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核述職報告
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核述職報告
龍川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韋欽強
2009年4月
我從2009年3月分管龍川縣教育工作以來,認真履行職責,注重調查研究,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熟悉并著手落實我縣基礎教育的工作責任,F將本人分管教育一個多月以來履行職責情況簡要報告如下。
一、注重調查研究,掌握我縣基礎教育現狀
自今年3月分管教育工作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我認真履行職責,大膽負責,統籌兼顧,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落實工作責任,多次深入教育部門和基層學校調查研究,現場辦公,從多方面了解教育的基本情況,已基本掌握我縣教育現狀。
近兩年來,龍川縣委、縣政府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確立了“教育強縣”戰略目標,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并將“學梅州、找差距、興教育”作為各級領導班子的共識,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教育發展的工作意見、制度和方案,扎實推進教育改革與創新,優化教育發展環境,落實經費保障,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普及與提高并進、全面發展與特色創設并舉、縱向進步與橫向領先并力的內涵發展道路,既充分挖掘傳統潛力,又竭力擴張現代教育資源,力求在經濟層面較低的狀態下,不斷提升教育質量,在構建完善“以縣為主”管理體制,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上取得可喜成效。
目前,我縣教育事業與其他各項事業一樣,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據統計,我縣近90萬人口,轄25個鎮,有高級中學2所,完中8所,技工學校1所,職業學校1所,初級中學35所,小學340所,幼兒園54所。全縣高中專任教師1076人,學歷達標率78%;初中專任教師2591人,學歷達標率97.2%;小學專任教師4101人,學歷達標率99.6%。全縣在校高中生15318人,初中在校生46812人,小學在校生78644人,在園幼兒1530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以上,鞏固率達100%;初中三年鞏固率達到94%以上;“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3.6%以上;學前教育毛入學率達51.08%。兩年來公開招進527名教師,對麻布崗中學校長和其他完全中學副校長進行了公開選撥;表彰獎勵先進教師234名,先進教育工作者77名,十佳校長10名、十佳教師10名、十佳班主任10名。兩年來教育經費總投入67080萬元,生均教育經費支出及生均公用經費支出逐年增長;教育非學歷教育各類培訓達88批11124人;投入5687.93萬元用于農村中小學校的C、D級危房改造;投入750多萬元裝配實驗教學,實施“校校通”工程;中心小學以上擁有電腦室、語音室,初中以上有理化生實驗室;農村小學三年級全部開設了英語課程、中心小學四年級全部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2008年,我縣教師人均月工資1988元,公務員人均月工資1892元,縣城教師人均月工資2058元,農村教師人均月工資1990元,符合廣東省關于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兩相當”的工作要求。投入5160萬元用于普高建設,新增高中階段學位3800個,高中階段毛入學率66.8%;中職招生逐年增長;2008年龍川一中高分通過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終期督導驗收,縣實驗中學高分通過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省一級普通高中學位占全縣普通高中學位50%以上;兩年來我縣升學率和高考上線連創新高;農村免費義務教育穩步實施,老師和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及其它教育工作亮點紛呈。
盡管龍川教育成績喜人,但仍存在鎮與鎮之間、校與校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個別學校存在班額過大、教育經費的投入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等問題,需要今后努力予以解決。
二、對基礎教育工作的認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經濟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教育須先行。龍川要在新形勢下不落伍,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就必須繼續花大力氣研究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可行辦法,只有存在的問題逐一得到解決,教育才能獲得不斷發展的動力,才能步入良性發展的階段。教育既是社會的基礎工程,又是社會的系統工程。教育是關涉千家萬戶,關系子孫后代的大事,是家庭幸福、社會發展的基石。辦好教育,辦大教育,除了滿腔熱情之行,更要按照教育特有的內在規律辦事,不能帶感情色彩,不能一時沖動。教育屬社會的上層建筑范疇,建立在社會的經濟基礎之上。所以,教育的發展需要社會的支持,需要政府的大力作為。教育不同于經濟建設工作,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見成果,她必須通過幾年乃至十幾年才能見效,才能有效益。這就要求主政者必須高瞻遠矚,本著為政一任,造福一方的負責任態度,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必須樹立教育優先發展的理念,為基礎教育的發展提供必需的物質基礎。
三、今后落實教育工作責任的意見和建議
多年來,歷屆縣委縣政府分管教育工作領導高度重視教育事業,正視困難,迎難而上,務實進取,開拓創新,積極探索符合龍川特色的教育改革與發展之路,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成就,為龍川教育均衡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年3月份,縣委、縣政府將教育工作調整由我分管,給予我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責任。我深知,就我的能力與水平而言,承擔這份重擔,沒有任何輕松可言,唯有全力以赴,盡管我心里有一絲不安與忐忑,但更多的是充滿信心。我于1984年參加工作至今有20多年,工作是劃了兩個圈:從教師起步,又回到教師隊伍;事業從教育開始,又回到了教育。細細品味,深感教育與我有不可割舍的緣份,教育是我的事業所在,F在,我又成為龍川教育工作者的一員,感到非常的驕傲和自豪,但我現在不是沉浸在喜悅之中,而是在深深地思考:我縣教育到底與教育強縣差距有多大?從縱向看,我縣教育取得的成績是輝煌的,振奮人心的;從橫向看,我縣教育與教育強縣的差距并沒有顯著的縮小,在激烈的競爭中,稍有懈怠,就面臨拉大差距的風險。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占據了我整個心扉。我現在想得最多的是我縣教育該如何更好更快發展,我們該做什么?作為分管教育領導,我想做好四件事情:
