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建設狀況的調研報告
關于我市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建設狀況的調研報告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即以縣級綜合性醫院為龍頭,以衛生院為樞紐,以村衛生室為網底,綜合實施醫療、預防及保健等各項衛生工作措施,配套齊全、功能完備、運轉協調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一直是我國衛生政策的主要內容,是保障農民及基層群眾健康的[本文原創網站為范文先生網-http://www.wmxz.cn-找文章到范文先生網]主要形式。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快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健全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網絡”?偫淼闹v話再一次明確了建設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的重要性。為貫徹落實上級指示精神,了解我市的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建設狀況,促進我市衛生事業發展,我們開展了專題調研,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一、我市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現狀
經過多年建設,我市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初具規模,基本能夠滿足全市群眾的醫療、預防與保健需求。
(一)醫療方面:
在城區,市直綜合性醫院4家,分別是人民醫院、鐵路醫院、二院、中醫院。?漆t院1家,即口腔醫院。婦幼保健院能綜合提供婦女兒童醫療、預防與保健服務。6家市直醫療機構共擁有床位1045張,在職人員1357人;其中執業醫師504名,執業護師473名。擁有磁共振、CT、立體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高精尖設備,建設了配備有進口中央監護系統的CCU室。能夠開展創傷、腦外科、骨科、普外科、婦產科等領域的常見病、多發病、部分疑難癥的手術治療;能夠開展兒科、心血管科、神經內科、腫瘤科等多學科的綜合診治。依托人民醫院急診科,建設了我市的“120”急救中心,能夠對全市城鄉開展24小時晝夜醫療急救服務。依托久益醫院傳染病科,建成了我市的傳染病救治專用病區,能夠對非典、人禽流感、肝炎、霍亂等傳染病實施救治。市直醫療機構,在“三級網”中基本能夠發揮龍頭作用,能夠診治從農村轉來的疑難雜癥,能夠開展較復雜的手術,能夠對農村醫療機構開展業務指導和幫教。
在農村,每個鎮都有政府舉辦的衛生院,全市8家衛生院共擁有床位284張,在職人員434人;其中執業醫師188名,執業護師89名。大部分衛生院配備了心電圖機、X光機、B超機、生化分析儀等常用醫療設備,開設有婦產科、急救科、中醫科等基本科室。在“三級網”中,衛生院基本能夠發揮樞紐作用,能夠對農村常見病、多發病進行診治;對疑難雜癥、急癥轉診到上級醫院。
中醫藥在全市城鄉廣泛應用,中醫院逐漸發展為以中醫藥為主的綜合性醫院;各衛生院都設立了中醫科。全市有中醫師85名;灸軌驖M足全市群眾對中醫藥的需求。
(二)預防保健方面:
在城區,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院、皮防站、消殺站以及口腔醫院作為專職或綜合性預防保健機構,能夠提供食品衛生、公共場所衛生監管,疫情管理,疫苗接種,健康宣教,皮膚病、性病防治與管理,牙病防治與管理,傳染病、地方病防治與管理,以及婦科病防治與管理,兒童疾病防治與管理、環境消毒等綜合性預防保健服務。全市食品衛生、公共場所衛生監測率不低于90%,“五苗”接種率持續穩定在95%以上,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100%,法定管理傳染病總發病率為172/10萬。消滅或基本消滅了天花、黑熱病、絲蟲病、白喉、脊灰和麻風病等傳染病。依托衛生防疫站,建設了高標準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配備了一批高精尖衛生監測設備;依托口腔醫院,建設了牙病防治中心;依托婦幼保健院,對我市兒童常年開展聽力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依托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設置了16處預防接種門診和52個公共衛生綜合監測點,實現了一類、二類疫苗就近接種和公共衛生事件的網絡直報。在農村,各鎮衛生院設立防?,受衛生局委托,在市直預防保健機構技術指導下,從事本地域內的預防保健工作。全市城鄉從事公共衛生人員共有243名。我市預防保健工作成效比較明顯。
(三)村衛生室建設。全市共有村衛生室339所,鄉村醫生974名,基本上實現了“一村一室”。大部分村衛生室基本符合“三室分離”標準,集體經營并納入了所在鎮的衛生一體化管理。鄉村醫生基本具備中專以上學歷,接受過上級業務部門系統業務培訓,具有省衛生廳統一頒發的鄉村醫師執業證書。村衛生室主要為農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
