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丁堰鎮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情況匯報
關注失地農民完善社會保障丁堰鎮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情況匯報
近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招商引資、項目投入、全民創業、環境打造等重點工作有序推進,并取得顯著成效,近幾年在全市年度責任制目標考核中連續位居前列。招商引資、項目投入、經濟的發展,依附的是土地資源,沒有土地資源一切將無從談起。作為一級黨委政府,一肩肩負的是“發展是第一要務”的神圣使命,一肩扛著的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鄭重許諾。如何處理好發展與用地的矛盾,如何關注失地農民,保障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我們做了一些初淺的探索,現向各位領導匯報如下:
一、統一思想認識
2003看,我鎮成功地引進了上海制皂集團整體搬遷的項目,新建一個占地450畝的專業工業園區,投資2.5億元,需要拆遷農戶64戶,用地涉及95戶,工程之大、用地之多,這在我鎮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先例。任務之繁重,情況之復雜,也是我們工作中從未遇到過的。面對如此龐大的工程,我們深知:招商引資、項目投入是發展經濟的重要手段,只要堅持“三個有利于”的標準,只要符合“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任務再大不可怕,困難再多不可畏,矛盾再多終化解。2003年5月份出版的《半月談》內部版,圍繞失地農民調查刊載了三篇文章,文章講:千百年來,農民和土地的關系血濃于水,唇齒相依,然而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農民不斷從土地上剝離出來才是中國現代化的唯一出路。文章中也反映了部分地區在用地建設中,不關心農民利益,補償標準偏低且資金不完全到位,不妥善安置失地農民,造成了農民失地又失業的現象。這一期《半月談》的出版,引起了廣大黨員干部、社會各界思想上的共鳴,我鎮三套班子組織了學習討論,即將拆遷的村民也自發的組織了學習討論,文章引發了我們工作上更深層次的思考,同時也給失地農民的權益保護帶來了高層的信息。經過反復的學習,黨政一班人首先統一了思想,在拆遷安置動員會上,黨委宋書記鄭重表明:項目建設要加快,但保護好拆遷戶、征地戶的利益也是我們的責任,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一定要嚴格執行政策,嚴格依法辦事。為了切實維護好失地農民的利益,黨委政府建立了失地農民保障工作組,宋健書記親自掛帥,鎮長任組長,分管工業、土管、農經、社保等工作的相關同志和相關村的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切實加強對失地農民保障工作的領導。
二、創新工作機制
、尻P于土地補償標準的確定和資金的到位
《土地管理法》規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用為該土地征用前3年平均產值的6至10倍、安置費為4至6倍。土地補償費我鎮取的是上限10倍,安置費也都在5倍以上,有6倍,甚至有的達到了7倍以上。年平均產值,我們的實際數只有1102元,考慮到地理位置及全部拆遷等因素,我們研究后,年產值定為1300元/畝。文章說,一些地方青苗補償費平均只有498元,而我們的青苗費是910元/畝。對于土地補償安置費,協議一經簽訂,付款50%,搬遷結束一次性兌付到位。
、骊P于失地農民中勞動力的安置
對失地農民,在過去的歷史上,存在“土地工”、“土地保養工”等安置辦法。而今,我國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一切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國家政策規定,對失地農民則主要采取貨幣化安置辦法,失地的農民從眼前考慮,也容易接受。我們在實行貨幣化安置的同時,必須切實維護用地單位的合法權益。我們己對拆遷用地范圍內的人口年齡結構做了調查,對于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且符合用工條件的,可向鎮勞動就業服務站提出申請,由鎮勞動就業服務站與制皂公司協商,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這一點,在制皂園區建設及招工錄用的過程中已得到充分體現,目前失地農民中70%左右的勞動力被安置在制皂集團工作。另外,我們積極鼓勵失地農民自發創業。在三產服務業發展中,我們的失地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一技之長,各顯神通,自謀職業,自創門路。
、珀P于失地農民中中老年人生活保障的考慮
在這次拆遷評估工作中,反映最強烈的一個問題就是中老年人擔心失地、失業后的生活問題。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如何使失地農民真正做到老有所養?關鍵是看廣大的農
【丁堰鎮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鎮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總結08-24
鎮主要工作完成情況匯報05-23
關于鎮防汛工作開展情況匯報07-28
鎮森林防火工作情況匯報材料08-24
鎮政務公開工作情況匯報08-24
依法治鎮工作情況匯報材料08-24
鎮武裝部工作情況匯報08-24
鎮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匯報01-25
鎮森林防火進展情況匯報08-24
省級示范鎮建設情況匯報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