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考察報告>河南農業考察報告

    河南農業考察報告

    時間:2022-08-15 06:48:58 考察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河南農業考察報告


            

      3月5日至10日,我隨市黨政代表團先后考察了河南省新鄉市、焦作市、洛陽市、平頂山市和漯河市。這次考察雖然是一次綜合性考察活動,但通過考察,我深深感受到,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其農業大省的地位不僅沒有削弱,而且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和鞏固,農業多項指標也不斷創出歷史新高,糧食、油料產量居全國第一,其中小麥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全省牧業產值、大牲畜存欄、肉牛產量、山羊存欄都居全國第一,在推進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上創造了許多寶貴經驗。這是河南省緊緊抓住中央推進中部崛起的契機、不斷加大統籌城鄉發展的力度的結果。河南省的經驗啟示我們,農業同樣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產業,同樣可以為富民強市做出貢獻。我們要抓住中央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機遇,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把我市農業經濟發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河南農業考察報告

      一、河南的經驗

      1、河南省堅持以培育龍頭企業為重點,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增加農業整體效益,使農業大省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對推進向農業強省跨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河南全省9700萬人口,農民就有7500萬人。按照河南省的規劃,在2020年,要把7000多萬農民中的2000多萬人變成“市民”。而這光靠鼓勵農民外出打工顯然不夠,必須打造一個吸納、帶動能力巨大的支柱產業,像“傳送帶”一樣讓農民與城市連通。河南的優勢在哪里?河南人通過深入分析認為,河南的優勢在糧食!凹Z帶子”從田間可以延伸到餐桌,其間要經過多個環節,其中每一個環節都潛藏著巨大的利潤,是連接城鄉的一條“金帶子”,是把農民帶向工業化、城鎮化的“傳送帶”。河南糧食加工業的崛起,是傳統農區走向工業化的“經典之路”。近年來,在打造全國最大的糧倉的同時,河南省以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重點,奮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培育出雙匯集團、蓮花味精、南街村等大批全國知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知名農產品品牌。著名的雙匯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總資產約60多億元,員工4萬多人,年屠宰生豬能力1500萬頭,相當于河南全省生豬出欄量的三分之一左右,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230億元,上繳稅金11.5億元。蓮花味精集團不僅是國內最大的味精生產和出口基地,還是世界單廠生產能力最大的廠家,2006年產味精22.5萬噸,轉化小麥100萬噸,相當于當年周口地區夏糧總產的125%,上繳稅收上億元。三全食品公司年產速凍食品占全國五分之一以上,帶動2萬多人就業,年上繳稅收3000多萬元。

      新鄉市全市358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戶43.7萬戶,全市建成了全國人工種植面積最大的金銀花基地、全國面積最大的綠色紅提葡萄園區、黃河中下游面積最大的優質水稻基地等,擁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102個,2006年各類特色農畜產品基地占種養業的60%,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產值的65%。焦作市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31家,2006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33.8億元,全市四大懷藥種植面積24.3萬畝,小麥種子面積65萬畝,是全省最大的小麥種子基地。漯河市人口2617平方公里,人口253萬,卻擁有全國食品工業百強企業4家、全省食品工業五十強企業6家,形成了以4家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為核心、10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為骨干、266家中小型龍頭企業為基礎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群。全市龍頭企業及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年加工轉化糧食300萬噸,占全省的11.1%;年加工生豬1400萬頭,占全省的23%;全市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增加值占整個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的一半以上。通過發展農業產業化,河南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面粉及面制品加工基地,面粉、掛面產量居全國第一;火腿腸占國內市場總銷量的80%,速凍食品占國內市場總銷量的60%,方便面年產量占全國的近三成。河南在農業產業化發展方面已經走在中西部省份前列。河南的農業產業化經營證明,農業搞得好,不僅可以富民,而且可以強市;不僅可以帶動農民增收,而且可以促進社會就業。

