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兩補”之后看農業
中央一號文件的下發,特別是省委、省政府“兩補一免”政策的出臺,極大激發了**縣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力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發展和農民增收,同時也對農村生產關系帶來重大而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也暴露出一些深層次問題,需予以高度重視和妥善解決。
一、“兩補一免”帶來的新變化
自2004年4月份實施“兩補一免”政策以來,**縣兌現糧食直補536萬元,良種補貼82萬元,免除農業稅及附加1094萬元,累計惠及農民1712萬元,戶均受益630元,人均受益169元。隨著“含金帶銀”政策實實在在地走進農家,農業農村呈現出3個明顯變化。
1、農民生產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皟裳a一免”政策使農民負擔明顯減輕,耕地預期收益提高,“要田種”成為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的突出表現。通過落實“兩補一免”,糧食面積增加,新統計黑地面積31萬畝,全縣耕地總量達到73.2萬畝,其中落實糧食種植面積58.7萬畝,比上年增加16.2萬畝。農業投入增大,農業貸款由上年的9500萬元增至1.39億元,農業總投入2.22億元,比上年增長85%?萍纪度朐鰪,全縣新投入噴灌設施2480臺套,新建堆積式烤房690座;農戶新購進中型拖拉機481臺,較上年增長168臺,增幅達34%。土地轉包增值,農村土地轉包價格每畝漲至100~200元,其中圓蔥、袋栽木耳生產用地每畝轉包價高達400~800元,同比增長100~200%。
2、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中央一號文件及我省一系列解決“三農”問題、促農增收等重大政策相繼出臺,促進黑木耳、烤煙、果菜、特色養殖4大特色主導產業加速發育,全縣袋栽木耳總量突破2.4億袋,落實烤煙3.72萬畝,果菜18萬畝,特色養殖存欄新增2.7萬只(頭),其中新增肉牛4000多頭、絨山羊2000只、鹿500頭、貂1.6萬只,投放名特優魚苗100萬尾。4大主導產業保有量較上年分別增長100%、16%、71%、37%,全年完成產值5.9億元,實現純收入3.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3043元,占農村人均純收入三分之二以上。
3、農村干群矛盾得到極大緩解!皟裳a一免”政策的落實,不僅有效解決了農民負擔沉重問題,也減輕了村干部的工作壓力,使他們從傳統“催稅催款”的工作模式中解脫出來,由“收錢”變為“發錢”,職能也開始由“管事型”向“服務型”轉變,原來觸及群眾利益的問題大大減少,干部群眾矛盾進一步緩解,關系也由此極大改善,為鎮村機構、人員精簡創造了必要條件。
二、“兩補一免”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
“兩補一免”政策實施后,使農村原有一些積累的矛盾進一步加劇,同時也衍生了許多新的問題,集中表現為“3難”。
1、人地矛盾成因多,維護農村穩定難!皟裳a一免”是一次利益的再調整、再分配,是事關今后農村穩定發展的核心問題。政策實施后,人地矛盾凸顯。一是機動地超標引發的矛盾。全縣102個村中有88個村留有機動地,占總村數86.2%;14個村沒有機動地,占總村數的13.8%;機動地面積3.31萬畝,占納稅面積50.2萬畝的6.6%,總體超限額1.6%。二是無地農民回村要地引發的矛盾。有的農民外出打工或舉家搬遷外地(戶口沒遷)居住,現返回要地;新增人口和因死亡、出嫁收回土地,現又要地;當時只種小開荒,退耕還林后無地耕種的農戶要地;較為突出的是老黑山鎮上堿村湯龍君有“兩荒”耕地19畝,二輪土地承包時放棄帳內地承包權,現在“兩荒”地退耕,因沒地種而到村里要地;由于經營費用較高,將承包地交給村集體,放棄經營沒有形成書面協議的農戶,迫切要求得到土地。三是林農矛盾。由于各村與綏陽林業局和縣國營林場施業區界限不清、權屬不清、劃界標識不清造成林農土地矛盾。如綏陽鎮在兩荒劃界時,農戶多年耕種的課稅面積內的土地劃入森工林場事業區內,農民不但享受不到國家優惠政策,還要向森工林場繳納承包費,增加了農民負擔,有的耕地還被森工林場退耕還林,農民無法耕種。四是二輪土地承包時遺留問題。主要有因逃避債務、躲避計劃生育而未回村參加土地承包的農戶,現在回村要地;因欠村集體提統費、農業稅費,被村委會全部或部分收回,以地抵債
【“兩補”之后看農業】相關文章:
兩免一補申請書04-19
學校兩免一補申請書05-14
農村兩免一補申請書07-09
兩免一補的補助申請書05-22
兩免一補自查報告04-04
殘疾人兩補申請書02-17
關于兩免一補申請書05-23
兩免一補申請書15篇05-14
兩免一補申請書 15篇05-03
兩免一補申請書(15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