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區文化產業調研報告
區文化產業調研報告近年來,荷塘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加快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打造以生態宜居、文化休閑”為特征的商貿次中心發展定位,加快文化體制改革、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為更好的落實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準確把握荷塘區文化產業發展情況,促進我區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通過一系列的座談、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對荷塘區文化產業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和分析。
一、荷塘區文化發展現狀
。ㄒ唬┌l展三大優勢,奠定了發展文化產業的基礎
1、文化底蘊豐厚。目前,我區的文化形態主要有以龍山寺和仙庾廟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硬質合金廠、車輛廠、千金藥業等為代表的現代企業文化;以流芳園、抗日工事遺跡、抗日陣亡將士墓、劉劭民烈士墓等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以仙庾嶺、婆仙嶺為代表的城郊休閑文化;以仙庾廟會系列活動、仙庾鎮及明照鄉的趕集、逢年過節的耍龍舞獅、花鼓戲、剪紙藝術等為代表的傳統民俗文化。全區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文昌閣(仙庾塔);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個--仙庾廟、流芳公園、601老年公寓;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個--仙庾廟會;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6個。
2、文化實力雄厚。一是順利完成文化體制改革。新成立荷塘區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撤銷荷塘區文化市場稽查隊,明確荷塘區文化館,全額撥款事業編制6名。轄區共1鄉1鎮5個街道辦事處,現均已設立了綜合文化站,確定事業編制3-4人。二是民間文藝團體遍地開花。有民間藝術團體23支,總人數750余人,年活動場次超過2000余場。三是群眾文化蓬勃發展。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大型文藝匯演、秧歌、腰鼓、趣味運動會、廣場舞比賽等各種節會活動,極大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精神文化生活。荷塘區連續兩年獲全國“全民健身先進單位”稱號;連續三年被評為湖南省群體工作先進單位;2008年株洲市首屆合唱節荷塘區代表隊獲銀獎;自創小品《何結巴打狗》參加全省首屆農民藝術節獲“金穗獎”;創作《魅力荷塘》、《映日紅荷》、《潮涌荷塘》等一系列體現荷塘改革發展成果的書籍,目前《文化荷塘》叢書正在編撰中。
3、文化基礎深厚。轄區范圍內鄉鎮街道分別建立了綜合文化站,35個社區分別建有綜合文化活動室;39個村分別建有綜合文化室、農家書屋以及文化信息共享點。文化企業有藝術品市場1家、影視制作公司1家、印刷廠42家、網吧132家、電影院3家、KTV10家,其中銷售超百萬的有113家,過千萬的有2家;互聯網終端用戶占轄區常住人口比率20%。據統計,2011年全區文化產業營業總收入14.5億元,總資產總計11.9億元,全區文化市場呈現繁榮、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
。ǘ┩晟迫笈e措,激活了文化產業的動力
1、政策引導。我區在2010年制定了《荷塘區“十二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荷塘區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株洲荷塘月色示范區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各個政策指導意見。
2、政府扶持。一是結合“文化惠民”,解決“兩難”問題。株洲第一家全部由民間資本組建的湖南高威影視有限公司和株洲昊文公益電影放映有限公司落戶荷塘區,通過“政府買單,群眾觀影”的方式極大的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得到了老百姓們的熱烈歡迎,還有效的拓展了荷塘區群眾文化市場,探路解決了群眾對文化需求和文化企業開拓市場之間的矛盾。二是結合各種節慶日活動,活躍民間團體。三是結合部門職能,服務文化市場。
3、機制激勵。推薦了一批優秀的農家樂創建湖南省特色鄉村旅游示范點和旅游家庭賓館,整體提升了荷塘區農家樂的檔次。推薦龍山寺佛教文化園景區申報A級景區,今年該寺按照國家3A旅游景區的標準,投資1000余萬元,啟動了改擴建工程。
。ㄈ┐蛟烊笃放,形成了發展文化產業的平臺
近幾年來,我區發展定位越來越明晰,以仙庾嶺為中心,重點發展文化休閑類項目,打造荷塘月色;以工業園二期為主體,引進高科技環保工業項目,打造金山新城;以東環北路周邊為板塊,引進商貿企業,打造荷塘商貿城;以新華西路兩側為主區域,引進商業項目,打造商貿次中心。
