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政策研究室工作總結-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政策研究室工作總結-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1984年3月,縣委成立縣委農村工作部,有干部職工13人,中專以上文化的僅有2人,占15.4%,初中 及小學文化11人,占84.6%,辦公室1間;1986年7月,經縣委批準,成立縣貧困地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辦公室設在農工部,簡稱“扶貧辦”;1996年機構改革,撤銷了農工部,成立農業委員會辦公室,同 年10月又恢復了農工部;1996年1月,扶貧辦與農工部分設為常設機構;2002年機構改革,農工部改為縣 委政策研究室和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兩塊牌子,一套班子,主要承擔著對全縣政治、經濟、 文化、社會事業發展的政策研究職能,協調涉農部門的工作及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的年度考核、農民負擔 監督管理等工作任務。2004年末,政研室7名干部中大專以上文化4人,占57.2%;中專文化2人,占28.8% ;共有辦公室3間、轎車1輛、計算機4臺。20年來,不論機構如何變更,我室緊緊圍繞縣委中心工作,充 分發揮職能部門作用,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一、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 在1991年開展的農村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中,根據中央和省州有關政策規定,全縣農村遵循“大穩定、小 調整”的原則,對承包土地進行了適當調整,同時更換了已過期(原訂合同承包期為3年)的土地承包合 同。到1998年7月,針對簽訂的承包合同已過期,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開展了土地承包期延長30年合 同續簽工作。這次合同續簽,全縣11個鄉鎮65個村完成了合同續簽,有20152戶農戶向農業生產合作社簽 訂了承包期為3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進一步穩定和完善了農村土地承包關系,讓廣大農民吃了定心丸。 二、較好地完成了扶貧開發工作 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漾濞縣被列為國務院在云南省重點扶持的26個貧困縣之一,為加強對貧困地區 工作的領導,縣委、縣人民政府成立了貧困地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工部,辦理扶貧工作業務 。 在扶貧開發中,通過改善山區基礎設施條件,扶持山區農民發展經濟林果、畜牧業、農副產品加工,幫 助貧困村的農民解決了溫飽問題。在此基礎上,還利用扶貧貼息貸款,先后建成了一批工業項目,還先 后架設了平坡至順濞、順濞至龍潭、龍潭至雞街、順濞至瓦廠的高壓輸電線路。 三、完成了全縣泡核桃資源普查 在開展土地承包合同續簽的同時,為了摸清我縣泡核桃資源現狀,為縣委、縣人民政府制定發展核桃的 政策提供科學決策依據,于1998年7月對全縣泡核桃資源進行了全面普查,通過農戶申報、分戶造冊及實 地清點,張貼標簽等辦法,查清了泡核桃株數。到1998年末,全縣11個鄉鎮有64個村14788戶種植核桃, 共有泡核桃樹171.5萬株,其中幼樹142.2萬株,初果樹17.4萬株,盛果樹6.9萬株,老樹5萬株。1998年 核桃總產量451.40萬千克。該項工作的完成,摸清了我縣泡核桃資源的底數,為進一步壯大核桃產業提 供了科學依據。 四、開展政策調查研究 開展農村政策調查研究,為縣委、縣人民政府提供決策依據,是縣委政研室的一項重要職能。多年來, 我們緊緊圍繞縣委、縣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調 查研究工作,撰寫了大量調查報告,先后完成了《漾濞彝族自治縣“九五”農業發展綱要實施情況的報 告》、《關于我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報告》、《漾濞彝族自治縣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情況》、《 漾濞彝族自治縣農村經營體制改革情況》等多篇專題調查報告,報州委政研室及縣委、縣人民政府。同 時,對減輕農民負擔、農村專業協會發展狀況、涉農收費等情況進行了調查。此外,還完成了《漾濞彝 族自治縣縣域經濟發展意見》、《云南大理發展戰略·漾濞篇》以及正在同昆明理工大學合作的漾濞新 型工業的發展思路研究等多篇理論研究文章,為指導彝縣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積極扶持山區農民種植樹頭菜 樹頭菜是一種食藥兼用的野生蔬菜保健食品,具有較高的食用藥用價值。為合理利用山區豐富的土地及 野生樹頭菜資源,幫助農民尋找致富門路,增加經濟收入,從1999年起,我們扶持了73戶農戶種植樹頭 菜43589株(約合436畝),帶動了周圍農戶積極種植,山區農民出現了種植樹頭菜的熱潮。到2001年, 全縣種植樹頭菜的農戶已達200多戶,面積達2300畝。通過扶持生產,如今不但滿足了當地市場供應,一 部分產品還銷往外地市場,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六、完成了村級體制改革及村民委員會換屆工作 我縣于2000年6月進行村級體制改革,村改辦公室設在農工部,經過全縣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依法選 舉產生了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及村民小組組長,于2001年上半年完成了村改工作。通過村級體制改革, 全縣65個村實現了村民自治,做到村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2003年6月,第一屆村委會任期已滿,根據州委的安排,我縣村級換屆于2003年8月進行,村級換屆領導 小組辦公室仍設在政研室。通過縣、鄉、村三級的共同努力,到年底,全縣65個村委會的換屆工作順利 完成。通過換屆,村民的民主意識進一步增強,村干部的素質有了提高,工作責任心、緊迫感得到增強 ,依法行政、為民執政、為群眾謀利益的觀念逐漸形成,村民自治邁上新臺階。 七、扶持各村興辦農村合作基金會 我縣首先在平坡村建立農村合作基金會,進行了試點,取得成功經驗后再向全縣推廣。農村合作基金會 在吸納民間資金支持農民發展生產等方面曾起過積極的作用,到2001年初,全縣農村合作基金會已發展 到14個(村會)。2001年下半年,國務院下發文件,要求對農村合作基金會進行清理,在此基礎上加以 取消。通過清理,我縣開展融資業務活動的基金會已收回了借出的全部資金,將吸納農戶入股的股金全 部退還給農民,清理工作順利完成。 八、完成年度考核任務 自1990年起,為使農業科技措施落到實處,對鄉村實行“科技興農”考核。隨著考核指標的增多、考核 范圍的增大,由“發展農村經濟”考核、“雙文明”考核擴大到了2004年的“三個文明”考核?己朔 圍涉及11個鄉鎮、縣級20多個部門。通過年終考核,調動了鄉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了全縣“三個 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 九、積極完成縣委、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各項任務 20年來,縣委、縣人民政府安排的農村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村級基層組織建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的集中學習、農村稅費改革、社區建設、農業普查、農民人均收入及主要農產品數量的科學測定、雪山 河一級電站改制、漾洱電站建設協調以及扶貧掛鉤等任何一項工作,政研室所抽調的同志都盡職盡責去 完成,深受相關部門和領導的一致好評?傊,縣委政研室在人少事多、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全體 干部職工兢兢業業,始終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充分發 揚艱苦奮斗、樂于奉獻的精神,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為彝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政策研究室工作總結-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一文由www.annahuzar.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政策研究室工作總結-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關文章:
政策研究室工作總結08-16
要堅定不移地抓好農業這個根本08-07
區委政策研究室工作制度08-17
要堅定不移地抓好農業這個根本——對海南農業發展的思考08-05
有人在懷疑,而他堅定不移08-05
笑對磨難,堅定不移優秀作文07-30
貫徹執行法規工作匯報08-12
新橋鎮貫徹執行"統計法"情況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