(四)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建立農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逐步解決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統籌解決“三農”問題而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我市是省級合作醫療試點市。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在各鎮政府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2005年全市參合農民達到28.87萬人,參合率達到84.2%,籌集資金438.55萬元。全年共為參合農民報銷資金 140余萬元,受益人口2.4萬人次。還對12萬參加合作醫療但未受益群眾進行了健康查體,建立了健康檔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我市的建立和實施,對于保障農民身體健康,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鞏固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我市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存在的不足
1、城鄉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城區醫療衛生資源過剩,農村不足。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目前我市存在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問題。2005年,全市衛生經費總計1750萬元,人均36.1元/人;其中投入到農村的經費共184萬元,農民人均衛生經費6.2元/人。全市衛生總資產18978萬元,其中農村衛生資產1257萬元,占6.6%。全市床位1329張,其中農村醫療機構床位284張,占21%。全市692名執業醫師,在農村工作的只有188名,占27%;執業護士562名,在農村的只有89名,占16%;市直醫療衛生單位1501名在職人員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者812人,占54.1%,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者683人,占45.5%;農村衛生院434名在職人員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者80人,占34.2%,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者94人,占22.6%。
2、衛生院基礎差、底子薄、服務能力低的狀況依然存在。衛生院作為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的樞紐,存在業務用房不足、醫療設備陳舊、人才缺乏、管理體制不順、服務能力低等問題。我市個別衛生院至今沒有屬于自己的開業場所,有的衛生院長期租房開展工作,有的衛生院靠借貸建設業務用房;有的衛生院還是體溫計、聽診器、血壓計“老三件”,缺乏基本的醫療設備;大部分衛生院人才匱乏,既缺少學科帶頭人,也缺少有學歷、年青、有培養前途的醫護人員;衛生院人才“引不來、留不住、養不起”的現象普遍存在。另外,衛生院仍然鎮辦鎮管,衛生院財政投入嚴重不足,缺乏穩定的投入機制;各衛生院人才交流困難,衛生局與各鎮政府在衛生院管理上權責不清。
3、村衛生室服務能力低、管理不規范。部分村衛生室房屋破舊、“三室”不分、物品擺放混亂、衛生差;有的還是“炕頭辦醫”。鄉村醫生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年齡老化,知識陳舊,有的不具備執業資格。另外,鄉村醫生規范化、系統化業務培訓以及考核、激勵、淘汰等沒有形成制度。鄉村醫生待遇低,無補助。農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在我市已實施多年,主要內容是:衛生院受衛生局委托,對村衛生室實行業務、藥品、人員、行政等統一管理。近年來,一體化管理存在滑坡現象。個別村衛生室隨意擴大醫療范圍、違規進藥、不遵守醫療技術規范等現象時有發生。個別衛生院對一體化管理存在誤解,有的衛生院侵犯村衛生室利益,有的衛生院對村衛生室放任自流。
4、預防保健體系不完善。疾病預防控制與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尚未開展,專職疾控人員隊伍與衛生監督人員隊伍沒有單獨設立,預防保健機構既從事著預防保健服務,又擔負著衛生監管職責。全市預防保健機構存在職能交叉、權責不明晰等問題。衛生院防?曝斦度雵乐夭蛔,功能不健全,存在“以醫養防”以及趨利現象。52個公共衛生綜合監測點至今未落實財政補助。全市公共衛生工作人員存在職責不清、素質偏低、缺乏高學歷人員、培訓不規范、不系統等問題。全市尚未形成以市疾病控制中心為龍頭,以衛生院防?茷闃屑~,以52個公共衛生綜合監測點為基礎的綜合預防保健體系。
四、進一步建設我市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的建議
1、制定政策,引導醫療衛生資源合理分布。在財政投入上,加大農村衛生投入力度,落實上級關于將新增的衛生投入用于農村的政策,重點建設衛生院和衛生院防?。適當限制城區綜合性大醫院發展規模,將有限的衛生經費投入農村。在人事管理上,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村服務,落實農村衛生工作人員在工資、職稱、進修學習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城區醫院與衛生院聯合辦醫,將城市的優質醫療服務直接送到農村去。