1、旅游文化-“荷塘月色”。針對仙庾風景名勝區策劃了荷塘月色項目。項目規劃范圍包括仙庾、香草塘等8個村,面積2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范圍8.2平方公里,啟動區范圍2.5平方公里。該項目總投資為100億元,近期完善基礎設施及公共配套設施建設;中期集中力量打造會議中心、度假區等接待設施;遠期完成新市鎮集中安置點建設,打造生態宜居項目等。目前,總投資1.2億元由盛世芙蓉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的“‘耕食記’--中國炎帝文化創意農業園”項目(占地400畝)和“仙泉谷”生態酒店項目(占地100畝)已試營業。另外,湖南省少數民族文化園擬投資20億元,選址在荷塘區樟橋村仙人造水庫及周邊地塊,項目規劃用地9200畝(其中項目建設約1500畝,保留自然生態面積85%以上)。努力將該項目打造成國內頂級休閑度假及民族民俗文化基地,力爭成為中南第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區域文化產業品牌和國家級文化產業發展示范基地。
2、商貿文化-“荷塘商貿城”。荷塘商貿城建設項目選址于石宋路以東,新文化路以北,320國道兩側,共約10178.2畝土地。目標旨在打造一個大規模商貿市場群和集國際連鎖商業、高檔住宅、五星級酒店等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目前,已有上海喜盈門國際連鎖商業企業、東方夏威夷、三和·美林灣等億元項目簽約。項目對繁榮紅旗經濟商貿圈,打造商貿文化的品牌具有重大意義。
3、工業文化--“金山新城”。生態低碳示范新城--金山新城,項目總規劃面積23平方公里,以“產城融合、三生宜居”(三生:生產、生活、生態)為定位,形成行政區、產業區、商務區、文體區、商業區科學分布,各類配套產業及設施齊全,城市發展與工業經濟發展的有機統一的新城市綜合園區。目前,引進了總投資10億元、年工業總產值100億元的三一重工產業園項目和投資達65億元的中基國際高等級老年社區項目。
。ㄋ模┡e辦三大活動,增添了發展文化產業的活力
1、“荷花節”。我區每年舉辦株洲“荷花節”系列活動,形成了夏季賞荷“穿越荷塘”、秋季賞月“中秋吟唱”“篝火晚會”等品牌活動,其中“穿越荷塘”在我市形成市民參與度最高,影響最大的品牌活動。2010年,實現旅游收入2000萬元,接待游客15萬人次;2011年,實現旅游收入2622萬元,同比增長31.1%,接待游客20.01萬人次,同比增長33.4%。2012年,景區接待游客2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260萬元,同比增長30%。
2、“汽車展會”。今年,在株洲汽車城舉辦2012株洲汽車展,四天內有30萬人次前往賞車、購車,共成交汽車1843臺,銷售額突破2億元。據統計,上半年我區汽貿行業零售額同比增長31.9%,占全社會零售總額的40.4%。在全市汽車市場上占有龍頭地位,同時汽車文化也成為我區一道亮麗的風景。
3、“荷塘區房交會”。2011年荷塘區首開城區辦房交會的先河,通過這一平臺充分展現了荷塘的“宜居文化”魅力,體現荷塘區城市新貌、樓盤品質、生態社區的優勢,表現出荷塘區在逐步由工業老城區向宜居新城區、生態新城區邁進中取得新型城市化的成就。
二、荷塘區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ㄒ唬⿲ξ幕a業認識不夠。不同部門對文化產業概念、內涵的界定尚有爭議,部分行業增加值難以統計,同時個體文化經營戶的投資額、營業額尚未列入統計,對全區的文化產業整體狀況的準確性有影響。
。ǘ┊a業競爭力亟待加強。在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產值已占GDP的20%--30%,在我國的發達地區文化產業產值占GDP的5%--8%,而我區目前擁有各類文化經營企業僅為508家。傳統文化產業投資少、規模小、各自為戰,分散經營,沒有規模以上的文化龍頭企業,而新型的文化產業起步較晚,還未形成規模,處于青黃不接時期,造成了文化產業競爭力不強。
。ㄈ┪幕a業融資困難。文化產業屬于大投入大回報、長投入長回報的行業,目前,文化產業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投入和文化單位自身積累,地方財政投入和私人個體財力畢竟有限,文化產業普遍存在融資渠道普遍狹窄的問題,這就導致了資本擴張能力受限,嚴重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三、關于發展文化產業的建議
。ㄒ唬┨嵘幕a業發展理念
1、提升思想。牢固樹立文化既是事業又是產業的新理念,從搶占新一輪區域競爭制高點的戰略高度,把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擺上突出位置,像抓工業經濟一樣抓文化產業。
2、提升地位。把發展文化產業的業績列入政績考核內容,與評先評優掛鉤,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到各相關部門和個人。
3、提升氛圍。宣傳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宣傳文化產業的成功做法和經驗,以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4、提升層次。以“創文”工作和建設“兩型”社會的契機,加強長株潭以及對外文化產業的交流與合作,實現文化產業層次的提升。
。ǘ┰鰪娢幕a業的發展活力
