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用與擔保協會2008年度工作報告
浙江省信用與擔保協會2008年度工作報告
(經浙江省信用與擔保協會一屆四次會員大會審議通過)
2008年是全省擔保行業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省中小企業出現較大的經營困難,全省擔保機構在不斷加強自身風險防范的同時,盡力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成為中小企業過冬的棉襖。省信用與擔保協會在過去的一年中,以“誠信自律、維權服務”為宗旨,緊緊圍繞“一個中心、二項認證、三項創新、四項服務”的全年工作目標,努力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盡力為會員單位發展服務,全力為擔保行業提升服務。
一、過去一年協會的主要工作
2008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暖春行動為載體,為擔保機構抗御風險、確保生存、增強信心服務
首先,開展暖春行動。為響應和貫徹省中小企業局《關于在全省信用擔保機構開展暖春行動的通知》,協會發出了《關于響應省中小企業局在全省信用擔保機構中開展暖春行動》的倡議。要求全省擔保機構對轉型升級及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的加大擔保融資力度,加強與銀行的合作,降低擔保費率,為中小企業縫制過冬棉襖。省協會把開展暖春行動作為各市協會工作的重點和考核的依據。中新力合擔保公司在開展暖春行動中,積極創新擔保新品種,在全國首創了集合債權信托基金,為29家文化創意企業提供了6000萬元的資金支持。
其次,及時風險提示。2008年11月14日配合省局下發《關于加強防范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經營風險的通知》從注重擔保品種創新、監控企業負債結構、重視企業主風險、強化反擔保措施等方面提出風險提示,引導擔保機構要從嚴控制風險;11月28日及時召開了省協會一屆五次常務理事會議,要求全行業做好七方面工作來落實省局《關于加強防范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經營風險的通知》。余杭區協會召集6個會長單位舉行擔保風險座談會,并向區政府提出三條建議。2008年全省擔保機構在嚴峻的形勢下,嚴格控制風險,代償率為0.6%,仍在風險可控的范圍,在全國處于風險控制的先進水平。
第三,增強信心提升。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擔保行業信心的增強,有助于各級政府保企業、保就業、保民生目標的實現。協會配合省局召開了較大規模擔保機構座談會,研討2008年中小企業融資現狀,促進擔保機構與中小企業相互依存關系的認識,堅定了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做出新貢獻的信念。配合省局召開全省擔保工作會議,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有關“抓緊完善中小企業擔保體系”的精神,總結我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近年來的建設經驗,分析了當前制約我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明確了抓住機遇,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工作思路。通過全省擔保機構的共同努力,2008年為全省中小企業提供了398億元的擔保貸款,比上年增長20%。
(二)、以融資平臺為載體,為擔保機構拓展業務、創新品種、抱團增信服務
完善平臺運行機制,組建融資平臺第二組團。2007年協會依托省中小企業局的政府信用資源,整合了國開行開發性金融和擔保機構資源,成立了浙江省中小企業創業融資平臺。2008年協會一方面繼續完善發揮融資平臺第一組團融資服務功能,在第一組團10家擔保機構為326家中小企業提供5.01億元基準利率貸款擔保的基礎上,積極組建融資平臺第二組團。目前,第二組團10家擔保機構已召開三次項目評審會,為41家中小企業提供了7600萬元基準利率貸款。
復制平臺成功模式,開辟銀行合作渠道。省中小企業創業融資平臺“抱團增信”和“風險控制”模式極大的提高了擔保行業公信力,也為銀行找到了一條依托專業擔保機構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批量、集約服務的融資模式。繼國開行之后,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光大銀行浙江省分行都前來洽談,利用協會的組織協調功能,采用“抱團增信”的融資平臺模式,構建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融匯政、銀、保各方資源的資金供給平臺。湖州市經委借鑒省融資平臺的做法,正在組建小企業多方服務平臺湖州分平臺,探索區域性融資平臺的新路子。
(三)、以推進雙證為載體,為擔保機構提高素質、規范運行、提升品質服務
