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縣完善四大機制,著力構建動物防疫工作新體制
文章標題:縣完善四大機制,著力構建動物防疫新體制
縣完善四大機制,著力構建防疫新體制
___縣面對動物防疫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和新特點,不斷完善和深化動物防疫體制改革,縣委縣政府決定從2008年1月1日開始,全面取消動物防疫服務收費,從防疫機制、防疫投入機制、防疫考核機制、責任機制四個方面著力構建新型動物防疫的長效體制。
一、完善防疫機制。堅持“政府發包,中心運作、村級協助、部門監管”的動物防疫運作方式,動物防疫服務由鄉鎮政府面向全縣范圍內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公開發包,再由服務中心面向取得畜牧獸醫服務資質、并自愿加入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會員公開發包,簽訂防疫服務合同。在此基礎上,不斷規范防疫服務運作機制。一是實行防診分離制度。全面推行動物防診職能分離,動物防疫員在承包防疫服務期間不得從事動物診療。對于防疫員從事動物診療的,一經發現,一律終止防疫服務承包合同。二是科學設置防疫崗位。原則上每2—3個村劃定為1個動物防疫小區,每個防疫小區設置1個防疫服務崗位。全縣防疫小區設置總量不超過40個,各鄉鎮在組織防疫服務發包前,將防疫小區和防疫崗位設置方案報縣畜牧獸醫服務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審定,各服務中心在核準的崗位數量內發包防疫服務,并報縣畜牧局備案。三是推行季防月補,實行常年防疫。積極推進防疫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常年防疫的新機制。實行“三個轉變”,即防疫由過去的春秋防疫轉變為常年防疫,由注重生產中間環節防疫轉變為注重源頭防疫,由重生產環節防疫轉變為生產、加工、流通環節并重防疫。在做好春秋兩季重點防疫的同時,抓好其它季節補欄畜禽的防疫,使動物防疫逐步走向規范化、程序化、經;,確保防疫服務質效。四是著力構建“一村三員”動物疫情監測預警體系。全縣111個行政村配備了行政督導員(鄉鎮駐村干部兼任)、疫情信息員(包村防疫員兼任)、協調員(村主任兼任),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方位,全時空覆蓋的預警網絡。
二、完善防疫投入機制。不斷加大動物防疫服務的投入力度,加強防疫服務資金的規范管理,減輕養殖戶防疫負擔,為防疫服務提供堅實保障。一是全面取消防疫注射收費。自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豬瘟、口蹄疫、禽流感、雞新城疫、羊痘等五種強制免疫疫病防疫注射收費,實行免費防疫。二是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防疫注射費取消后,動物防疫員的防疫注射收入由縣財政納入預算,實行定額扶持,財政扶持防疫費的標準調整為:大村(人口規模2000人以上)每年5000元,中等村(人口規模1000—2000人)4000元,小村(人口規模1000人以下)3000元的標準,并根據全縣畜牧業發展水平,實行年度適當調整。三是調整防疫物資資金支出比例。將動物防疫物資費用支出比例由原來占防疫總額的30%下調為15%,調出的15%資金作為防疫服務費納入防疫服務項目發包。四是實行協會補貼制度。積極支持各類養殖戶組建畜禽養殖協會,并鼓勵協會會員實行畜禽全面防疫,協會會員開展五種強制免疫外的動物防疫注射費由縣財政每年按5萬元標準納入預算,由縣畜牧局進行驗收考核,達到標準后將防疫注射費撥付到養殖協會,由養殖協會兌現到會員。五是強化村級協作責任。動物防疫保定費按遠辦發[2008]1號文件規定,從10的村級轉移支付資金中列支,由鄉鎮政府按大村(人口規模2000人以上)全年500元、中等村(人口規模1000—2000人)400元、小村(人口規模1000人以下)300元標準指導各村予以落實。保定費用撥付到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由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按量預付給防疫員,防疫員自行解決防疫保定用工支出,也可由各村按以上標準將防疫保定費支付給保定人員,協助防疫員開展防疫。2008年秋防前夕,縣財政投入5萬多元資金購置50余臺冰箱,配發給在一線的50名動物防疫員,從2008年起,全縣每年新增財政預算27.3萬元支持動物防疫。全縣財政年投入動物防疫發包經費總額達到64.75萬元,比改革前的4.2萬元凈增60.55萬元。
