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調研報告>加快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 構建和諧城市

    加快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 構建和諧城市

    時間:2023-02-24 14:14:43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加快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 構建和諧城市

           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追求的理想社會,根據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我國社會主義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近年來,成都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地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努力改善城鄉關系,為構建和諧成都,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三個層次都必須以經濟和社會發展作為基石。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帶大郊區,56.2% 的人口在農村,農村的發展遠遠落后于城市的范文先生網-http://www.wmxz.cn發展,農村落后、農業弱質、農民弱勢,是目前構成成都不和諧的因素之一。一、構建和諧成都關鍵在農村
       “天下祥和在民富,天下可憂在民窮”,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沒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不可能建成的。古今中外的歷史早已證明,經濟的停滯,社會的貧窮不僅不能帶來和諧,而且只能導致動蕩和不穩定。當今世界,貧窮和落后往往是醞釀沖突和矛盾的溫床,是社會不安定的主要因素。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物質條件,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只有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才能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從而使人民安居樂業、和諧有序。成都是傳統型農業,產業化不高,規;蛔,生產的商品率低,組織化程度弱,農業效益差,農民收入增長遠低于城市居民。2004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94元,而農民人均純收入僅4072元,兩者相差6322元,相差甚遠,這還只是平均水平的比較,如果就個體差距而言,是無法比擬的。試想在信息社會的今天,在人們追求人權、平等的今天,能夠和諧嗎?城市的治安能夠安寧嗎?可以說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能有城市的安寧。
       二、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有利于和諧成都
       合作經濟組織自產生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它是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而出現的一種經濟組織形式。合作經濟組織產生的經濟動因是處于弱勢地位的小生產者,雇工和低收入消費者,為抵御工業資本和商業資本的盤剝而走向聯合。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盡管以資本為核心的公司制經濟占主導地位,并對合作制提出了嚴峻挑戰,但合作經濟仍是世界經濟發展中一個廣泛而長久的命題。國內外實踐證明,只要發展市場經濟,只要存在弱勢群體,這個群體就必然聯合起來,興辦合作經濟組織,維護自身的利益。
       (一)成都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現狀
       1、龍頭帶動型。立足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以做強壯大制種、果蔬、養殖等主導產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拉長產業鏈條,外聯公司,內聯農戶的合作經濟組織,初步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戶的模式,實現了農民和企業之間的“雙贏”。
       2、流通型。立足促進農產品流通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實現農民應收盡收。從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出發,大力發展合作經濟組織,積極開展農產品流通工作,為農民提供信息、技術、收購產品,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使農民實現了應收盡收。
       3、服務型。立足整合農村各類資源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增強農業和發展后勁。從提高為農民服務的能力,增強農業的發展后勁出發,按照“政府支持,市場運作”的原則,大力發展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強了農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是合作水平低,帶動能力弱。多數合作經濟組織尚處于合作的初級階段,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社員之間的合作關系不鞏固,加入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農民較少,合作經濟組織帶動農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