信用評級活動較為客觀公正的反映了擔保機構資金規模、風險控制、治理結構、管理等各方面水平,信用等級已成為銀保合作的重要衡量器。協會全力配合省中小企業局和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開展的擔保機構信用評級工作,負責組織擔保機構信用評級申報和評級機構的銜接,擴大信用評級覆蓋面。截止目前為止,全省共有113家擔保機構通過了國家權威評級評級機構北京聯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和浙江眾誠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的信用評級,擔保機構信用評級通過率為36.93%,顯示了我省擔保機構具備了較強的行業信用水平。
2008年度協會在全國首創開展浙江省信用擔保行業從業資格認證制度。5月份在杭州先行試點,杭州市擔保業協會組織來自杭州市51個擔保機構214名擔保從業人員參加了培訓及考試;10月份擔保從業資格考試在全省推開,由各市協會(沒成立協會的委托各市中小企業處)組織報名及培訓工作,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精心組織考務,全省共有698名擔保機構從業人員參加了此次考試;從業資格考試在協會與浙江大學合作開辦的工商管理EMBA班第一、二、三期學員中同時展開。截止2008年底為止,全省共有1200余名擔保從業人員通過了考試,全省從業資格領證達到了43%。隨著從業資格認證制度在全省的推行,營造了全省擔保機構從業人員學習經濟、金融、法律專業知識的氛圍,為行業的提升夯實了扎實的知識基礎。
同時,協會在2008年3月30日的首屆三次會議上邀請了最高人民法院曹士兵博士進行物權法培訓;組織安排了各市從業資格考試人員及師資力量進行培訓,配合省局組織128名擔保機構管理人員參加國家發改委銀河培訓工程,繼續與浙江大學合作開辦了第四期高級工商管理擔保專業EMBA班,截止2008年底有313名擔保機構負責人參加了擔保EMBA的學習。一支擔保專業隊伍開始形成,擔保行業的整體形象逐步得到提升。
(四)、以一刊一網為載體,為擔保機構增進交流、溝通信息、促進和諧服務
繼續辦好“一刊一網”。協會緊緊圍繞貫徹《關于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浙政辦發【2007】93號的文件,通過《信用擔!窌,重點宣傳了行業內較大規模擔保機構的風采和擔保機構近年來開發的擔保新品種、贏利模式。并用易拉寶方式在全省擔保工作會議上展示,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協會網站及時提供協會動態和政府部門及行業信息,及時采編和公開相關政策法規,接受各市協會和擔保機構的投稿,起到了快捷、方便的交流窗口作用,網站的日瀏覽量達到591PV。5月15日,汶川地震后協會通過網站倡議會員擔保機構向災區人民捐款獻愛心,截止5月21日,省信用與擔保協會的會員擔保機構共向災區捐款139.34萬元,協會收到捐款34.76萬,協會把捐款資金用于汶川香溪鄉小學的建設,表達了我省擔保機構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提升了擔保行業社會形象。
協會為會員單位征訂了《中國經濟導報》,促進會員單位了解政策動向,宏觀經濟信息;同時,編印了《擔保政策指引》一書,分發到全部會員擔保機構和相關單位,為政府機關、擔保機構、行業協會、學術研究單位和社會各界,從政策、法規層面作相關指引,進一步了解信用擔保行業發展,進一步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懊糠昙压澅端加H”,協會秘書處在中秋向會員寄送月餅,在元旦向會員寄送新年日歷賀卡,發送問候短信,從而傳遞情感,增進和諧,凝聚力量。
(五)、以行業調研為載體,為擔保機構反映心聲、維護權利、營造環境服務
協會配合省局深入開展擔保行業的調研,協會深入到余杭區調研互助型擔保機構的情況,將行業創新和市場需求的情況形成調研報告,向省委省政府如實反映,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認可。協會組織人員深入到衢州、金華、嘉興等市進行平臺貸后企業的調研,了解和掌握貸后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資金風險,及時與國開行浙江省分行溝通。協會召開三次秘書長會議,及時溝通省內擔保行業信息,了解擔保機構面臨的難點和熱點,向政府積極進言建言。并為擔保機構互通業務、開展合作提供信息服務。與此同時,協會積極配合省局制定并下發了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備案、信用評級、規范型擔保機構認定、銀行與擔保機構合作、擔保機構風險補償等五大擔保行業制度,通過制度建設的不斷完善,進而使擔保機構的權益不斷的得到保護,擔保機構持續發展的環境不斷得到改善。
今年是協會成立三周年,三年來,我們一直為營造“誠信自律、維權服務”的行業自律組織而不懈努力,積極搭建擔保機構與政府、銀行、企業溝通的橋梁;我們一直為得到全體會員的全力支持而充滿信心,積極構筑擔保機構信用評級、從業資格認證、培訓進修的通道;我們一直為得到政府部門的指導和扶持而孜孜不倦,積極爭取擔保機構風險補償和風險分散的政策措施。
二、今年協會的主要工作
