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綜治工作之探索
文章標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綜治工作之探索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綜治工作之探索
XX縣委、縣政府策應省委、省政府實施“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和市委、市政府做好“兩篇文章”,打造現代制造業重要基地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全縣干群,合力打基礎,協力攻重點,奮力抓落實,強力求突破。2006年,財政總收入突破十個億,地方財政收入實現6.47億元,無論是總量還是增幅,均居全省縣(市)首位。在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的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中,成為全省唯一一個入圍綜合競爭實力A類縣市,并列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權威機構評選的“全國最具投資潛力50強縣(市)”。
2003年,縣委、縣政府舉全縣之力,實施“招商引資和小藍工業園區三年大推進工程”,僅三年多時間,園區落戶企業385家,開工325家,其中投產191家,己形成汽車汽配、醫藥醫器、電機電器、輕紡服裝、食品加工等五大產業板塊。以民營企業為主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不僅成為全縣財政增長、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而且是拼爭全國“百強縣、文明城”的主體力量。近期,我們按照省市綜治委《關于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專題調研活動的通知》要求,組織力量進企業,入班組,對全縣20余家有代表性的各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進行了實地走訪,主要就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如何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進行了專題調查研究。
一、XX縣以民營企業為主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發展概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全縣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相繼退出經濟領域,鼓勵、扶助民營企業快速發展。九十年代未,全縣民營企業僅以加工業、建筑業、養殖業為主,工業總產值不超過5個億。步入新世紀,縣委、縣政府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堅持以工業興縣,實施“小藍工業園三年大推進”的方略,出現了一批規模大、標準高、技術精、鏈條多、耐風險的民營企業集團。目前,全縣年產值超千萬元以上的企業50余家,超億元以上的企業5家,匯仁集團、煌上煌集團、江鈴控股、清華泰豪、奧斯集團等一大批享榮國內外的知名企業先后落戶工業園區。2006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0億元,提供稅金3億元,出口創匯2600萬美元,解決勞動就業3萬余人。民營企業己真正成為縣域經濟中最具活力的主板塊,結構調整的主力軍,小康建設的主戰場,財源建設的主角色、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勞動就業的主陣地。
二、民營企業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民營企業具有投資主體多樣性、經營規模多樣性、管理方式多樣性的特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落實的難度相對較大。加上民營企業地位特殊,職工結構成分復雜等原因,就普遍而言,民營企業在社會治安綜治安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主要表現是:
1、內部管理機構不健全
大部分民營企業生產轟轟烈烈,經營蒸蒸日上,效益還算不錯,但作為一個正常運行的企業,必要的管理機構都未設立,只注重硬件上的產供銷,忽略了軟件上的管理,有的企業大事、小事經理或廠長一肩擔,連一個綜合性的辦公室都沒有,更不用說綜治辦了。
2、各項規章制度不完善
機構不健全,決定了制度的零零散散,導致企業管理混亂。全縣除較大規模企業外,大部分民營企業管理比較落后,有的企業家庭和個人色彩很濃,關鍵崗位都安排的是“自家人”,加上此類員工有的不負責任,有的不惜以企業的效益代價,為謀“己利”,甚至里勾外聯,監守自盜,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成為企業治安的主要隱患之一。
3、治安防范措施不規范
多數民營企業在治安方面,人防、物防措施不力,技防措施更是落實不好,治安管理方面工作嚴重脫接,導致了一些可防性的被盜案件頻頻發生,甚至出現被搶案件。
4、綜合治理工作不到位
民營企業為減少管理人員,減輕企業“負擔”,一般對綜治工作方面的人、財、物投入都不夠,常常出現治安問題平時無人抓、有事無人管的現象。上級要求的一些綜治措施,在民營企業得不到很好的落實,治安工作長期處于被動局面。
5、企業周邊治安不穩定
多數民營企業都遇到過周邊村民的“干擾”。有的村民以盜竊企業物資為生,而且屢禁不止,這種現象都發生在法人代表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不重視或與地方綜治部門溝通甚少。如小藍工業園區有幾家企業,就不同程度地發生貨物被盜現象,使企業蒙受了較大損失。
另外,有的企業由于員工素質差、管理水平低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錯位,屢遭合同詐騙。
三、影響民營企業治安的原因
1、領導思想重視不夠
多數民營企業負責人的治安防范觀念還很陳舊、很傳統、很保守,缺乏安全防范意識,習慣于亡羊補牢,超前防范意識就更不用說。
2、防范經費投入不多
不少民營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綜治工作之探索】相關文章: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工會組建工作研究07-10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作委員述職報告08-24
關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婦女組織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范文08-19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之探索08-20
綜治辦主任綜治工作述職報告08-24
綜治的工作總結08-24
綜治工作述職報告08-24
綜治工作總結07-06
綜治工作計劃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