2、全面推行衛生院標準化建設。衛生院是“三級網”的樞紐,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建設好衛生院,可以使農民就近看病就醫。市政府已將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列為2006年為民辦十件實事,應盡快全面推行衛生院標準化建設。根據省政府要求,衛生院標準化建設主要內容是:進一步明確衛生院職能,合理劃分中心衛生院和一般衛生院。市、鎮兩級政府履行職能,讓每個衛生院都有屬于自己的開業場所。在此基礎上,整修業務用房,確保達到“兩千”;即每所衛生院可用業務用房面積不低于2000米2,基本滿足科室設置和功能分區的需要。配置必需設備,實現“五個必備”。即確保衛生院配備X光機、B超、生化分析儀、血球計數儀、救護車等5件急用和必須設備,基本滿足一般性急救、診斷、治療的需要,使裝備水平與服務功能配套。培訓技術骨干,保證“七個一”。從每所重點衛生院的內科、外科、急救、醫技、婦產、傳染、手術護理等7個重點科室中,各選派1名技術骨干,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提高他們診治和處理一般急癥、常見病、多發病的能力,基本達到高年資主治醫(護)師或相當于副主任醫(護)師的水平。
3、盡快實施衛生院上劃。
在推行衛生院標準化建設的同時,盡快實施衛生院上劃。根據濟寧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濟發[2003]11號)和《濟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衛生局等部門關于農村衛生機構改革與管理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濟政辦發[2004]26號)等文件精神,將衛生院人、財、物等劃歸市衛生局按職責管理。實現衛生全行業管理,促進全市衛生事業更快更好發展。
4、不斷強化村衛生室建設和管理,提高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和水平。
村衛生室是“三級網”的網底,在“三級網”建設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網底不牢,“三級網”建設無從談起。建設好村衛生室,能夠使農民得到就近的基本醫療服務,實現農民“小病不出村”。同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水平,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使農民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必須重視發展農村衛生事業。今后村衛生室建設重點應是:規范村衛生室建設,所有衛生室必須達到“三室分離”,即診斷室、治療室、藥房各占一間;有條件的要“四室分離”。配齊基本診治設備。規范用藥,嚴禁從非正規渠道進藥。村衛生室一般以集體舉辦為主。村衛生室不但要開展基本醫療服務,還要承擔健康咨詢、健康教育、慢性病干預、突發衛生事件監測、環境衛生監管等公共衛生任務;使村衛生室成為新農村建設中的“窗口”。加大鄉村醫生管理、培訓和考核力度。要依據上級有關政策和要求,盡早制定出符合我市實際的農村衛生技術人員定期培訓制度。重點落實好師資力量、培訓教材、培訓地點、培訓時間以及培訓周期等。培訓要突出針對性、實用性、有效性、經濟性。要通過培訓,從整體上提高全市農村衛生技術人員業務技術水平。建立鄉村醫生補助制度。根據鄉村醫生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的多少,給予鄉村醫生定期補助;補助額不低于每月300元。
5、健全完善預防保健體系。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龍頭,以衛生院防?茷闃屑~,以52個公共衛生監測點為基礎,逐步完善健全覆蓋全市城鄉、功能完備、職責明晰、反映快捷的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市疾控中心要在加強自身建設基礎上,充分發揮儀器設備精良、業務技術人員素質高、管理規范的優勢,加大對衛生院防?坪52個公共衛生監測點的技術指導力度,不斷提高全市公共衛生工作人員素質和水平。落實衛生院公共衛生人員工資全額預算,在此基礎上,衛生院防?圃谑屑部刂行闹笇,承擔好本地域內的免疫接種、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疫情監測等職能。要盡快落實52個公共衛生綜合監測點的財政補助,保護好綜合監測點工作積極性。實現我市重大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
6、進一步完善和普及合作醫療。在前兩年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普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爭取建立一套穩定的籌資機制,提高農民參加合作醫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努力使今年的參合率達到90%以上。健全完善定點醫療機構服務收費和醫療行為監管機制,大力推廣應用“簡便廉宜”的中醫藥技術,控制醫藥費用增長,確保醫療質量和基金安全。繼續加強合作醫療管理和經辦機構建設,落實人員編制和工作經費,實行人員培訓和動態管理。加大政府投入,建設合作醫療電腦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農民就醫、報銷“一本通”。
【市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建設狀況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新農村合作醫療實踐狀況調研報告08-18
生態市建設規劃情況的調研報告08-12
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狀況調研報告08-24
市城鄉建設調研(經營城市)報告08-12
我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基本狀況的調研報告08-15
我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基本狀況的調研報告08-16
國土資源法制建設狀況調研報告08-15
關于市鄉風文明建設現狀調研報告08-15
市司法行政隊伍建設調研報告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