼"折磨對方、刺激對方。
2、學校: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從周一到周五都呆在學校,接觸最多的就是學生和老師。在學校里,往往都是一個老師面對眾多學生,無法實現針對每個孩子
不同情況的個性化教育,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單親孩子。單親孩子由于應有的家庭溫暖被剝奪,大多數會產生消極情緒。在學校里,他們會感到缺乏朋友和關愛,產生自卑情緒和自戀。往往感到"生活無意思",缺乏學習熱情,厭學、逃學、濫交朋友,尋求精神慰藉和庇護等。教師缺乏耐心,不聞不問。長期以來,由于學校對單親孩子心態認識不足,關注不夠,措施不力,疏導不及時,導致其自卑情緒蔓延,最終形成不良心理。早戀、輟學、暴力、犯罪等現象也日趨嚴重。
【農村寄宿制學校單親家庭學生消極情緒研究三月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農村寄宿制小學的現狀和策略研究08-05
淺談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課外藝術教育活動的組織和管理08-24
寄宿制學校建設總結08-13
農村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研究08-19
對當前農村學校課題研究工作的幾點思考08-17
寄宿制學生管理初探08-13
寄宿制學校自查報告04-15
寄宿制學校工作計劃04-03
農村自然教學的研究與實驗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