       二是運作、管理尚不規范。一部分合作經濟組織章程不完善,運行不規范,活動較松散,基本停留在自發運行階段,凝聚力和帶動力不強,制約著自身的健康發展。
       三是對農民的利益保護不夠。一些合作經濟組織并沒有從維護成員的利益出發,開展緊密的互助、合作與聯合,與社員只是簡單的買斷關系。
       四是廣大農民合作意識,市場風險意識不強,缺乏誠信,怕吃虧,只顧眼前利益,參與合作經濟組織的積極性不高。
       三、加強引導,進一步加快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設
       (一)政府積極引導,促進規范運作
       1、放手發展。一是引導農民合伙創辦。特別要發揮農村能人和專業大戶的作用,鼓勵有一定銷售渠道,有一定生產加工技術,一定資金實力和一定拓展能力的能人牽頭聯合農民創辦合作經濟組織,充分發揮他們的帶動能力,相互交流信息,傳授技術經驗,帶領群眾闖市場;二是依托企業興辦;三是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領辦。特別是要發揮村黨支部、村委會、農業各服務部門等集體經濟組織的作用,立足本地優勢,建立本地特色的專業合作組織。
       2、放開發展。只要群眾愿意,什么形式都可以探索,要打破地域、行業、所有制界限,形成多形式,多樣化發展的良好格局,既要發展松散型的專業合作組織還要鼓勵和發展經濟利益緊密的專業合作社,即要圍繞專業村、專業社發展生產服務型的專業合作組織,為農民提供低償或無償服務;更要鼓勵和發展流通型和產加銷一體化的專業合作組織。
       3、加強規范管理。一是改革管理體制,消除“多頭”管理,確定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專門管理機構,對合作經濟組織進行科學管理和有效的服務。二是要加強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與農戶之間的合同契約管理,充分運用政治、經濟、法律手段,確保合同的履行,采取股份合作,保護價格,利潤返還等形式,真正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共同體。三是建立規范的運行機制,重點抓好合作經濟組織的建章立制工作,進一步規范運作程序,用靈活的經營機制,科學的管理機制和有效的管理約束機制,最大限度地保護農民的利益,促進合作經濟組織的健康發展。
       (二)加大扶持力度,優化外部環境
       合作經濟組織盡管是自助自治的經濟組織,但它是一個弱勢組織,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世界各國對合作經濟組織都在財政、稅收、信貸等方面給予扶持,德國對合作社的管理費用,第一年補貼60%,第二年40%,第三年20%。日本農協進行的獲得政府同意的農產品加工項目的廠房、設備所需投資,50%由政府提供。意大利國有能源部門向合作社提供的農業用油價格比城市低50%,農用電價比非農電價低1/3。
       1、政府有關業務部門要在合作經濟登記注冊、業務指導方面,做好相關服務、指導、協調工作。
       2、政府每年應在預算中列入專項科目,對農業合作經濟組織進行行業直接補貼。
       3、政府對合作經濟組織的成員提供自助性服務的生產經營活動,采取稅收優惠政策給予扶持。
       4、政府還應保障合作經濟組織和成員的合法權益和資產,任何部門、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挪用、評調合作組織的資產。
       (三)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明確法人地位
       目前,我國各所有制經濟,都相繼頒布了法律法規,唯獨合作經濟尚未制定法律。合作經濟組織立法滯后,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地位沒有確立,使得正常的經營活動和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現在絕大多數地方的工商部門對合作社不予登記,而只能在民政部門按社團登記,使其不能以法人的獨立經濟實體開展各項經營活動,進而導致農民在銷售產品、簽定合同、解決貸款等方面存在困難。因此,盡快制定《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法》已迫在眉睫,這對保護農民利益,促進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對農業和農民建立一種直接的利益保護機制,以保障其他健康發展。
       (四)加強組織領導
       政府在培育完善合作經濟組織方面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重點在組織引導,宣傳發動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示范帶動。在現有合作經濟組織中,選擇一批好的典型,通過組織現場觀摩、學習交流,帶動面上工作的開展。
       二是廣泛宣傳。組織各種形式的培訓班,報告會,大力宣傳建立和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宗旨、原則、形式、職能和好處,努力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增強大家運行和參與的自覺性。
       三是加強指導。對于具備興辦合作經濟組織條件的村社,有關部門、鄉鎮政府及時派人給予指導,促進健康發展。
       

    【加快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 構建和諧城市】相關文章:

    關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情況的調查08-12

    構建和諧新農村心得08-15

    加快農民增收步伐 構建和諧文明社會08-12

    加快農民增收步伐構建和諧文明社會08-15

    實施“旅游崛起”戰略加快構建和諧黃山08-13

    加快農村文化建設 促進社會和諧進步08-12

    構建和諧農村 建設與時俱進的學習型農村08-15

    創新農村社保工作 努力構建和諧**08-12

    以“經營城市”理念 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08-12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