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調研報告>對加強農村黨員學習教育的思考

    對加強農村黨員學習教育的思考

    時間:2023-02-24 14:13:02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對加強農村黨員學習教育的思考

        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對象主要在農村。如何針對農村實際,加強對農村黨員的學習教育,逐漸探索農村黨員學習教育的長效機制,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農村黨員學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武隆是某省市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六個試點區縣之一,教育活動啟動前,縣委組織力量對農村黨員的情況進行了調研。從調研的情況看,農村黨員呈現出數量多、流動性大、居住分散、文化水平高低不一、年齡普遍偏大等特點,對農村黨員的學習教育存在“五難”的問題。
       (一)黨員管理難。長期以來,農村黨員外出務工較多,流動性較大,黨員管理困難。且居住較為分散,特別是一些生活在邊遠地方的黨員,到村活動中心學習或開會,需要步行三、四個小時,并且多數年紀較大,行動不方便,從客觀上造成了組織黨員學習難的問題。根據調研情況看,基層黨支部組織開會黨員一般只能到位==%左右。
       (二)黨員教育難。一是由于居住分散、外出務工多等原因黨員定期學習得不到保證;二是受市場經濟影響,少數黨員以金錢為中心,黨組織觀念較為淡薄,黨員先進性意識較差,主觀上不愿參加學習;三是少數黨員年齡大、文化低、農活忙、家庭負擔大,客觀上沒法學習;四是個別村級黨組織學習活動開展少,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流于形式,支部缺乏應有的生機和活力。
       (三)黨員致富難。一是廣大農村自然條件比較惡劣,很多地方還未脫貧,黨員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較弱,有的雖有致富愿望,但缺乏新知識、新技術,苦于無門路,顯得無能為力,黨員先進性難以得到充分體現;二是村級組織集體經濟較薄弱,主要依靠傳統的自然經濟,面對農業結構調整,激烈的市場競爭,束手無策,無所適從;三是農村外出務工的多,在家務農的黨員本身年齡偏大,思想觀念比較落后,致富能力較差,基本不能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四)黨員作用發揮難。目前,農村黨員除村三職干部外,其他無職黨員缺乏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平臺。特別是一些思想素質較高、熱心群眾工作的黨員,主觀上想為群眾辦點事,但苦于無職無權,先鋒模范作用難以發揮出來。
       (五)黨員發展難。在農村基層黨組織發展新黨員面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一是群眾的思想認識問題,部分群眾受市場經濟負面影響,黨的觀念淡薄,存在入不入黨無所謂的思想;二是農村部分年富力強、有文化的人都外出務工,忙于生計,思想上沒有向黨組織靠攏的想法,不愿入黨;三是一些基層黨組織對發展新黨員的工作不重視,特別是對一些有入黨動機的年輕人引導、教育的力度不夠。
       二、對加強農村黨員學習教育的措施
       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村黨員素質,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構建和諧新農村,就必須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加強農村黨員學習教育的長效機制。
       (一)創新學習形式,確保學習效果
       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廣大農村黨員理論學習存在“讀不懂”、“記不住”、“跟不上”的問題。以武隆縣為例,==歲以上黨員占黨員總數的==%,小學及其以下文化程度黨員占黨員總數的==%,為了確保學習教育取得實效,武隆縣創新學習形式,堅持因地因人制宜,分層施教。一是編寫一本教材。在組織黨員普遍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礎上,縣委先進性教育辦公室針對農村實際,編印了淺顯易懂的《先進性教育讀本》,把理論知識變成農村黨員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語言;二是組織一支隊伍?h級有關部門組織文藝宣傳隊、電影放映隊等到各鄉鎮和村社巡回演出,放映紅色電影,寓教于樂,增強了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發了廣大黨員的學習興趣;三是建立一個制度。為了有效解決農村黨員居住分散、不便于集中學習的問題,武隆縣各村黨支部按照地域就近的原則建立了“黨員中心戶”制度,由各中心戶黨員組織召集本中心組的黨員學習討論,做到有牌子、花名冊、學習計劃、學習制度、考勤記錄等“八有”,使第三批先進性教育學習培訓落到了實處,增強了學習效果;四是寄去一份資料。教育活動中,各村黨組織通過組織找、黨員找、電話找、親朋好友找、網絡平臺找等方式,找到流動黨員====名。采取寄去一封信、一本學習資料、一個筆記本、一張聯系卡等方式,使全縣==.=%的流動黨員參加了學習教育活動;五是落實一個措施。針對農村黨員文化層次低、文盲半文盲較多的情況,武隆縣各村黨支部落實一個幫扶措施,文化層次較高的黨員與文盲半文盲黨員結成“一幫一”對子,幫助輔導學習、講解答疑,力爭不讓一個黨員掉隊。
       (二)創新活動載體,構建和諧農村
       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武隆縣扎扎實實開展了做“致富領頭雁,群眾貼心人”主題實踐活動,以“一三五十”活動深化其內涵?h級涉農部門及各鄉鎮積極組建科技服務隊、文藝演出和電影放映隊、先進事跡報告隊、醫療服務隊、政策法律宣講隊、理論學習輔導隊、助農服務隊等七支帶民致富隊伍,進村入戶,廣泛開展“送科技、送文化、送衛生、送法律、送溫暖”等活動。同時,還在廣大黨員中開展爭做“六種人”的競賽活動,在農村開展以“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富在農家”為主要內容的“四在農家”活動,提高農村黨員素質,促進農民增收,改變農村面貌,推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協調發展,努力構建和諧新農村。
       (三)探索長效機制,鞏固教育成果
       對農村黨員的教育管理,并不僅僅只在先進性教育期間,而是要在規范管理、完善制度上下功夫,積極探索建立保持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一是建立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機制。針對流動黨員管理不規范的問題,武隆縣建立了流動黨員動態管理庫,對流動黨員的去向、聯系方式等實行動態管理,做到底子清、情況明。并出臺了《流動黨員管理辦法》,加強對流動黨員的制度管理;二是建立農村黨員日常學習教育機制。第三批教育活動中,武隆縣針對農村實際創新建立了黨員中心戶,解決了農村黨員因居住分散、不便于組織集中學習的難題。作為一條成功的經驗,縣委制定出臺了《農村黨員中心戶制度》,加強農村黨員日常學習教育,力爭把黨員中心戶建成黨員學習中心、聯系群眾中心、科技服務中心、文明示范中心;三是建立農村黨員自我教育管理機制。針對農村無職黨員難以發揮作用的問題,武隆縣建立了設崗定責制度。根據黨員的年齡、特長、愛好等,設置政策宣傳崗、生產示范崗、矛盾化解崗等崗位,為更多的農村黨員搭建了一個發揮作用的平臺,從而激發他們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內在動力;四是建立農村黨員激勵保障機制。教育活動中,縣委通過設立優秀黨員和優秀專項獎勵基金、農村貧困黨員專項救助基金等,建立起對農村黨員的關愛制度,使農村黨員切身感受黨組織的溫暖,從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
       

    【對加強農村黨員學習教育的思考】相關文章:

    對加強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考08-12

    開展農村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思考08-15

    關于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調查與思考08-12

    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實踐與思考08-12

    抓好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實踐與思考08-12

    關于農村黨員作用發揮機制的思考08-12

    農村黨員隊伍現狀的調查與思考08-12

    加強班子建設的幾點思考08-12

    對加強工會資產管理的思考08-16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