1、深化文化管理體制的改革。在實際工作當中區級文化行政部門“屬地管理”的責任和義務卻不對等。建議成立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加強領導和協調,從組織上確保產業規劃和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和開展。
2、深化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建議進一步深化文化事業單位勞動人事、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領導聘任制、職工聘任制,建立健全競爭、激勵和約束機制,放大其社會效益。對其中經營性部分應推向市場,實行企業化管理。
。ㄈ﹥灮幕a業發展環境
1、優化政策環境。建議盡快出臺文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在人才引進培養、信貸財稅、技術改造和創新、地水電資金、文化企事業審批向文化產業傾斜。
2、優化商務環境。建議積極搭建文化產業發展所需的投融資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信息服務平臺、專業化市場交易中介平臺和專業性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等,提供管家式、貼身式、個性化、全職能服務,全面優化文化產業發展所需要的商務環境。
3、優化人文環境。建議以實施文化載體建設工程和文化精品打造工程為切入點,加強公共文化設施投入,大力開展公益性文化事業。
。ㄋ模┨岣呶幕a業的發展水平
1、致力打造文化品牌……一是突出“荷文化”特色。以此作為文化荷塘的主旨與靈魂。依托“荷塘月色”項目的推進,對“荷文化”內涵進一步拓展與挖潛,開發荷文化產品,形成文化產業鏈。通過舉辦節會、論壇等活動包裝推介,冠名征集主題歌曲、塑造動漫形象等方式廣為推廣,使其深入人心。二是突出生態特色。婆仙嶺、仙庾嶺兩地是聞名省內的“天然氧吧”,要大力發展濱水休閑、山地運動、度假療養等多種產業,建設星級酒店、溫泉度假中心、戶外拓展基地等,進一步打好生態牌,做好休閑文章。三是要突出人文特色。荷塘區“宜居”人氣的進一步增強,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與市場。要通過提質改造,建設上檔次的專業文化市場,以滿足中高端消費群體的需要;要通過內聯外引,打造餐飲文化、酒吧文化、民俗文化一條街,形成輻射效應,帶動其他文化產業發展。四是突出創新特色。要敏銳把握文化產業發展的脈搏與方向,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移動傳媒、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轉換和升級,提高文化產業發展水平。
2、致力提高文化產業競爭力。一是加大科技含量。要從荷塘區實際出發,重點扶持發展現代文化物流業、數字媒體等高新技術文化產業。二是推進產業集群。結合荷塘區“三城”規劃發展,劃出一定區域建立文化高新產業區,鼓勵文化企業本行業或跨行業聯合,建立文化產業集團,集聚資金、資源和市場,做大做強,提高產業集中度,改變我區文化產業低小散狀況。
3、致力實施文化人才工程。(www.annahuzar.com)利用荷塘區緊鄰株洲市“職教城”區位優勢,整合現有專業教育、職業教育和社會教育資源,在學校設置文化產業相關專業開展相關課程,加強產學研各界的交流與合作,建立文化創意實習基地等人才培養基地;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激勵和評估機制,大力引進文化產業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如:會展設計師、文化經濟人、廣告策劃師等。
。ㄎ澹┩貙捨幕a業融資渠道
1、建立健全財政投入機制。建議市、區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投入,設立文化發展基金,并從中安排一定的經費,確保對文化事業的經常性投入增幅不低于當年財政支出的增幅。創新政府投入方式,采用貼息補助、獎勵、項目采購等方式,將投入額與文化生產、藝術創作方面的成績或效益掛鉤。
2、爭取上級經費支持。精心包裝策劃項目,爭取省、市對荷塘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項目的更多支持。
3、鼓勵社會投資文化產業。一是放開民營資本的進入。建議降低民營資本注入門檻,放寬民營資本的準入機制,大力吸納民間資本。還應加大對民營文化企業的扶持力度,采用減免稅等方式支持發展,增強民營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的動力。二是吸引創業投資的參與。建議建立荷塘區文化高新產業區,以吸引大量靈活高效的創業投資,并且盡快形成較成熟的文化市場的投資和退出機制、中介服務機制等,以實現文化成果的市場轉化。三是向資本市場融資。大力培育文化領域的戰略投資者,促進金融機構參與文化產業發展建設
【區文化產業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文化產業調研報告03-09
文化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4-08
領導在開發區調研會講話06-01
農民工返鄉對我區社會治安影響調研報告01-19
防汛調研報告09-12
課程調研報告04-18
出差調研報告04-09
回鄉調研報告04-17
店面調研報告04-23
市場的調研報告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