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質監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市質監局上半年工作總結上半年,市質監系統認真落實省局部署,全力助推地方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主要體現在:
一是創先爭優明確新目標。在順利完成“一學二爭三滿意”活動基礎上,啟動“三提升三創建三滿意”(簡稱“三三三”)工程,提出未來3年蘇州質監工作總體目標,即提升創新服務能力,創建全國一流質量強市,努力做到政府滿意;提升行政監管能力,創建全國一流監管體系,努力做到社會滿意;提升技術保障能力,創建全國一流檢驗檢測體系,努力做到企業滿意。結合實際,細化85項具體目標、任務,并建立考核體系。
二是助推轉型取得新進展。開展爭創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工作,市政府成立爭創工作領導小組,今年以來2次聽取質量工作匯報,并召開全市動員會議,表彰了3家第二屆蘇州市市長質量獎獲獎企業。1家企業獲首屆**省質量獎,2家企業獲**省質量管理優秀獎,數量居全省第一。加強品牌建設,完成*年度各級名牌產品評定工作,評出452個**名牌、205個*名牌、10個省重點名牌、1個省區域名牌。啟動**年*和*名牌產品組織申報工作。推進標準化戰略,完成《企業聯盟標準管理通則》省級地方標準,6項聯盟標準化試點列入省級試點項目,9個項目列入省級新興產業技術標準專項,3個項目列入省級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完成采標162項,新增2家標準化技術機構。完成國家級城市綜合服務標準化試點調研報告和標準體系框架設計,申報20項省級服務業地方標準、11項省級服務標準化試點。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組織鍋爐能效測試98臺、鍋爐水處理檢驗991臺,開展節能培訓考核600人次,新增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51張和2家循環經濟節能減排標準化試點企業。
三是保障安全加大新力度。在食品監管領域,制定我市《食品生產許可審查工作考核管理辦法》和《食品生產企業監管信息“紅黑榜”管理辦法》,向社會公布“紅黑榜”企業各10家。對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人員免費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考核,已有254家企業、490人參加。針對11類食品重點領域開展了專項整治。在特種設備監管領域,開展電梯96333應急救援平臺建設可行性研究,組織開展起重機、氣瓶專項整治。開展為期1個月的“涉氨企業”特種設備安全檢查和為期3個月的特種設備安全檢查,已檢查企業123家,出動檢查人員1972人次,發現特種設備隱患1094個并督促整改。在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監管領域,繼續推進質量信用誠信體系建設,編制《**年**市產品質量分析報告》,針對重點產品認真開展質量監督抽查,上半年全市未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故。
四是利企惠民推出新舉措。開展計量惠民活動,啟動**年市政府實施項目--健康計量惠民工程,上半年為居民免費檢校血壓計9445臺,修理水銀式血壓計4700多臺。開展農貿市場計量器具“四統一”專項檢查,參與姑蘇區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開展執法打假行動,辦好12365熱線,受理舉報434起、申訴62起,立案**起,案審180件。開展“雙掛鉤”活動,全市質監系統40名領導干部共掛鉤鎮*個、企業125家,通過走訪,主動了解社情民意,為企業排憂解難。開展規范涉企收費檢查,對系統內所有財務獨立核算單位進行了收費行為專項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到位。
五是履職能力獲得新推進。加強項目建設,新批籌國家質檢中心項目1個,省電梯及零部件質檢中心通過驗收,申報各級公共服務平臺項目9個,其中2個被省商務廳批準立項。開展“產學檢研”合作,*質檢系統與蘇州科技學院探索全面合作模式,蘇州計量所設立蘇州大學研究生工作站,常熟質檢所成為江蘇大學研究生實踐基地,省模具質檢中心設立*大學研究生工作站。推進干部隊伍建設,12名同志通過競爭性選拔走上科級領導崗位。加強廉政建設,出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18項規定》和《預防職務犯罪風險防控暫行辦法》,開展廉政建設標準化試點,組織“蘇州質監人核心價值觀”大討論和道德講堂,
下半年,我市質監系統的總體工作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局工作部署要求,圍繞推動地方經濟轉型發展,以質量強市為龍頭,全面實施“三三三”工程,進一步推進質監隊伍建設,為蘇州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作出新貢獻。重點工作有:
一、實施“三三三”工程,在推進質監事業全面持續發展上追求更大作為!叭惫こ痰膶嵤,是市質監系統在新形勢下推動能力提升、強化內涵發展的重要舉措。自今年至2015年的3年時間內,分年度加以推進。下半年要進一步細化目標、任務,加強督查與考核,著重抓好年初確定的10項重點、5項亮點和5項創新工作,市局每月聽取工作進度匯報。通過“三三三”工程的實施,激發全體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進一步營造謀事、干事、成事的濃厚氛圍。
二、落實“五位一體”要求,在爭創“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上取得更好進展。蘇州的質量強市工作,擴大了任務目標,拓展了爭創范圍,將產品、工程、服務、環境、經濟運行五大質量列入爭創內容,形成了“五位一體”的爭創格局,并將全市4縣(市)6區全部納入爭創范圍,實現質量強市工作的全面覆蓋。我局將充分發揮爭創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牽頭作用,統籌協調好全市各地區、各部門的爭創工作,力爭年內、確保明年通過“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考核驗收。結合蘇州實際,要在做亮點、樹品牌、創特色上下功夫。繼續開展“一企一品(牌)”工程,培育更多各級名牌產品;推進“強企制標(準)”活動,引導更多企業參與標準的制、修訂;與市衛生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率先開展產品傷害監測工作試點;與市物價局、**工商局探索開展“物價、質量、計量”誠信示范單位創建工作試點。做好第三屆市長質量獎、蘇州市質量獎組織申報和評審工作,組織好中國質量獎、江蘇省質量獎的申報。