09年協會將鞏固工作成績、創新工作內容、完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質量,著力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服務為先,以服務體現協會的發展力
1、形成行業內調研之風,及時掌握擔保行業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需求。建立會長單位專題調研制度,由協會秘書處制定會長單位專題調研計劃,重點在優化擔保機構發展環境、強化擔保機構風險控制等方面形成調研報告,向省級有關部門進言獻策。建立銀保聯系制度,加快擔保業態信息向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傳遞,促進擔保業和銀行聯合對企業融資支持,重點在經評級且備案的擔保機構如何享用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這方面有突破。
2、制定各項服務工作的計劃,為會員單位提供超市式的服務。有計劃地組織會員單位開展分層次的各類培訓、國內外融資擔?疾旌陀嗅槍Φ恼搲。進一步完善常務理事、秘書長季度例會制度。大力推進擔保統計信息化進程。
3、加強省、市協會的聯動,形成目標統一、形式多樣、互相促進的會員服務網絡,積極配合省局深入開展暖春行動。
(二)、維權為本,以維權體現協會的生命力
1、配合省局加強與財政、人行、稅務、銀監等部門的溝通與協調。聯合財政、人行、銀監等部門,進行省內外扶持擔保機構發展的考察調研,爭取各級財政加大對擔保機構風險補償的政策力度;銜接落實擔保機構免征營業稅政策;全面落實國家銀監會取消擔保機構1億元注冊資本金的規定和取消銀行業金融機構與擔保機構合作的資本金起點限制。
2、配合省局加強與工商、房產、海事、及法院等部門的溝通與協調,為擔保機構在融資擔保中涉及的抵押物登記和出質登記提供便利。
(三)、規范為上,以規范體現行業的持久力
1、繼續配合省局開展全省信用擔保行業從業資格認證和擔保機構信用評級的“兩證”工作,加快推進擔保機構的備案制度的實施,爭取從業資格認證率、信用評級率、擔保機構的備案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2、完善擔保行業統計報表申報制度,加快推行網上申報,定期開放擔保機構信用信息,及時公示不開展融資性擔保業務的擔保公司名單,讓社會相關部門能夠快速、準確和全面地認識我省擔保機構的資質、資信和業務能力。
3、積極配合政府部門落實對擔保機構的監管,促使擔保機構落實各項內控制度和盡職調查措施,做好貸后資金監管。
(四)、提升為重,以提升體現行業的公信力
1、探索為中小企業融資的新渠道,提升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融資的能力。幫助擔保機構之間實現信息互通,促進聯保、互助、再保等合作行為;協助擔保機構加強與銀行、券商、投資基金、信托等機構的合作,在加大貸款擔保的同時,為中小企業集合發債、股權投資等融資方式發揮擔保、增信等功能。
2、復制擔保機構“報團增信”的平臺模式,提升擔保機構發揮準公共資源能力。繼續配合省局組建浙江省中小企業創業融資平臺新的組團,吸引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信貸資金,發揮擔保機構的信用保證資源,促進金融交易,進而通過政府產業政策引導及適度財政補助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3、探索小企業集合債權信托基金和金融倉儲動產監管業務等為中小企業融資的新模式,提升擔保機構的創新能力。配合省局總結推廣“平湖秋月”“寶石流霞”小企業集合債權信托基金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應用于小企業融資和增加擔保機構的流動性;組織調研金融倉儲動產監管,提高銀行對動產質押授信的支持力度;積極為工程履約和訴訟擔保等各種擔保業務的開展,提供正常次序服務。不斷地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拓展新的領域,同時不斷地為擔保機構的發展拓寬新的路子。
今年是中小企業發展轉危為機的關鍵之年,也是擔保行業乘勢而上的發展之年,讓我們緊緊抓住發展的機遇,規范提升、控制風險、創新產品、創造財富,以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優異成績向建國60周年獻禮。
二○○九年三月三十日
【信用與擔保協會度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協會工作報告09-02
政協會議工作報告08-24
區計劃生育協會二三工作報告07-18
信用社副主任個人工作報告09-03
信用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匯報材料08-24
青年志愿者協會換屆就職大會工作報告08-23
義工協會2013年度工作總結08-20
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會工作報告08-21
中學黨支部2018年度工作報告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