三、完善防疫考核機制。堅持動物防疫服務質效縣、鄉(鎮)、中心和村四級考核機制,不斷強化各級考核責任,完善考核形式。一是實行分級負責?h畜牧局主要考核動物防疫抗體監測合格率,鄉鎮政府、各村和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負責免疫耳標、免疫檔案、免疫證“三位一體”標識率和動物實際防疫注射畜禽數考核。適當調整各級在服務質效考核評分中的權重,將縣、鄉(鎮)、中心、村考核比例分別由過去的50、20、20、10調整為40、20、30、10,強化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考核監管職責。二是實行重點考核與隨機考核相結合。對春秋兩季季節性防疫實行重點考核,其它月份補欄畜禽防疫實行隨機考核,考核采取百分制方式,其中春秋兩季考核在百分制中的比例占80%,隨機考核
占20%。三是實行按量計酬。將動物防疫量納入考核兌現的重要指標,考核評分實行防疫小區畜禽年飼養量、免疫密度和免疫抗體監測合格率三者相結合,通過三個指標加權平均指數計算防疫員的實際防疫得分。具體計算方法是:防疫員防疫得分=防疫小區畜禽年飼養量×實際免疫密度×免疫抗體監測合格率。防疫員防疫服務報酬=防疫小區防疫費總額(扣除15%的防疫經費后)×防疫得分/100。四是分季兌現服務報酬。服務人員報酬分春秋兩季考核兌現,每年春防結束后,即7月30日前組織專班人員對防疫員進行考核,按照績效掛鉤、按量計酬的原則,考核兌現50%,剩余50%在次年1月31日前考核兌現。兌現余額部分一律結轉下年,實行縣管鄉(鎮)用,專帳專管,用于下年防疫服務發包。
四、完善責任機制。進一步加強對動物防疫的領導,搞好相關協調配合,為完善畜牧防疫服務體制改革提供保障。一是強化鄉鎮領導責任。切實加強強對動物防疫服務的領導,將深化完善動物防疫服務體制改革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精心組織,穩步推進。加強防疫服務體制改革特別是免費防疫服務的宣傳,增強農民群眾的動物疫病防疫意識,調動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抓好防疫小區和防疫崗位的科學設置,積極指導服務中心實施防診職能分離并強化監管,搞好防疫服務發包;加強對防疫的檢查督辦,認真研究防疫中出觀的新情況、新問題,促進動物防疫全面發展。二是強化畜牧部門指導責任?h畜牧局協助鄉鎮確立動物防疫公益性服務項目發包內容,制定規范的防疫服務發包合同和考核辦法供各鄉鎮參考使用,每年組織兩次以上的動物防疫技術培訓,及時組織開展服務人員資質公開招考和認定,加強全縣畜牧防疫服務的指導和監管,按規定加強防疫抗體的檢測。組織動物檢疫站加強畜禽加工和調運的檢疫,達到以檢促防的效果。三是強化服務中心主體責任。各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按照“以量計酬”的方式搞好服務費的核算和發包,防疫服務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則實行公開競包,防止簡單平衡照顧,切實加強對服務人員的教育、培訓和日常管理,強化服務人員開展防疫服務的抽查監督和督促,不斷調動服務人員的積極性。四是強化部門配合責任?h財政部門負責防疫扶持經費的籌措、調度和管理,在每年3月20
前將15%的防疫物資經費劃撥到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確保防疫物資采購需要,防疫服務費在每年7月30
日前和次年1月31日前根據考核結果分兩次撥付到鄉鎮,確保及時兌現防疫員防疫報酬。切實加強對防疫經費使用情況的監督,防止挪作它用?h物價和經管部門負責對國家規定免疫疫病以外的其它疫病防疫服務的收費和價格監管,切實減輕農民負擔,防止亂收費和超標準收費現象發生。
《縣完善四大機制,著力構建動物防疫新體制》來源于網,歡迎閱讀縣完善四大機制,著力構建動物防疫新體制。ZgJ
【縣完善四大機制,著力構建動物防疫工作新體制】相關文章:
著力四個強化 構建“大督查”工作機制05-03
構建和諧社會須完善社會關系調節機制08-15
建立完善七大機制08-17
關于完善大調解機制之我見08-15
完善社區管理機制調研報告08-24
創新工作機制,構建和諧社會08-15
縣扶貧工作長效機制_[實習報告]08-15
完善工作機制,全面提高政務信息工作質量08-17
素質教育運行機制的構建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