三、加大四方面工作力度,在服務地方經濟轉型升級上力爭更優成效。一是加大品牌建設力度。年內爭創江蘇名牌產品110個(含復評),培育蘇州名牌產品400個(含復評),爭創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區域名牌各1個,爭創國家和省級優質產品生產示范區各1個、市級示范區8個。二是加大標準化建設力度。推進國家級城市綜合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在13個領域內建立實施標準體系,完成第一期“2040”驗收。年內新增一批標準化技術機構,主導或參與起草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40個,采用國際標準280項。三是加大行政指導工作力度。加強對新興產業和重大民生工程認證認可工作的指導服務。多層次開展服務經濟轉型升級對接行動,為總部經濟企業、即將上市公司、成長性新興產業等企業,主動提供優質服務。開展“行政指導提前服務行動”,將生產許可證、代碼證、3C產品認證以及特種設備、計量器具等行政許可辦理的要求予以集中匯編,與經信、招商部門建立溝通機制,為引進項目、新辦企業、出口轉內銷企業提前介入服務。四是加大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力度。完成國家信息網絡產品質檢中心一期項目建設和驗收,建成2個省級質檢中心。加快推進國家通信光電纜產品質檢中心和國家信息網絡產品質檢中心建設。積極籌劃申報國家氣體凈化設備和檢測儀器質檢中心、國家電梯及零部件質檢中心、國家木制家具及人造板產品質檢中心分中心,爭取國家軟件檢測中心的分中心或實驗室設在蘇州。加快推動技術機構形成好裝備、好人才、好機制的格局,在技術能力提升、市場業務拓展、良好機制構建“三輪驅動”上狠下功夫,主動應對檢驗檢測市場競爭加劇的新形勢,真正走出一條特色化、專業化、高端化、品牌化、國際化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四、強化“三個安全”監管措施,在保障質量安全上彰顯更足威力。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在食品監管職能移交前,繼續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做到思想不亂、隊伍不散、監管不軟,全力保證平穩銜接、安全銜接。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完成全市特種設備安全大檢查,督促安全隱患整改到位,加強電梯薄弱環節的安全整治,籌建蘇州市電梯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加強重點工業產品安全質量監管,對重點產品獲證企業開展質量專項整治,組織特殊用品和節日熱點消費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綜合利用各種手段,對風險隱患早發現、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抓好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推進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
五、打造三個品牌,在深化惠民服務上發揮更大作用。一是打造民生計量品牌。完成市區居民家庭血壓計免費檢定、校準實事項目,爭取地方財政支持,擴大該項目實施地區范圍。(www.annahuzar.com)做好燃氣安全和環境安全計量器具的計量檢測,對市區72個停車場電子計時計費裝置免費實施計量檢定,開展小區居民在用“三表”計量性能檢測分析。二是打造標準惠民品牌。拓展農業標準化領域,將蘇州優勢農產品“水八仙”培育成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起草農貿市場計量器具“四統一”管理規范,爭取申報《商貿用計量器具使用規范》省級地方標準。抓住國家級城市綜合服務標準化試點契機,推動9大公共服務領域和4項專業服務領域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三是打造執法打假服務品牌。在全年完成20個專項整治行動的基礎上,重點摸排涉及行業潛規則的違法線索,開展有地區產業特色的行業整治。進一步改進12365熱線的服務質量,完善舉報投訴支持系統,增加人員配置,健全硬件設施。
六、建立三個領域標準化廉政體系,在加強質監隊伍建設上出臺更實舉措。推進廉政建設工作標準化,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重點在行政監管、稽查執法和檢驗檢測三個領域,制定出臺50多個廉政建設工作標準,并在全市質監系統內推廣,將每個工作崗位納入規范化、科學化、常態化的管控之下,以機制保清廉,以清廉促發展。繼續嚴格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改進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各項規定,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加強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力度,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與市委市級機關工委建立黨組織共建機制,推動質量黨建、特色黨建、活力黨建工作的開展,進一步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質量技術監督局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