(一)繼續加強學習,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領導水平。深入學習領會十七大精神和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始終堅持教育事業發展的正確方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化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正確思路、政策措施和體制機制,進一步堅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信心和決心。認真總結改革開放30年來我縣教育工作的寶貴經驗,借鑒和吸取其它地方和兄弟縣區的成功做法,圍繞我縣基礎教育現狀,實現什么樣的教育發展和怎樣發展教育的問題,探索和把握新時期基礎教育發展的科學規律,切實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實現我縣教育又好又快發展。加強調查研究,積極探索教育事業發展的新思路。當前我縣基礎教育處在新起點,面臨新機遇,需要應對新挑戰。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進行戰略性思考,準確分析把握我縣基礎教育的發展趨勢,研究提出帶有全局性、前瞻性的思想觀點、政策措施和對策建議,推動基礎教育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工作創新。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狠抓落實,以改革為動力,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加強薄弱環節為重點,不斷開創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要集中力量辦一些給百姓增添信心、給教育界增添動力的事情,努力建設覆蓋全民的公平教育、伴隨一生的終身教育、資源共享的優質教育,為教育的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二)堅持既定的工作思路和做法,注重保持各項工作的連續性。近年來,以縣委書記段邦賢同志為班長的縣委領導班子提出建設“教育強縣”的總目標,作出了一系列教育優先發展的工作部署,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龍川教育發展實際,極大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氣,收到了顯著成效,對此,我將在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堅定不移、一如繼往地予以推進。并將同教育系統所有教職員工一起,同全縣人民一道,把握機遇,直面挑戰,同甘共苦,風雨同舟,以最大的決心和意志,開拓進取,勵精圖治,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致力于龍川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共同創造龍川教育美好的明天。
(三)抓好教育系統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切實解決教育民生問題。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首先要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教育機關。教育系統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加強內部建設與管理,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社會形象。要切實抓好教育系統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分階段先行實施《龍川縣初中階段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考評方案(試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切實解決廣大師生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解決影響和制約教育科學發展的體制、服務、管理、招生、教師隊伍建設等辦學工作方面的突出問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解決實際工作中群眾關心的難點和熱點問題。
(四)以開拓創新的精神推動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確保教育均衡發展。要以即將實施的教師績效工作制度為契機,穩步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盤活教師這一巨大人才資源,始終把培養造就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為根本大計,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教師的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平臺,努力培養更多德才兼備、具有蓬勃創新精神的優秀教師,更好地發揮師資力量在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性作用。
“路漫漫其修遠矣,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基礎教育的新兵,在龍川教育未來發展的道路上,承載著更多的是責任和義務。今后,我有信心有決心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支持下,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認真履行職責,堅持優先發展教育的原則不動搖,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動搖,堅持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不動搖,竭盡全力,逐一解決當前我縣教育存在的問題,為繼續譜寫龍川教育事業發展新篇章作出應有貢獻!
【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核述職報告】相關文章:
考核的述職報告02-23
考核述職報告02-04
考核期的述職報告09-11
個人考核述職報告02-17
護士考核述職報告01-05
園長考核述職報告01-08
醫生考核述職報告02-19
銷售考核述職報告01-14
(精選)責任護士述職報告09-14
綜治責任述職報告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