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我校校園網建設的總結報告
隨著“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 項目研究的開展,根據中央有關文件的規定,為適應開放教育的需要,我校于2002年7月開始了校園網的建設。校園網是開放教育的一項基礎設施,是提高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不可缺少的支撐環境,也是衡量學校教學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建設校園網實現了與兄弟校園網的互連;實現了與縣教育網的互連;實現了與國際互連網Internet的連接;實現了網上教學,使學生在網上自主學習成為可能。同時,網絡也是學生與教師互動的平臺,在網上可以開展實時討論、進行答疑;還可以進行在線考試與判卷等等。因此,建設校園網勢在必行。一、 校園網的建設任務
1. 建設校園網為開放教育提供基礎設施,實現與國際互連網Internet的連接;
2. 建設多媒體教學子網,提供學生上網自主學習;
3. 建設教務子網,提供學生上網查詢學籍、考務等有關事宜;
4. 建設辦公子網,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5. 建立具有獨立域名的WEB服務器;
6. 建立E-mail 郵件服務器;
7. 建立 VOD 視頻點播服務器。
二、 校園網的建設原則
1. 堅持網絡的高效實用性。從實際出發,分步實施;
2. 堅持網絡的先進開放性。選用先進的、且又是成熟的技術設備。具有良好的性能價格比;
3. 堅持網絡的安全可靠性。保證網絡的高穩定性,抵御非法攻擊;
4. 堅持網絡的系統經濟性。且充分注意網絡可擴充性和結構的合理性及靈活性;
5. 為鍛煉我校自己的技術隊伍,力爭自己動手建設自己的校園網。
三、 校園網的設計方案
根據我,F有計算機資源情況、通訊需求情況、地理位置分布情況、以及建設投資情況,分步實施建設我校自己的校園網。校園網的建設采用局域網絡技術,以小網組大網的形式組成全校校園網絡系統。網絡的主干系統由WEB 服務器承擔;校園網下設微機室子網、電子備課子網、多媒體教學子網、辦公子網,通過學校服務器上網。
四、 校園網的建設情況
根據我校資金到位情況,校園網的建設分三步走。一期工程是組建幾個子網,從二00二年七月開始,利用暑假加班加點,查找資料,購買網絡設備及配件,邀請威海市教研中心有關技術人員動手設計布局,進行布線、安裝、調試,于二00三年三月,完成了微機室子網、多媒體教學子網的建設。二期工程是搭建網管中心,從二00四年七月開始,在上級的大力支持下,在校領導的關心下,完成了網站的基本建設,以及多媒體教學子網的建設、微機室子網的升級項目。實現了WEB 服務,使我校的辦公子網、多媒體教學子網、多媒體教學子網、微機子網于二00四年十月正式接入乳山城域寬帶網。三期工程開始,定于二00五年四月,它的主要任務是完善網管中心的建設。提高網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加網絡版防病毒軟件及防火墻功能。已經添加三層交換,使各個子網實現互連,共享資源。準備建設視頻點播服務器(視頻采集卡、錄像機、VCD、錄音設備等)和校園廣播網,制作節目源,進一步豐富校園生活,擴大對學校的宣傳。
五、 校園網的建設總結
在校領導的關心下,在縣教研中心網管部門的支持下,在全體職工的努力下,我校的校園網建設工程得以順利實施,并逐步走向完善。
我校的校園網自投入運行以來,各項性能穩定、可靠,運行正常。我們在工作中也注重總結經驗,制定了相關規章制度,認真搞好校園網的管理維護工作,分派有責任心的技術業務骨干,專人負責。網頁及時更新,問題及時處理。從而,保證了校園網在辦公、教學、教務管理工作中能夠較為充分地發揮作用。
存在的不足,對校園網的管理跟不上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學的需要,有的教師把校園網當成上網打牌、玩游戲、聊天的場所,浪費了大量的資源;現有的視頻點播服務器存有的視頻資源缺乏,我們已作為重點問題,準備收集資料、自行開發相結合,以適應使用方便、靈活的需要。
現代遠程教育最主要的特點是網絡學習環境、多媒體資源共享和交互式學習。校園網為開放教育的學生創建了一種開放式的、便于自主學習和交互式學習的環境,能及時提供出適用、有效的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和周到的學習支持服務。使學生從網絡獲取教學信息和資源,并能實施遠程學習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愿進一步豐富、完善我們的校園網建設
關于我校校園網建設的總結報告一文由www.annahuzar.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我校校園網建設的總結報告】相關文章:
校園網的建設與管理08-17
校園網設計與建設08-17
校園網建設的新思路08-18
校園網絡學習環境的建設初探08-07
淺談校園網的功能、建設與管理08-17
校園網絡建設與應用模式探索08-17
校園網網站建設經驗談08-09
談談校園網的建設與優勢利用08-07
校園網建設的實踐、認識和體會08-07