      2、河南省在加速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新一輪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始終沒有忽視農業,始終注意加強對農業的投入,充分發揮財政支農資金的“四兩撥千斤”作用,對建設強大的農業產業體系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由于長期投入不足,河南省農村教育、衛生等公益事業一直是社會發展的一個“短腿”,近年來,河南省財政支農支出以年均20%以上的幅度增加,2004年河南財政支農支出達197億元,2005年達263億元,2006年超過300億元。河南省新增的教育、文化、衛生事業財政支出中,有73%被用在了農村。河南是全國勞務輸出第一大省,但勞動力技能差一直是制約農村勞務經濟發展的“瓶頸”。2003年起河南省每年籌資6800多萬元用于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2004年河南又拿出4500萬元扶貧資金,對全省貧困地區的18萬農民工進行免費職業技術培訓。為了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河南省政府制定了資金投入、信貸服務、稅收優惠、用地管理、電價優惠、改善農產品流通環境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

      近三年來,河南省財政安排用于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和基地建設的各類資金達1.2億元,減免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所得稅3400萬元,經審批同意出口退稅2400多萬元。漯河市先后投資18億元支持雙匯、南街村等龍頭企業,近兩年市、縣財政對符合條件的15個重點項目共貼息2560萬元,并把國有股減持收入主要用于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僅對農產品加工企業就投放2.4億元。焦作市從2003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設立焦作市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用于龍頭企業、特色種養基地和市場體系建設補貼。2006年,焦作市人民政府與農業發展銀行河南省分行簽訂政府信用協議,從2006年至2008年,農發行用3年時間向焦作市提供30億元政府信用協議貸款,專項支持龍頭企業發展。扶持政策措施對加快龍頭企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河南省已有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2284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達23家,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有12家,年銷售收入超過億元的龍頭企業有131家。14個食品加工業品牌被命名為中國名牌產品,“雙匯”、“蓮花”、“南街村”等6個品牌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全省每年有43%的農戶通過帶動進入市場,平均每戶增收892元。漯河市全市270家重要龍頭企業2004年銷售收入269億元,凈利潤10.6億元,上繳稅金8.5億元,出口創匯1.4億美元。焦作市擁有4家國家級龍頭企業、7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47家市級龍頭企業。

      3、河南省敢于解放思想,善于搶抓機遇,敢創敢干敢試,為農業和農村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和環境。河南省提出,中部崛起看河南,突破口是解放思想。思想解放了,天地就變寬了。河南敢創敢干敢試,認準的事情全力以赴去做,無論是在宣傳造勢、搶抓機遇還是在工作落實上都走在中部地區前列。新鄉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連續三年榮獲“全國質量興市先進市”,連續三屆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焦作市同時擁有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洛陽市擁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四連冠、全國綜治先進市等稱號;平頂山市被命名為中國曲藝城;漯河市先后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并被命名為中國食品名城。我們考察的幾個市都善于爭取政策、爭取項目。幾個市近年來積極爭取和利用國家、省的扶持政策,全面實現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標。新鄉市2006年新增農村沼氣用戶6.2萬戶,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達89%,9.9萬農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覆蓋全市90%農村中小學生。為了加快小麥產業發展,新鄉市2000年和農業部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共同舉辦了中部地區糧食優質化發展研討會,2001年和農業部共同舉辦了全國優質專用小麥發展研討暨產銷洽談會,2003年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國家優質專用小麥基地市,被農業部確定為國家優質專用小麥種子繁育基地市,爭取到項目資金9050萬元,推動全市發展優質強筋小麥322萬畝,成為全國著名的優質強筋小麥基地市,探索出一條我國糧食主產區農業結構調整的新途徑。溫家寶總理兩次批示,要求在全國推廣新鄉市發展優質小麥的經驗。漯河市先后被確定為全國綜合改革試點市、全國開拓農村市場試點市、全國以信息化帶動農業產業化試點市、國家農村信息化綜合信息服務試點市等全國全省多項工作試點市和全國無公害食品基地市、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市,4個鎮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鎮,1個縣被確定為全省城鎮化建設重點縣。

      二、我們的差距

      近年來,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但與考察地區相比,我們還有很大差距:

      一是發展水平的差距。2006年我市農民人均收入比新鄉市低475元,比焦作市低1259元,比洛陽市低175元,比漯河市低584元,只比平頂山市高83元。造成這種差距的根本原因是我市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低,而缺乏上規模、實力雄厚、帶動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影響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的關鍵。漯河市人口密度是我市的3倍,但由于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高,70%以上的農民都被納入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每戶年均增收近3700元。值得指出的是,洛陽、平頂山兩個農民人均收入與我市接近的市,也都是農業產業化經營薄弱的市,省級龍頭企業少,沒有一家國家級龍頭企業,這從另一方面驗證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性。

      二是工作思路的差距。我市市情與河南省諸多市十分相似,農業都是以糧食、油料、生豬等大宗農產品為主。長期以來,我市一些地方在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出現放松和忽視農業的傾向,對農業的投入不足,特別是工作創新不夠,農業發展步子慢,產業化經營水平低,大部分農產品只能以原料的方式進入市場,附加值很低。同樣是糧食主產區,河南省眾多地區堅持以產業化經營為突破口,在糧食轉化上做足了文章,漯河市每年要從市外大量調入農產品原料,加工后的農產品又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和海外,既解決了農產品出路問題,又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

      三是思想解放的差距。傳統的印象中,河南與我們基本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但這次考察,我們感到,河南各地思想解放步子大,工作魄力大,認準的事敢闖敢干,無論是在扶持龍頭企業、還是招商引資、爭取項目上都果斷決策、果斷行動,經濟和社會發展日新月異。

      三、幾點啟示

      1、發展現代農業和推進工業化是相輔相成、并行不悖的,我們要以新農村建設為主線,把工業立市指導思想和建設農業強市的發展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以農業產業化為主導的工業反哺農業新機制。我國已總體上進入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但就我市而言,城市和工業發展水平都還不高,在現階段完全依靠城市的支持和工業的帶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不現實的,必須走出自己的以工補農、以城帶鄉道路。河南的經驗證明,農業發展得好同樣可以為富民強市做貢獻。我們學習河南經驗,就是要發展現代農業,走產業化經營之路,把農業做強。實際上,發展現代農業與推進工業化并不矛盾,農業產業化本質上就是工業化,我市農業資源豐富,生產潛力巨大,忽視農業和農村就等于自斷優勢。要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戰略,依靠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依靠農業產業內部增長實現工業反哺農業,為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的產業基礎。

      2、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四兩撥千斤作用,著眼于培育農業市場競爭力,加強對農業和農村經濟重點發展方向、重點發展領域的政策扶持。河南的經驗表明,在發展現代農業的起步階段,政府的支持和扶持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我市財力與考察地區無法相比,但可以在重點方向、重點領域加大投入,實現突破。實際上,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不斷增加對農業的扶持,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我們發展步伐雖然沒有河南快,但只要我們一如既往地支持農業農村,不斷加大扶持力度,農業和農村經濟一定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當前我市財力還不寬裕,要選擇農業和農村經濟具有戰略性意義的項目進行有針對性地扶持,特別是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支持,在重點方向、重點領域實現突破,從而帶動全局。

      3、要善于借助外力,把爭取項目、招商引資和自主創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合力。目前我市農民的經濟基礎普遍還比較薄弱,龍頭企業的總體實力還不強,我們學習河南經驗,就要在加大對農業農村扶持力度的同時,積極爭取上級項目,努力開展農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的招商引資,借助外力、外智和外地管理模式加快發展。2006年,我市爭取上級農業項目資金2.4億元,完成農業招商引資4.8億元,但與河南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要努力創造條件,緊抓機遇,在引進大型農業項目和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上實現歷史性突破,加快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步伐。

    河南農業考察報告來自范文先生網-www.annahuzar.com,僅供學習,轉載請注明出處。

    【河南農業考察報告】相關文章:

    臺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考察報告08-23

    植物考察報告08-18

    安徽考察報告04-22

    園長考察報告04-19

    中學考察報告02-24

    規劃考察報告03-07

    德國考察報告02-25

    韓國考察報告02-26

    旅游考察報告07-01

    考察報告范文07-21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